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知晓曹琴默的可怕(曹琴默那么聪明)

如果说《甄嬛传》里一共有两大反派,那么必然是前期的华妃,和后期的皇后。

如果再说到两大反派的智囊团,那么华妃身边的曹琴默,和皇后身边的安陵容,则是一等一的狠毒又聪明。

安陵容之死是一场大戏,她先被甄嬛设计流产,后被端妃揭发罪行。

鹂妃用暖情香争宠的事情败露。

再加上卫太医当众验出舒痕胶藏着麝香,说明甄嬛怀的第一个孩子是被安陵容所害。

暖情香、舒痕胶、派宝鹊惊了沈眉庄的胎,桩桩件件,都让安陵容温柔和顺的形象一朝崩塌。

皇帝一怒之下,命令她日日受掌嘴之刑。

安陵容厌倦了作为棋子的生活,于是服下苦杏仁自尽。

安陵容作为反派皇后的最强队友,智商和情商远远超过齐妃和祺嫔。

所以,《甄嬛传》详细地展现了安陵容的结局,这不足为奇。

甄嬛知晓曹琴默的可怕(曹琴默那么聪明)(1)

然而,前期的曹琴默明明是华妃的爪牙,戏份举足轻重,她的死亡之路却写得很模糊。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想清楚三个问题。

曹琴默是怎么死的?她的死因为什么不能公开?杀死她的人是谁?

从剧中零碎的几个画面来看,曹琴默死于贴身宫女送来的安神汤。

安神汤是古人日常饮用的养身汤药,但曹琴默的汤里放了让人惊梦的药物,导致曹琴默夜不能寐。

旁人以为她是因为揭发旧主华妃而愧疚不安,没有联想到药物之故。

于是,曹琴默被梦魇影响,渐渐衰弱下去,就这么香消玉殒。

甄嬛知晓曹琴默的可怕(曹琴默那么聪明)(2)

既然如此,为什么她会以这种方式死去?

安陵容的死,并不牵连前朝。她的父亲安比槐因为女儿得宠才升官,没什么家族势力。

曹琴默的死,则大不一样。

曹琴默所在的时间段,是雍正亲政不久。

那时候,皇帝在朝中受到权臣的掣肘,不仅怀疑年羹尧功高震主,而且处处提防着敦亲王。

因此,皇帝布置了一系列计划,任用甄远道、瓜尔佳·鄂敏等人,暗暗和年羹尧作对。

华妃年世兰,正是年羹尧的妹妹,一度依仗着哥哥的军功,在宫中风光无限。

可惜,皇帝对年羹尧的器重,不过是“捧杀”。

甄嬛知晓曹琴默的可怕(曹琴默那么聪明)(3)

曹琴默敏锐地感觉到,华妃已经日薄西山,一旦年羹尧倒下,华妃必然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她悄悄叛变,投靠了“潜力股”甄嬛。

在前朝,年羹尧终被赐死。

在后宫,曹琴默主动出面,揭发年世兰的种种罪行。

华妃被贬为年答应,曹琴默因告发有功,升为襄嫔。

她正是推动年家败落的一枚棋子,与朝政息息相关。

所以,襄嫔完成了她的“使命”,之后必然会死。

而且她的死法不能太显眼,只能用慢性药物,假装是她自己的心病。

甄嬛知晓曹琴默的可怕(曹琴默那么聪明)(4)

如此一来,杀死曹琴默的凶手再明显不过。

直接凶手,正是掌权者皇帝和太后。

第一,曹琴默是“污点证人”,本来是追随年家的人,后来反咬年家一口。

皇帝不愿意臣民继续议论年家的事,免得说他“不容功臣”,所以曹琴默不能留。

第二,皇帝说自己和华妃是“多年夫妻”,华妃并非纯元皇后的替身,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皇帝需要曹琴默出来告发华妃,却依然迁怒于曹琴默。

第三,曹琴默见风使舵,心思狠毒,太后怕她带坏温宜公主。

而且,这样的人一旦想害人,简直防不胜防。太后不希望皇帝身边有个蛇蝎妇人。

甄嬛知晓曹琴默的可怕(曹琴默那么聪明)(5)

除了皇帝和太后,甄嬛也是推动曹琴默之死的凶手。

她看破了皇帝和太后的心思,故意挑唆曹琴默进言“杀了华妃以泄愤”,引得皇帝大怒。

皇帝和太后由此确认了曹琴默的冷心冷情,这才决定杀了她。

既然皇帝、太后、“大女主”甄嬛都要曹琴默死,她还有救吗?

其实还是有救的。

一方面,曹琴默要改变投靠的对象。

年家已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曹琴默必须尽快离开华妃。

但是投靠谁,这是一门学问。

投靠甄嬛?没有用。

曹琴默多次伤害甄嬛,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在圆明园,曹琴默挑拨四嬛的关系,让皇帝疑心甄嬛喜欢的是果郡王。

富察贵人被猫扑倒,曹琴默故意推了甄嬛,让她去撞富察贵人的肚子。

淳儿被华妃手下的周宁海摁入水中,是曹琴默拉着甄嬛说话拖时间,耽误了甄嬛营救淳儿的时间。

甄嬛可以原谅犯错的浣碧,却永远无法原谅害人的曹琴默。

因此,曹琴默投靠甄嬛,只会被利用,被推出去挡刀,依然是一个死局。

甄嬛知晓曹琴默的可怕(曹琴默那么聪明)(6)

投靠皇后?更没有用。

皇后段位比华妃高多了,她会把曹琴默的价值全部榨干净,等不中用了就丢弃。

所以,曹琴默只能投靠皇帝和太后。

她最大的优势,是温宜公主的生母。

一开始,温宜是最受宠爱的公主,皇帝因此对曹琴默还有些宠爱。

单从曹琴默两次进言就能看出来。

第一次,曹琴默以温宜生母的身份,哭诉自己受到华妃的胁迫,为了温宜的安全,不得不跟着华妃害人。

皇帝想到她养着温宜的不容易,心有不忍,还升她为襄嫔。

第二次,华妃已经是年答应,不会威胁到曹琴默和温宜,曹琴默竟然还落井下石,提议杀了年世兰。

这说明曹琴默背叛华妃的原因,不只是为了温宜,还有自己的私心。

甄嬛知晓曹琴默的可怕(曹琴默那么聪明)(7)

去掉“温宜生母”这个光环,曹琴默只是一个面目可憎的嫔妃,自然被皇帝彻底厌弃。

因此,她的正确做法是,继续扮演好“温宜生母”这一角色。

她可以把温宜送到太后膝下抚养,一来,温宜的身价会提高,对女儿有利无害,而女儿是曹琴默最在乎的人。

二来,她主动把软肋交给皇上太后,既显示俯首的诚意,又让掌权者对她放下戒心。

三来,太后亲自教养公主,不必担心温宜被她这个“坏母亲”影响,自己也能保得一命。

另一方面,曹琴默要改变投靠的时机。

年家注定倒台,华妃注定要被打击,曹琴默注定要出首告发华妃。

但是,她应该先投靠皇帝和太后,把自己哭诉受到华妃胁迫的话,提前告知皇帝。

如果她猜到了皇帝的心思,又积极主动地揭发华妃的罪行,那么她的举动,难免会被皇帝忌惮。

如果她猜到了皇帝的心思,却诚惶诚恐,表示自己是因为温宜而迫不得已,现在想通了,要“回头是岸”,就会减轻皇帝的戒心。

要知道,对于投靠甄嬛,那是“墙头草”;对于投靠皇帝,那是“弃暗投明”。

甄嬛知晓曹琴默的可怕(曹琴默那么聪明)(8)

看在温宜的面子上,皇帝多少会给曹琴默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之后,曹琴默再在皇帝授意的时机下,出来推年家一把。

这就是早早把“告发计划”过了明路,而不是自作主张。

最后,曹琴默还要注意自己对旧主的态度。

华妃对曹琴默确实不好,然而她能把温宜留在身边,离不开华妃的帮助。

虽然曹琴默直接害得华妃被贬,但她对华妃仍然毕恭毕敬,才不会让掌权者觉得她忘恩负义。

曹琴默做得最错的一件事,就是在年答应凄凄惨惨的时候,还向皇帝提议杀了年答应。

只要她及时刹车,比如时时给年答应送去生活物资,比如向皇帝求情让年答应过得好些,比如向皇帝坦承自己告发旧主的愧疚……

甄嬛知晓曹琴默的可怕(曹琴默那么聪明)(9)

或许,曹琴默就不会死得这样悄无声息。

只可惜,曹琴默身在局中,聪明反被聪明误。

最终,她玩不过皇帝和太后,扳倒了华妃,也害死了自己。

更多宫斗、宅斗、权谋剧解读分享,关注@白姐宫斗,给你不一样的深度视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