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纪念馆业余小解说(记者探访雷锋出生地)

来源:华声在线

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记者探访雷锋出生地

用雷锋精神守护居民“零感染”

金鹰报·华声在线见习记者 毛玉婷

榜样力量激励人心,雷锋精神代代相传。今年是雷锋同志诞辰80周年,在3月5日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进雷锋同志的出生地——长沙市高新区雷锋街道雷锋社区,探寻雷锋故乡雷锋精神的传承故事。此时正是新冠肺炎防疫的攻坚阶段,雷锋故乡的志愿者们用一点一滴的小事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在战“疫”中传递正能量。

危急时刻,居民志愿者迎难而上

雷锋街道的前身是雷锋镇,雷锋社区的前身是雷锋村,这里是雷锋同志出生和上学的地方。“我上小学是在雷锋小学,上中学是在雷锋中学,雷锋精神对我们这一带的居民来说,是潜移默化的,不需要强行要求的。”雷锋社区书记陈良说起居民的雷锋精神,很是自豪。这种骨子里的奉献精神更是在新冠肺炎防疫过程中体现出来。

雷锋社区辖区内共3个小区,其中2个是农安小区,全开放式楼栋共32栋。社区常住人口5128人,但租赁户众多,流动人口有近万人。6.7平方公里的面积里,住着一部分农村散户。无论是摸底排查还是设置卡点,都是极大的难题。此时,社区46名志愿者组成一道坚实的防线,将病毒隔离在外。3个卡点,一天三班,每班4人,从早到晚不间歇。每天一次全域消毒,志愿者背着消毒水奔走在没有电梯的楼栋上下,毫无怨言。“其实前期防护物资是不够的,像防护服现在都还不够。街道配发的一次性口罩两天100个,我们除了志愿者,还有社区工作人员,还要给居家隔离的湖北归来人员送过去,所以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基本上两天只能发一个。”陈良说,前期物资很紧张,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

雷锋纪念馆业余小解说(记者探访雷锋出生地)(1)

婚礼可以延迟,守护家乡刻不容缓

“刚回来的居民请到这边测量体温,租户需要户主带着来社区办证、签承诺书。”黄威今年32岁,是一名退伍军人。从去年腊月二十八开始,黄威主动参与社区防疫志愿者的工作,每天奔走在一线,为居民测量体温、登记车辆、值班守点。这次过年回老家,黄威本来还有一件人生大事要进行,那便是正月十六举行婚礼。然而这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本准备妥当的喜庆计划被迫中止。

雷锋纪念馆业余小解说(记者探访雷锋出生地)(2)

“疫情发生后就没往婚礼上想了,作为雷锋故乡人,先守护家乡要紧。”因为一直在一线接触大量人群,黄威怕自己有感染病毒的风险,便决定暂时与未婚妻分开,俩人每天都靠微信视频见面。只是没想到,这一分隔已经一个多月了。黄威的未婚妻很支持他,每天为他加油打气。小两口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补上一个完整的婚礼。

舍小家顾大家,一切为了社区

黄红是雷锋社区的楼栋妇女组长,在摸底排查期间,黄红和其他志愿者一遍遍上门核实。因为流动人口过多,很多都联系不上,六层的居民楼,黄红不知道爬了多少次。黄红的儿媳妇刚刚生了小孩,家中的大人小孩都需要人照顾。而黄红的丈夫1月21日才从湖北回来,一回来便在家隔离起来。尽管如此,黄红还是把白天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社区排查上,尽到妇女组长的职责。

这是疫情防控期间,发生在雷锋故乡的故事。当代的雷锋精神也许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但只要心中有榜样,处处在行动,就是对雷锋精神最好的传承。截至目前,雷锋社区共排查有湖北暴露史居民23人,其中20人已解除隔离期,暂无确诊病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