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二厂用地规划(天津市首个成规模M0新型产业用地落地滨海)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韩梅

近日,天津市首个成规模M0新型产业用地项目——滨海—中关村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座产业园位于科技园核心位置,将被打造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引领区、全球创新资源聚集高地、产城融合协同发展的新一代产业园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办公室主任陈强表示,这是科技园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的具体举措之一。

天津二厂用地规划(天津市首个成规模M0新型产业用地落地滨海)(1)

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效果图

近年来,滨海新区举全区之力支持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发展,科技园注册企业已超过4000家,部分企业已由早期孵化阶段迈向高速成长阶段。为满足企业对产业承接载体的新需求,强化本土科技型领军企业的深度培育,科技园转变发展模式,将核心位置商业用地调整为新型产业用地,持续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模式,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器作用,为科技园持续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M0新型产业用地是指融合研发、创意、设计、中试、无污染生产等新型产业功能以及相关配套服务的用地。滨海—中关村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M0新型产业用地)位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核心地段,与经开区制造业聚集区、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等高校、研发机构形成南北向纵轴发展态势。项目总占地面积25.1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东至青海湖路、西至天池路、南至赣州道、北至潮州道,占地面积17.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1.2万平方米,预计2024年上半年完成产业用房建设。

“开工建设的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实现了三个转型。”陈强介绍,一是跨过房地产开发商直接与处于爆发增长前期、具备关键核心技术和优质产业资本支持的科技领军企业对接,推动以地产开发为主的土地财政,向以产业引育为主的可持续财政转型;二是推动园区从原有的以总部型、研发型科技企业聚集为重点向具备产、学、研、用、金、服一体化服务的园区转型;三是推动园区从引进孵化早期初创型项目为主,向培育本土具有核心技术、成长属性高、发展潜力大的领军企业转型,切实解决企业从种子期、成长期向高速增长期迈进的成果转化需求,助力一批未来独角兽企业加速成长。

“产业园将按照三分之一市场化租赁、三分之一定制长租、三分之一企业自建的开发建设模式,以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科技服务为主导产业,融合研发、中试、检测、无污染生产等新型产业功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满足创新主体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研发、小试、中试全链条的孵化转化,实现科技园打造京津冀创新成果转化新高地的远景目标。”陈强信心满满。

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3个优势

1、成本更低,将土地收益转变为产业收益,充分支撑科技型企业发展

2、高配套比例,地块内配套管理用房、小型商业等生活服务设施及其他配套辅助用房的建筑面积比例可达30%,充分实现产、城融合互补

3、分割灵活,地块项目用房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可按照幢、层、间进行房产分割登记、销售、转让,允许有条件地转让给符合新型产业用地类型项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