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自己的想法不受他人左右(听得进别人的意见是聪明)

最近有不少朋友私信问我,我的选题都是怎么做的?

每天写文章,选题的压力确实很大,其实选题一旦确定下来,再写出整体的大纲和框架,再补充材料,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了,关键的问题就是选题的思辨。第一,你提出来的问题是不是真问题;第二,你写出来的论证过程和论证的逻辑经不经得起思辨和推敲。这是做选题的核心的过程。

其实,我没有什么规划,很多时候,很多选题都是临时起意,并不是说我有多厉害,那是你没看到我到了后半夜还在抓耳挠晒的痛苦的样子,当然这样的时候极少。

核心的原因,是我自己是一个有很多毛病的人。经常看我文章的朋友可能都有些印象,我经常拿自己开涮,也经常反思我身上这样那样的毛病。

我一直是一个“要强’的人,这种要强最大的问题就是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一听到别人和自己的观点不一致,就开始进入一种高度戒备的模式,重要找出一些东西来压倒对方,我想这种毛病不是我所独有,我观察过的很多人都有,只是表现形式和具体的做法不一样。有些人是胡搅蛮缠,有些人是强词夺理,有些人是自己暗下功夫去研究,然后用一些看似很专业,实则经不起推敲的东西和别人再一整高下(呵呵,我有时候就是这样的)。

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好像是现代人的通病,有人说沟通:百分之七十是情绪,百分之三十是内容。

我觉得,一般的情况下,我们沟通的效率达不到这个比例,效果更不是三七开。很多时候,我们沟通的效果是负数。

今天顺手翻书,翻到了张居正的《帝鉴图说》,看到其中的一句话,这也就是今天选题的来源:

夫用人者恒有余,自用者恒不足。这是张居正点评刘邦用人的案例的时候的评语。

这两天有朋友私信问我,怎么最近讲管理、讲帝王术一类的内容多了一些,我们又不是什么领导,又不是什么企业家,看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

昨天的文章里提到过,即使作为普通人,不是什么领导、企业家,也要学会不断的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即使作为管理者,第一个需要管好的就是自己。

我们都知道,刘邦以善于用人著称,刘邦自己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张居正这里的总结和点评很恰当也很准确。我上边提到的我自己的毛病,其实就是一种”自用“,还有昨天提到的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创业者,也是”自用“。

有个成语叫”刚愎自用“,就是来形容那些过分自信,完全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不愿意讨论,十分固执的人。

不管是从普通人的角度而言,还是从领导者的角度而言,听进不去别人的意见,可能就是我们成长的最大障碍。因为你即使再聪明,精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事无巨细,每一件事都能做到极致,但是你的”刚愎自用“会让更多的人更乐于袖手旁观,而不是上前搭把手。

坚定自己的想法不受他人左右(听得进别人的意见是聪明)(1)

我们先来看一段今天要分享的内容:

《管子·桓公问》

齐桓公问管子曰:“吾念有而勿失,得而勿忘,为之有道乎?”对曰:“勿创勿作,时至而随。毋以私好恶害公正,察民所恶,以自为戒。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谏鼓于朝,而备讯唉;汤有总街之庭,以观人诽也;武王有灵台之复,而贤者进也。此古圣帝明王所以有而勿失,得而勿忘者也。”桓公曰:“吾欲效而为之,其名云何?”对曰:“名曰啧室之议。曰:法简而易行,刑审而不犯,事约而易从,求寡而易足。人有非上之所过,谓之正士,内于啧室之议。有司执事者咸以厥事奉职,而不忘为。此啧室之事也,请以东郭牙为之。此人能以正事争于君前者也。”桓公曰:“善。”

简单的翻译一下:

桓公问管仲说;“我想常有天下而不失,常得天下而不亡,能办到么?”回答说:“不急于创始,不急于作新,等到条件成熟再随之行事。不可以个人好恶损害公正原则。要调查了解人民之所恶,以便自身为戒。黄帝建立明台的咨议制度,就是为了从上面搜集贤士的意见;尧实行衢室的询问制度,也是为了从下面听取人们的呼声;舜有号召进谏的旌旗,君主就不受蒙蔽;禹把谏鼓立在朝堂上,可以准备人们上告;汤有总街的厅堂,可以搜集人们的非议;周武王有灵台的报告制度,贤者都得以进用。这就是古代圣帝明王能够常有天下而不失、常得天下而不亡的原因。”桓公说;“我也想效法他们实行这项制度,应当叫什么名字呢?”回答说:“名称可叫作’啧室的咨议制度’。就是说:国家法度要简而易行,刑罚要审慎而无人犯罪,政事要简而易从,征税要少而容易交足。老百姓有在这些方面提出君主过失的,就称之为‘正士’,其意见都纳入‘喷室’的咨议制度来处理。负责办事的人员,都要把受理此事作为本职工作,而不许有所遗忘。这项‘喷室’的大事,请派东郭牙主管。此人是能够为正事在君主面前力争的。”桓公说:“好”。

这一段是齐桓公向管仲请教如何才能常有天下,也就是能够长久的坐稳王位。管子给出的建议,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一种广泛听取意见的机制,这是正常的沟通机制以外的一种特殊机制。黄帝有明台,尧帝有衢室,舜帝有号召进谏的旌旗,大禹有谏鼓,商汤有总街,周武王有灵台。管子就效仿这些先贤,给齐桓公建议设立啧室,实行啧室之议的咨询制度。

很多人会说,这些都是作秀,都是面子活。

别的不说,即使只是面子活,也都能平息很多人的怨气,因为怨气总要找到一个发泄的出口,与其堵着,不如给他出口,也就是大禹治水的堵不如疏。

如果能把这些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我想对我们的促进是会非常大的。

我们现在很多企业特别怕别人投诉,一点有一点负面评价就开始想尽各种办法”公关“,结果呢,公关越多,反而冒出来更多的负面评价。

我一个朋友的企业,他们内部有一个网站,不记录IP,也不记录账号,给大家一个内部专属的网站,可以随意发表意见,甚至是发泄情绪,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会担心,也有很多顾虑,包括公司的管理层担心失控,其实,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大家发现氛围相当融洽,而且他们从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包括管理上的、流程上的,以及一些个人问题的线索,从他们开始使用这个内部网站到现在差不多六年的时间,从来也没出现过恶意谩骂,也没出现过恶意的诬告等他们设想过的极端情况。

有些人想尽办法就是要消灭”意见“,殊不知意见根本消灭不了,有时候只会越积越大,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爆发出更大的问题,而且失去了别人给你”建议“的机会。

有多少企业是因为一些小事,不停的公关,以为公关下去了就万事大吉了,这种公关其实恰恰是掩盖了真正的问题。碰到问题,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解决掉,并以此为线索,解决掉自己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切实存在的问题,不光是降低了风险,还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

不管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首先要学会的就是用谦卑的心态,去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即使别人的方式比较激烈,发现问题、找到问题,总比直接骂回去,赢点口舌之快要重要的多。因为你只有听得进去,才能真正的发现问题,也才会有更多的人给你真诚的”建议’。

但是,别人给的建议再好,最终做决策的还是你自己,学会倾听、学会接纳是第一步,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学会“独断”,因为最终拿主意,做决策的还是你自己,如果让别人代替你来做决策,或者是什么都听别人的,你可能也就会迷失了方向。

善于倾听是了解别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和方式方法,但是什么才是最适合你的,最适合当下的解决方法,可能只有你自己才知道,或者说才能判断。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堂谿公见昭候曰:“今有白玉之卮而无当,有瓦卮而无当。君渴,将何以饮?”君曰:“以瓦卮。”堂鸡公曰:“白玉之卮美,而君不以饮者,以其无当耶?”君曰:“然。”堂谿公曰:“为人主而漏泄其君臣之语,譬犹玉卮之无当。”堂谿公每见而出,昭候必独卧,惟恐梦言泄于妻妾。

申子曰:“独视者谓明,独听者为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

简单的翻译一下:

堂谿公进见韩昭侯说;“假如有白玉杯而没底,有陶瓷杯而有底。你渴了,将用什么喝水?”昭侯说:“用陶瓷杯。”堂谿公说:“白玉杯很美,而您不用它喝水,是因为它没有底吧?”昭侯说:“是的。”堂谿公说:“做君主的泄露群臣的言论,就好比玉杯没有底。”堂谿公每次进见完出去后,昭侯必定单独睡觉,唯恐讲梦话泄密给妻妾。

申不害说:“能独自观察问题叫明,能独自听取意见叫聪;能独自决断的人,就可以做天下的王。”

这里的申子是申不害,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重点是讲“术”,也就是统御之术。

这里申不害所说的独断是能独立作出判断,而不被人左右,前提是能够充分的听取别人的意见,能够深入的观察问题。我们现在一说“独断”,就是个贬义词,如果说成是独立决断则是一个中性词,甚至是接近褒义词。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被别人的意见、言论,甚至是公众的是非标准给左右了,而钻入了别人的设好的圈套,有时候常见的方法就是道德绑架,这时候重要的是找到问题的症结或者说关键的矛盾所在,而不是被那些是非、道德绑架所左右。

坚定自己的想法不受他人左右(听得进别人的意见是聪明)(2)

想听得懂别人的话,就需要虚己从人,要用心去听,而不是用耳朵去听,更不是用脑子去听(这里的脑子是自己的主观),用心去体会对方的语言,更要体会对方的情绪,听得懂对方的话,更要听得懂话外之音、言外之意,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听懂对方的话,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去应对。

更高的层面是,兼听则明,但是,如果只是听明白了别人的话,而没有听明白自己的心,那只会成为别人的提线木偶,听明白自己的心,就是要真正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更高层次的目标是什么。这样,才真正能够把听到的信息,用来做最好的决策。

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而言,一两句话就被激怒,在听这件事上,我们还没入门,耳朵好使,但是不好用,心更不好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