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了巴黎我留在了北京 她用身体启发了巴黎

她去了巴黎我留在了北京 她用身体启发了巴黎(1)

度过了时装周的余韵,巴黎的气温开始回升。如果你现在正好在巴黎,在靠近巴黎著名地标埃菲尔铁塔的布朗利河岸博物馆中,你可以看到名为“Black Atlantic(黑人大西洋)”的展览。

展览的主角Nancy Cunard是这样一个女人,她有着紧贴头皮的波波头,在晴天的时候,也许会戴上穆斯林头巾式女帽,脸涂得石灰一样白,再画上浓重的烟熏眼和暗紫色薄唇,搭配黑色的低腰线连衣裙,当然不能忘了的,就是她那标志性的如串珠般挂满她双臂的沉甸甸的手环。“那些象牙的、玻璃的、青铜的非洲手环,是她最为显著的风格标志。而异域风情(ethnic)这个词被用在时装写作中,则是很多年以后的事了。”时装作者Janet Flanner曾这样描述道。

Nancy Cunard(1896年3月10日~1965年3月17日),这个名字在Google上面有353000条搜索结果。“Nancy Cunard到底是谁?”在这个问题上,Google给出的答案并不统一。新闻标题常常出现的关键词为“Heiress(女继承人)、Author(作家)、Political activist(政治活动家)、Muse(缪斯)”,同时还有“queen of the jazz age(爵士时代女王)”。文学史作家路易斯·戈登教授在《Nancy Cunard: Heiress,Muse,Political Idealist》一书中写道,“她是20世纪最独特、最迷人的历史坐标,人们对她的认识远远不够。”

作为继承人,Nancy是大西洋航线的创始人英国人Samuel Cunard爵士的曾孙女,直到今天,这家公司还是世界上唯一能够提供横越大西洋的豪华邮轮航线的两家船运公司之一。她的父亲是一位传统的英国人,古板严厉,在运输业却也成绩斐然。她的美国母亲Alice貌美放荡,是英国上流社会的社交名媛。

就像是得益于母亲的优良基因,在20岁来到巴黎之后,Nancy迅速成为了巴黎文艺圈里的活跃分子,赶上了这个时尚之都正在悄然发生的艺术律动。她曾加入杂志《漩涡》,赶上了威得汉姆·刘易斯引领的“漩涡派绘画”浪潮,这个画派善于利用“漩涡”这种形态展示力量和创意;也曾被“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小圈子所接纳,这是当时最时髦的艺术流派,几乎全巴黎的年轻艺术家都在为达达主义的口号而兴奋。“我们需要的著作是勇往直前的、勇敢的、切实的,而且是永远不能懂的,逻辑是错误的,道德永远是罪恶的,我们所视为神圣的,是非人的动作的觉醒。”

作为巴黎当时最迷人的女文艺青年之一,她总是拿着烟酒摆出一副轻蔑的表情说一些自以为是的话。她的造型独特,眼神中总有种慑人心魄的魅力,她开始经常登上《Vogue》的封面。Nancy与艺术家们的互动绝不是浅尝辄止,作家Harold Acton或明或暗地指出,“Nancy的存在启发了20 年代半数以上的诗人和作家。” 她就像禁果一般,每个人品尝一口,都忘不了那种甜美的感觉。

在当时巴黎最顶级的文艺圈, 没有与Nancy发生过关系的人也许都要倒数了。德赛缪·贝克特(Samuel Beckett)、T.S.艾略特(T.S.Eliot)、巴勃鲁·聂鲁达(Pablo Neruda)、路易斯·阿拉贡,这几乎就是一个诺贝尔文学俱乐部。T.S.艾略特为Nancy写道:“你就是一首诗,天然而成,不需任何的雕饰!在你洁白无瑕的胴体面前,我所有的文字都显得苍白无力,你比水仙还清纯,却比玫瑰还娇艳!”此后,Nancy的恋情转移到了与艾略特同为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艾略特在《荒原》里用一个章节《FRESCA》来描写Nancy Cunard,却被Ezra Pound因为妒火而无情地删掉了,后来庞德还写了首长诗来诅咒那些爱上Nancy的男人。“我的爱人像水底的火焰/难寻踪影,风的手指/给她带去/脆弱的/快速的问候。”

法国作家德赛缪·贝克特最有名的作品《等待戈多》就是在与Nancy同居的这段时间内完成的。该剧在巴黎首场演出就引起轰动,连演了300多场,场场爆满。流亡到法国的智利诗人聂鲁达也为她留下诗篇:“要不是因为你的眼睛有着月亮的颜色,有彩虹,有劳动,有火焰的白天的颜色……”还有人这样描述:“她有一个像用最纤细的金属丝雕塑成的身体和一张用100万块碎片拼贴成的脸,构成比空气还要轻盈的立方体,在这其中,她的心在生活与爱的微风中,和她的灵魂的漩涡一起跳动。”作家赫胥黎在小说《古怪的干草》里,赋予女主人公Nancy式的步态:“像人形模特,但更自然、更大胆地扫过行进的道路。我相信,在她的整个生命里,她从未有过畏惧。”

罗马尼亚雕塑家康斯坦丁·布朗库西曾经创造过这样一座雕塑作品:一直以极简主义风格著称的布朗库西仅仅用一个不规则的半圆形和一小块云朵形状的造型勾勒出了他心中的女神,作品的名字叫《Nancy Cunard的肖像》。雕塑家说:“那就是我1923年遇见的她。”路易斯·戈登这样总结道:“诗人们爱她并非仅仅因为她的美貌、地位或者放肆的性观念,还有她的热忱、正直以及对文学与他们同等的才情。”

1965年,Nancy在刚刚过了自己69岁生日一周就去世,去世之前的体重达到惊人的57磅(约26公斤)。现如今Nancy的骨灰被埋在著名的拉雪兹神父公墓9016号。她身边则有肖邦、巴尔扎克、依莎多拉·邓肯等金光闪闪的名字。Nancy Cunard对于时尚的影响像她在艺术圈那样深远,在2012年春夏系列中,品牌Gucci曾以Nancy Cunard 为灵感,设计了那些宽松性感的长裙,而在本季,众多设计师演绎非洲民族风格的同时,都不忘了为模特加上层层叠叠的粗大手环。对于Nancy最疯狂的致敬,则是著名的鞋履设计师Manolo Blahnik将自己打扮成Nancy的样子,参加了伦敦的一场变装舞会。

她去了巴黎我留在了北京 她用身体启发了巴黎(2)

1.Ambrose McEvoy为Nancy创作的作品。

2.Oskar Kokoshka为Nancy创作的作品。

她去了巴黎我留在了北京 她用身体启发了巴黎(3)

3.Alvaro Guevara为Nancy创作的作品。

4.Man Ray为Nancy拍摄的作品。

5.Cecil Beaton的黑白摄影作品。

她去了巴黎我留在了北京 她用身体启发了巴黎(4)

6.罗马尼亚雕塑家康斯坦丁· 布朗库西为Nancy创作的雕塑。

7.Russell Patterson的插画作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