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学说要点(孟子的道德思想)

《孟子》一书的德字词汇量虽有216例,并不算少,但较之孔子数以千计的大规模,就显得大为逊色了笔者研读过后,将孟子的道德思想梳理出三大思路首先,孟子书中的"道″出现了一百二十多次,这说明儒家跟道家一样重视道治而道与德既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同时二者又有密不可分的甚至是等同的关系例如"恕″是道德规范之一,《论语》却有"恕道″之说,这就是道与德合一的力证同样的道理在孟子这里就有以德论道的大量实例,从而形成了孟子道德思想的特色内容之一这一点大大不同于诸子孟子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①又说:"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②还有这样的说法:"舜尽事亲之道……此之谓大孝″③如此论述尧舜治国、理政、事亲之道中的孝、仁、悌等道德内涵,就一再表明了道治与德治难以截然分割开来治国需要公务员与天地合德这样的贤人,而选用贤士并非简单的道德问题,同样是一种理政之道,所以孟子指出:"启贤,能敬承继舜之道”④贤人、君子们作为君王的臣子,自然要行君道,而君与天地合德的传统要求就是普施恩惠,让广大百姓有所得儒家把这种意义的德称之为仁,于是乎孟子认为:"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⑤在家庭生活中,孟子同样认为"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⑥道与德水乳交融的关糸,被孟子揭示得相当广泛、彻底,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孟子学说要点?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孟子学说要点(孟子的道德思想)

孟子学说要点

《孟子》一书的德字词汇量虽有216例,并不算少,但较之孔子数以千计的大规模,就显得大为逊色了。笔者研读过后,将孟子的道德思想梳理出三大思路。首先,孟子书中的"道″出现了一百二十多次,这说明儒家跟道家一样重视道治。而道与德既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同时二者又有密不可分的甚至是等同的关系。例如"恕″是道德规范之一,《论语》却有"恕道″之说,这就是道与德合一的力证。同样的道理在孟子这里就有以德论道的大量实例,从而形成了孟子道德思想的特色内容之一。这一点大大不同于诸子。孟子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①又说:"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②还有这样的说法:"舜尽事亲之道……此之谓大孝″③。如此论述尧舜治国、理政、事亲之道中的孝、仁、悌等道德内涵,就一再表明了道治与德治难以截然分割开来。治国需要公务员与天地合德这样的贤人,而选用贤士并非简单的道德问题,同样是一种理政之道,所以孟子指出:"启贤,能敬承继舜之道”④。贤人、君子们作为君王的臣子,自然要行君道,而君与天地合德的传统要求就是普施恩惠,让广大百姓有所得。儒家把这种意义的德称之为仁,于是乎孟子认为:"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⑤在家庭生活中,孟子同样认为"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⑥。道与德水乳交融的关糸,被孟子揭示得相当广泛、彻底。

孟子道德思想的第二大思路,是经常思考考七大维度中的"政″,而有意思的是他极力主张施仁政,如此一来,德与政又走到一起,难舍难分了。这应是孟子道德思想的又一特征。他明确对粱惠王指出"施仁政于民″⑦。孟子还对邹穆公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⑧这意思是君主对百姓施仁政,百姓就会亲近上级,甘愿为长官牺牲自己。孟子跟弟子公孙丑讨论国事之时,又一次强调说:"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卸也。″⑨意思是行仁政就能实现统一国家的大业,所到之处没有谁能够阻挡。在孟子看来,君主施仁政收效是多方面的。以道德论政事,形成德治与政治合一的情形,是孟子的见解,也是孟子的理想。

我们说过,中国道德主体多元化,是区别于西方道德观念的一个很重要的节点。天地、万物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群都是道德主体。人是万物之灵,人的主体当然更重要。先秦诸子出于这种道德事实,就自然而然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格外重视,这表现在诸子的道德思想上就是往往有各自的人格理想图谱。而孔子、庄子、孟子这三家的理想人格图谱最为完整。笔者在拙著《余秋雨文化观三十问》中曾谈过孔子和庄子的人格图谱,这里不重复,仅说说孟子在这话题上的贡献。孟子的人格理想图谱有六大档次,依次提升的次序是:善人、信人、美人、大人、圣人、神人。其具体解释是:"可站之谓恙,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涡神。″⑩综观这段话,可见孟子的人格理想图谱是建立在人们的道德修养的成就与水平的基础之上的。以善人为起点,就把小人、恶人排除在理想之外,要求够高够严了。这样依次提升,神人就理想的顶尖了。庄子那里也是德人、至人、圣人、神人充斥,儒道两家在这里又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孟子》,第229、130、150、183、239、107、8、39、48、280页,岳麓书社,2011年5月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