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日目标(粮食日守护国家命脉)

粮食被记录在史长达千年,古籍用晦涩难懂的语句描述了上古神话人物——神农,遍尝百草为天下万民谋福利的传奇事迹。然神话终究是神话,史实是人类先祖凭借智慧和勇气无数次地探索和尝试,最终逐步发现了能供人类存活的粮食。

随着时间的推进,时代的发展,粮食作物的种类在增多,由其制作的食物繁不胜数,也具有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馒头、花卷、包子、饺子、汤圆、面条、米饭……每种食物背后也有不同的希冀,大都是祝愿幸福美满之意。

粮食日目标(粮食日守护国家命脉)(1)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我们自小熟背的《悯农》,或许儿时懵懵懂懂不知其深意,今天以大学生的身份再回头思索,被李绅珍视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劳作成果深深打动的同时,也应反思自身对待粮食的态度。一千四百年前的古人都懂得粮食的可贵,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又怎么能不切身实行?

粮食日始设于1981年,其存在的意义是提醒人们关注粮食短缺问题,增加粮食生产,合理分配粮食,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唤起全世界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发展的高度重视。粮食日大致围绕着环境发展、粮食生产等开展主题活动。

粮食日目标(粮食日守护国家命脉)(2)

“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粮食被誉为一个国家的命脉。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并且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消息,目前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

粮食日目标(粮食日守护国家命脉)(3)

青岛农业大学具有较为突出的农科特色,被列入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名单。1978年以来,累计获得214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其中12项国家级科技奖励、32项省部级成果一等奖,获奖数量和层次在山东省属高校位居前列。20世纪70—90年代,连续首创全国北方小麦、夏玉米、旱地小麦大面积亩产超千斤栽培理论与技术,夏花生大面积超800斤栽培理论与技术,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和油料作物增产、促进畜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粮食日目标(粮食日守护国家命脉)(4)

从2013年开始在全国大规模推行的光盘行动,至今已取得了积极成效。通过对食堂相关工作人员的采访,小编得知学校剩菜剩饭量处于正常水平,且学生基本无过度消费的情况。节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最好的生产,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粮食节约意识应当被青岛农大的每位学子持续传承和坚定落实。

文字:于珊 吕玥霖

图片源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