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英国社会状况(解读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英国社会状况(解读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1)

小人国

1699年5月4日,一艘“羚羊号”海船在南太平洋一带航行。不幸遭遇风暴,船在失控中撞到一块礁石,全船人员失踪,只有格列佛随着海水飘到一个小岛上。

由于身体过度疲惫,格列佛躺在岸边上呼呼大睡。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身体被紧紧捆住了,不能动弹,只有一只手可以自由活动,格列佛只好仰天躺着,他感到左腿上有个小生物在爬动,渐渐爬上胸膛。

格列佛微微抬头,看见一个只有自己十二分之一高的小人,两手执着弓箭,背着箭壶,神气地朝他走来,后面还跟着四十几个小人,全是戎装打扮。格列佛背脊冒汗,大喊一声,小人吓得拼命逃蹿,有的从他身上滚到地面,有的自相践踏受了伤,场面一度混乱,

片刻后,小人又围拢过来朝格列佛放箭,几百支绣花针大小的箭密密麻麻飞过来,格列佛被针刺一样痛,只好老老实实躺下,等天黑再逃跑。

小人并没有放弃,在格列佛右耳旁边搭起了一座高台,一位长官模样的人站在高台上手舞足蹈,示意要格列佛投降,格列佛别无出路,只好表示归顺。

格列佛游记英国社会状况(解读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2)

(图片来源电影格列佛游记剧照)

五十个小人跑上前来,割断绳索松了绑。格列佛在海上漂浮很久,早已饥肠辘辘,由于语言不通,格列佛用手指了指嘴巴,表示他饿得要命。小人们听懂了,在他身边放了几把梯子,上百个小人挑着篮子,流水线一样把食物倒进格列佛嘴里,格列佛吃的心满意足,小人们对横亘在面前这个庞然大物,及其他如仓库一般的胃惊讶不已。

格列佛又要求喝水,小人在水里偷偷加了让人昏睡的药物给了格列佛,而格列佛对此亳不知情,“咕嘟咕嘟”灌了三大桶,昏睡过去。

小人国国王早在格列佛一上岸就知道了这件事情,他派了全国500多工程师,用三小时为格列佛建造了一个运输的木架,格列佛在亳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五花大绑,用1500匹马拉着,运到小人国国王面前。国王和大臣早早站在一座高塔上,观看格列佛这个庞然大物。

小人国国王是一个凶狠残暴,充满扩张野心的人。他召集大臣开会,讨论如何处置格列佛。有人担心格列佛的食量太大,就有可能引起国内的饥荒他一人的饭量,可供一千七百多个小人的食用;有人主张把格列佛毒害,但又担心他庞大的尸体发臭后,会引发瘟疫。最后国王决定暂留格列佛,让他参观皇宫,并提供衣食住行。

格列佛游记英国社会状况(解读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3)

小人国有一个奇特的风俗。国王在选拔官吏时,让大臣在一根细绳上跳舞,以跳跃的高度来决定职位的高低,小人国的财政大臣就是跳的最高的人担任。小人国的故事虽说荒诞离奇,但这个故事却暗指了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讽刺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

小人国有两个政治党派。一个是鞋跟较高的“高跟党”,一个是“低跟党”,两党仇恨很深。国王偏向低跟党,因此低跟党人担任了小人国绝大多数职位,太子则两边讨好,故此他的鞋跟一只高一只低,走起路来十分滑稽。斯威夫特利含沙射影指责英国当时的两党之争,托利党和辉格党,他们在日常小事上勾心斗角,国家大事上却昏庸腐朽,唯利是图。

小人国国常和邻国发生战争,小人国国王派格列佛去应战,格列佛跨过对他来说浅浅的大海,把敌方的战舰全部拉过来,不费一兵一卒取得胜利。小人国国王大喜过望,赐给格列佛“海军大臣”的荣誉封号。

贪心不足的国王又命格列佛把邻国灭掉,格列佛直言道:“我永运不愿做别人的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沧为奴隶。”国王听后,对格列佛心生不满。

格列佛游记英国社会状况(解读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4)

一次皇宫失火,因为情况紧急,格列佛不得以用尿浇灭了大火,国王和皇后虽然表面感谢格列佛,私下却恼羞成怒,加上前任海军大臣嫉妒格列佛的军功,财政大臣又怀疑他的妻子和格列佛私通,国王就秘密召开了一次会议,给格列佛定了个“叛国罪”,并要剌瞎他的双眼。

一位之前被格列佛救过的大臣偷偷告诉了格列佛,格列佛大吃一惊,慌忙找了一只小船离去。在海上,有幸遇到一只英国商船,格列佛搭乘这只商船在102年回到伦敦,见到了家人,结束了历时三年的小人国之旅。

格列佛游记英国社会状况(解读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5)

小人国的国王是个凶狠残暴的人他有着永远都难以满足的扩张之心,他的存在其实能够看到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影子。

02大人国

格列佛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无聊的人,小人国之旅结束三个月后,他又乘坐“冒险号”往北美航海。

一年后的某天,剧烈的海风把船刮离航线,船飘到一个岛上,格列佛和水手们到岛上找淡水,被一个巨人追赶,巨人比格列佛大十二倍,格列佛来不及逃走,躲在一块像森林一样高的麦地里,不幸被另外一个巨人发现,这个巨人是个富农性格贪婪,他把格列佛装在一个小箱子里,全国表演赚取金钱

大人国皇后知道这个新奇的事情,把格列佛富从富农手中买下来,让格列佛为宫中的贵人表演。

格列佛游记英国社会状况(解读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6)

大人国是个半岛国,幅员辽阔,人口稠密。大人国国王身高六十尺,格列佛只有国王十二分之一那么大。国王是个博学的人,他“头脑清晰,判断也很精确”。

国王向格列佛询问英国的风俗、宗教、法律、政府等情形。格列佛便自豪地向国王一一讲述英国近百年的历史。国王听完却说:“英国的历史是一部血与火的历史,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与阴谋诡计,暗杀动乱,压制和流放联系在一起的,无耻,自私,斗争,虚伪,报复,淫乱,残暴,卑劣,狡诈等历史的代名词,整部英国历史,就是一部罪恶累累的历史”。

格列佛很气愤,他不许有人侮辱他的国家;格列佛建议帮国王制造火药和枪炮,来巩固国防,爱好和平的国王大为反感,“他宁愿抛弃半壁河山也不想听闻这种秘密”。他推崇以“理智和“仁慈”来治理国家。大人国君主有着令人尊敬、爱戴和敬仰的品质,卓越的才能,无穷的智慧,高深的学问,是治理国家的雄才,故此,他深受到人民的拥戴。

格列佛在大人国住了两年。一次外出旅行时,格列佛被一只巨鹰叼到半空又扔到海里,格列佛又一次被一艘英国的船搭救。于1706年6月,返回英国伦敦,结束了三年的大人国之旅。

大人国中国王,其实是作者理想中的君主,因为这个国王智慧博学、公正无私,并且治国有方、主张和平,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03飞岛国

格列佛第三次游历了飞岛国。1706年8月5日,他乘坐大商船“好望号”再次出发。因受到海盗袭击,格列佛被海盗抛弃到一条独木舟上,海浪送他上岸。

格列佛游记英国社会状况(解读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7)

在岸上,格列佛发现了一种奇异的现象:空中飞来了一座住满了人的飞岛。飞岛降到半空放下一根绳子,格列了一种奇异的现象:空中飞来了一座住满了人的飞岛。飞岛降到半空放下一根绳子佛爬了上去。

岛上住着国王和他的贵族们,他们相貌异常,“头不是向右偏,就是向左歪。他们有一只眼睛凹在里面,另一只眼睛直冲着天顶”。衣饰也很古怪,整天沉思默想,他们担心地球会被太阳吞食,彗星撞地球等灾难,每天惶惶不安。

飞岛国国王是一个凶残且愚蠢的统治者,他管辖飞岛下大片领土和属国,如果臣民们不服从或进行叛乱,国王就驾着飞岛停在他们上空,剥夺他们享受阳光与雨水的权利,或在直接把飞岛落到他们的头上,压碎一切房屋和生命。

愚蠢的国王还命令科学家从事“黄瓜中提取阳光”,“把粪便还原为食物”,·让猪耕地”等虚无缥缈、毫无意义的可笑研究。而土地荒凉,屋坍塌,居民无衣无食,国王却不闻不问。

格列佛好奇岛是如何飞行的?去了岛的底层,岛的底层是金刚石层构成,中间有个陷阱洞,洞里有一块磁石可以操控升降,磁石和大地正极相斥,负极相吸,想要上升就把磁石竖起来,下降就把磁石做反向转动,平移就把磁石倾斜起来。

格列佛对岛上的人并不喜欢,就去地面上的属地巫人岛,这里有一位长官精通魔法,可以把死人的魂魄短时间召唤出来,格列佛居然见到了亚历山大、凯撒、荷马、亚理士多德等历史名人,结果发现和史书大相径庭。在这里,格列佛还见到了长生不老的人,

他们活在无限的年头里,变得偏执、暴躁、贪婪、沉闷、无知、啰嗪,基本丧失友情和爱情,最多对后代表现一点关心,格列佛感到长生不老并不是一件幸福的事。

1709年4月格列佛搭乘荷兰的船回到英国,结束了航历时五年六个月的飞岛国之旅。

飞岛国国王是个凶狠且愚蠢的人,他治理国家的方法就像是英国当时霸道残酷、惨无人道的殖民统治这个国家里的官员像极了英国高谈阔论的哲学家和脱离实际、沉溺于幻想的科学家以及荒诞不经的发明家。

书中虽然说是飞岛国对属地的压迫,事实却是在暗指爱尔兰受到当时英

国政府的殖民统治,作者在用自己的文字反抗着,英国政府对爱尔兰人民惨无人道的剥削和压迫。

04 慧骃国

格列佛回家后五个月,受聘为“冒险号”船长,再次乘船出海。

途中水手叛变,他被放逐到“慧骃国”,“慧骃”即万物之灵。这个国家统治者不是人,而是马,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

格列佛游记英国社会状况(解读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8)

格列佛遭到“耶胡“畜生的围攻。一匹具有智慧的马——“慧骃”来给他解了围。原来形状像人的“耶胡”是马所喂养和役使的畜生。格列佛的举止言他很感兴趣。

格列佛很快学会了他们的语言。在交谈中,格列佛感到“慧骃”性格友好,品德高尚,他们甚至不理解勾心斗角,嫉妒猜疑,怨恨仇视这些词的含义。

在“慧骃”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国,这里的生活,比在欧洲的朝廷或者王宫当什么文质彬彬的权贵要幸福的多。

然而“慧骃”国人民感觉,格列佛这个有思想,与众不同的“耶胡”不能留在他们国家。无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离开回到英国。

格列佛怀着对“慧骃国”的向往,一辈子与为“慧骃”为友。“慧骃”是个理智贤明、勤劳勇敢、仁慈友爱、公正诚信的人。

作者在写他的时候,其实是在憧憬,因为慧骃身上有着作者对美好之人的幻想,他希望现实世界的君王能够像慧骃一样,带领着人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国度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