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wer-nicke综合征(Wernicke脑病MRI表现)

定义:

  • Wernicke脑病(WE)是由于维生素B1(硫胺素)严重缺乏引起的严重营养代谢性脑病。

  • 本病由Carl Wernicke于1881年首先报道。

  • 维生素B1为丙酮酸脱氢酶的辅酶,在葡萄糖三羧酸循环及磷酸戊糖途径等代谢过程以及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细胞膜内外渗透梯度的稳定性中起重要作用。维生素B1缺乏可通过神经元能量代谢障碍,乳酸堆积、谷氨酸受体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氧化应激以及神经元膜内外渗透梯度紊乱等机制,使神经元选择性受损。

病因:

  • 最多见的慢性乙醇中毒和妊娠剧吐患者。

  • 其次长期外源性营养、神经源性呕吐。

  • 胃空肠吻合术后、结肠次全切除术后营养不良的患者、白血病、淋巴瘤、肾衰血透等恶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及艾滋病患者。

病理:

  • 常对称性地累及乳头体、丘脑、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延髓和第四脑室,乳头体是最易被侵犯的部位。

  • 早期的病理改变为由受损部位神经纤维网状组织及血管周围海绵状蜕变引起的细胞毒性水肿以及血管源性水肿,细胞毒性水肿占优势

  • 随后出现血脑屏障被破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外膜变薄、点状出血等改变,最终导致胶质细胞增生、髓鞘脱失、神经元变性死亡、数量减少。

  • 可引起大脑皮质、白质、壳核、尾状核、红核、小脑齿状核及皮质、中脑顶盖及下脑桥被盖等多部位的损害而使临床表现复杂化。

常见临床表现:

  • Wernicke脑病多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眼肌麻痹、共济失调、精神障碍为该病典型的“三联征”。

  • 在精神症状方面,可表现为嗜睡、精神异常、近记忆减退、计算力下降、反应迟钝、虚构等。

  • 眼部体征可表现为眼震、两眼外展不能、内收不能、上下运动不能、同向侧视障碍等。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步态运动失调。可伴有言语障碍。

  • 还可表现为肢体远端麻木、无力,腱反射迟钝或消失等多发性神经病变症状。

  • 非特异性症状有恶心呕吐、腹胀、全身乏力、头昏及原发病相应症状等。

诊断依据:

  • 维生素B1缺乏病史或具有危险因素

  • 具有眼部症状、共济失调和(或)精神、意识障碍。

  • VitB1减少,丙酮酸水平升高,转酮醇酶活力减低。

  • MRI特有性表现

MRI表现:

  • MRI特征性地表现为乳头体、第三脑室、丘脑中背侧核、中脑导水管周围区域对称性异常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T2WI及FlLAIR呈高信号,DWI序列病变急性期为高信号,亚急性期为低信号。

  • 急性期增强扫描,由于血脑屏障破坏病灶可强化,经治疗后复查上述强化可消失,晚期可有局部脑萎缩

  • 另外,小脑齿状核、桥脑被盖、红核、中脑顶盖、尾状核及大脑皮层等少见部位也可发生,急性期病灶还可表现为出血。

预防wer-nicke综合征(Wernicke脑病MRI表现)(1)

预防wer-nicke综合征(Wernicke脑病MRI表现)(2)

预防wer-nicke综合征(Wernicke脑病MRI表现)(3)

预防wer-nicke综合征(Wernicke脑病MRI表现)(4)

预防wer-nicke综合征(Wernicke脑病MRI表现)(5)

预防wer-nicke综合征(Wernicke脑病MRI表现)(6)

预防wer-nicke综合征(Wernicke脑病MRI表现)(7)

Wernicke脑病的发病部位比较典型。从解剖学特点来看,脑白质,特别是脑室周围的深部白质,主要由穿支动脉供血,它们很少或完全没有侧枝循环,在距离脑室壁3-10 mm范围内的终末区为分水岭区。这样的解剖特点决定了该区白质最容易受到缺血的影响,而最终导致缺血缺氧性脱髓鞘改变。

鉴别诊断:

Wernicke脑病表现复杂,应和多发性硬化、血管性痴呆、病毒性脑炎等病相鉴别。

1. 多发性硬化MRI表现大约90%的患者可以在T2W I看到典型的表现,侧脑室周围及深部白质、大脑脚、中脑导水管、脊髓侧柱和后柱等部位呈稍长T1长T2信号,在横断位成圆形,在冠状位成条形,均垂直于侧脑室,其被称为“直角脱髓鞘征象”。

多发性硬化主要特征为在性质和严重程度上随时间变化的多样性和趋势,经常发生病情的加重和缓解。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数增多(特别是急性期)。但神经元损伤程度小。MRI在其特征的“直角脱髓鞘征象”与Wer-nicke脑病表现不同。

2. 血管性痴呆MRI表现:脑白质疏松,多发梗死性痴呆占58.9 %,常双侧额叶、内囊前肢、尾状核、半卵圆中心前部、侧脑室体旁前部白质及丘脑等部位呈稍长T1长T2信号,特征是梗死面积大、范围广。和典型的Wernicke脑病脑室周围为发病部位有差别。

3. 病毒性脑炎MRI表现:病毒性脑炎脑内有多发或单发的对称或不对称大片状病灶,主要位于皮层、皮层下及基底节一丘脑区,MRI呈稍长T1长T2信号。病毒性脑炎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和流行性。而Wernicke脑病一般不伴有发热。

来源:影领学苑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