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最仁慈的皇帝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历代皇帝中能得到溢号为“仁”的这个称号的非常少,可以说圣君多而仁君少。宋朝皇帝赵祯就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员,是为宋仁宗。在宋朝以前,没有皇帝的谥号为“仁”。可以说宋仁宗赵祯是中国史上第一个被冠以“仁宗”庙号的皇帝。

宋仁宗赵祯,单从谥号“仁”字就可以看出,是个胸怀宽广的皇帝。作为宋朝的第四任皇帝,他十三岁登基,执政四十二年,是宋朝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关于仁宗的生平,事例繁多,让我们通过几件事来看看这位皇帝的最大特点——“仁”。

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最仁慈的皇帝(1)

翻开厚厚的《宋史》,单从《仁宗本纪》一篇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位皇帝的雅量,几乎每隔两行,就可以看到一次仁宗为百姓做善事的记录:或是下令减少某一地方的赋税,或是下诏赈济某地灾民,或是因为某地的自然灾害、边境战争失利而下诏自责、停止宴饮歌舞。他几乎每隔几年,就释放数百名宫女出宫,让她们回家过自己的日子。这些善事的密度之高,在中国的历代皇帝中,是不多见的。

仁宗生性宽厚,谏官也就敢于表述看法。有时候,连他的私生活也不放过。谏官王素曾劝谏仁宗不要亲近女色,仁宗回答说:“近日,王德用确有美女进献给我,现在在宫中,我很中意,你就让我留下她吧。”王素说:“臣今日进谏,正是恐怕陛下为女色所惑。”仁宗听了,虽面有难色,但还是命令太监说:“王德用送来的女子,每人各赠钱三百贯,马上送她们离宫,办好后就来报告。”讲完,他还泪水涟涟。王素大概过意不去,因此退让三分,说:“陛下认为臣的奏言是对的,也不必如此匆忙办理。女子既然已经进了宫,还是过一段时间再打发她们走为妥。”赵祯说:“朕虽为帝王,但是,也和平民一样重感情。将她们留久了,会因情深而不忍送她们走的。”

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最仁慈的皇帝(2)

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也屡屡犯颜直谏,唾沫星子都飞溅到仁宗脸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有一次包公要拿掉三司使张佐尧的职务,理由是他平庸了些,张是仁宗宠妃的伯父,仁宗有点为难,想了办法,让张去当节度使,包拯还是不愿意,言辞更加激烈,仁宗生气地说:“岂欲论张佐尧乎?节度使是粗官,何用争?”包拯不客气回答道:“节度使,太祖太宗皆曾为之,恐非粗官。”张最终没能当成节度使,仁宗回到宫中一腔怒火终究还得发泄出来,对着张贵妃说:“汝只知要宣徽使、宣徽使(史载,仁宗情急之下把节度使说成宣徽使),汝岂知包拯为御史乎?”

除了对待言官,宋仁宗的仁爱之心还惠及普通的身边杂役。据《宋史》记载,有一次宋仁宗在散步的时候,总是不住地回头观望但不说话。手下的太监和宫女看到皇上总是回头看,都相互瞧瞧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等到宋仁宗回到后宫以后,急忙对周围的嫔妃们说道:“朕渴坏了,快倒水来。”这些嫔妃们都觉得奇怪,就问宋仁宗为什么在外面的时候不让随从伺候饮水,而要忍着口渴回到后宫才喝。宋仁宗轻描淡写地回答说:“朕口渴了以后多次回头看,但没有看见他们准备水壶,如果朕要是问的话,肯定有人要被处罚了,所以就忍着口渴回来再喝水了。”如果说宋仁宗对待言官的宽容是出于君臣之谊的话,那么他能够设身处地为手下人着想,那就实在是难能可贵了!

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最仁慈的皇帝(3)

宋仁宗以宽仁治国,可对于自身,要求却异常严格。有一次,宋仁宗清晨醒来,对近侍说,昨晚他肚子饿极了,很想吃烤羊。近侍听后大惊,一面告罪,一面问宋仁宗怎么不给自己说,自己好让人去办呢?宋仁宗却只是笑笑, 表示如果他开口的话,自己的口腹之欲当然得到了满足。但是因为要满足自己的请求,下面的人必然会在大晚上的扰民安息,因此自己还是不吃的好。

还有一次宋仁宗处理政务到很晚的时候,突然想喝羊肉汤,但是一直忍着没有说出来。皇后听了,劝他说:“皇上每日操心国事,还需保重身体。既然您想吃羊肉汤,让下面的人 给您弄一碗也好,如何能饿着肚子呢?”

宋仁宗却表示,虽然自己的确很想吃,但是怕养成习惯。以后每次送一碗羊肉汤过来,就意味着宰杀了一头羊,这样算下来,一年就要宰杀几百只羊。因为自己的一时之欲,造 成如此后果,颇为不妥。

《宋稗类钞》记载:有一个举人写了一首诗献给成都知府,其中有这么两句:“把断剑门烧栈道,成都别是一乾坤”,这就是要让成都知府学汉高祖刘邦或者昭烈帝刘备,以西川为根据地壮大实力然后夺取天下。

有个举人题反诗,这可是大案子,接到反诗的成都知府马上抓住了这举人,然后飞马上报宋仁宗,谁知道宋仁宗看了审讯记录只是淡淡一笑:“这是老秀才急于要做官才写的,可给他一个远小州郡的司户参军做做。”

但是地方官可没敢拿宋仁宗的批示不当回事,还真给了那举人一个正七品、掌管户籍赋税仓库交纳等事的司户参军官职。

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最仁慈的皇帝(4)

其实,宋仁宗不仅宽厚仁慈,而且平易近人,很少摆皇帝的架子,闲来无事的时候还会同宫人们一起小赌怡情,经常是玩得不亦乐乎,但远达不到荒唐的地步。“宋仁宗尝与宫人博,才出千钱,既输,却即提其半走。宫人皆笑之曰:‘官家太穷相!既输,又惜不肯尽与!’仁宗曰:‘汝知此钱为谁钱也?此非我钱,乃百姓钱也!我今日已妄用过百姓千钱!’”在皇宫中和人赌博这已经是皇帝不可能去做的事情了,而且赌博之后竟然出现“宫人皆笑之”的情况,这在宫禁森严的皇宫大内简直是不可思议,但是这事确实在宋仁宗赵祯身上发生了。之后赵祯的这番话更是体现出来他体恤民生的优良品质。

因为宋仁宗的仁爱之心,他也收获了举国士子的尊崇。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54岁的宋仁宗去世,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痛。《宋史》记载:“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敌国,宋仁宗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时为辽国君主的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国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直到700年后,自命“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也不得不承认:平生最佩服的三个帝王,除了其祖父康熙,另外两个就是唐太宗和宋仁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