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宽是多少(口和囗)

口宽是多少(口和囗)(1)

“口”的甲骨文

口宽是多少(口和囗)(2)

“口”的篆文

口宽是多少(口和囗)(3)

两道鼻唇沟很明显

“口”是象形字,它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基本相同,都像张开的人嘴。不过我有一点疑惑,这些字相对于简体的“口”而言,都从两边各伸出了一条短线,如果要简化的话,应该是“廿”才对,这个字似乎更像一些。那为什么简化成“口”了呢?我想多出的两条竖划应该不是嘴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可以在演变过程中被省掉,它们应该是嘴两边的法令纹或者叫鼻唇沟,就是从鼻翼两边一直向下延伸到嘴唇的两道纹路,年龄大的人都比较明显,一旦张开嘴,鼻唇沟就更加明显了。所以口的本义就是人的嘴,嘴是人用来和外界进行交换或交流的重要器官。外面的食物通过嘴进入人体,给人体提供了营养和能量,人的思想又通过嘴以语言的形式发出并传递给了他人。所以它很重要,以致于可用来指代“人”,所以有“人口”,“户口”等词。并且“口”还有交流、交换的意义,所以会用在“隘口”、“关口”、“路口”、“港口”等词里,这些词指代的都是人们因需要交换、交流而产生迁移、流动、聚集等社会现象的地方。

口宽是多少(口和囗)(4)

“囗”(发音同“围”)的篆文

“囗”(发音同“围”)与“口”的外形相似,但在内涵上却与“口"截然相反。它的篆文就是一个方框,就像四面的围墙,意思其实很明显,就是包围、框定、限制的意思,所以我们很容易想到一些以它为部首的字,如"围"、"国"、"囚"、"困"、"囹"、"圄"等。“口”和“囗”(围)恰好诠释了人的矛盾性:一方面人有保护自己、害怕外界伤害的本能,但另一方面,由于生存发展的需要,人还得有限度地放下戒备,打开一个缺口,以便和外界进行沟通交流。打个比方的话,“口”就像嘉峪关、山海关一样的存在,而“囗”(围)自然就是长城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