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师工资高吗(月入两三万的家庭教师行业)

家庭教师工资高吗(月入两三万的家庭教师行业)(1)

1795年,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先生,正在寻找一份家教的工作。

找不到工作就要饿肚子。这一年黑格尔25岁,还没有继承家里的遗产。在取得图宾根大学的神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先到瑞士的一个将军家里做了两年家教,1795年,这份家教合同到期了。

满腹经纶的黑格尔望向欧罗巴的人才市场,拔剑四顾心茫然。幸好在图宾根大学认识的好兄弟荷尔德林给他介绍了法兰克福的一个葡萄酒商人家庭。从1793年毕业,到1801年在耶拿大学通过《论行星轨道》一文得到讲师职位,黑格尔总共做了8年家庭教师。

黑格尔的一位前辈,另一位大哲学家康德,也有过相似的经历。康德毕业时,由于父亲去世,衣食无着,大学没有位置,不得不去柯尼斯堡附近的小镇上去做家庭教师,一做就做了9年,31岁才在柯尼斯堡大学谋到了一个编制外的讲师职位。

家庭教师工资高吗(月入两三万的家庭教师行业)(2)

给黑格尔介绍工作的荷尔德林,同样是个资深家教。这位被海德格尔称为“雕刻了德国历史本质的未来”的伟大诗人,在精神出现问题之前的大部分人生中,都以此为生。

在1796年到1798年的一段家教经历中,荷尔德林爱上了雇主的妻子,还把后者作为女主人公的原型,写进了代表诗作《许佩里翁》里面。后来事情败露,这位德国文学史上的“半神”不得不远走他乡来坚持他“改变德国文化”的理想,虽然这时他仍然是家庭教师。

家庭教师工资高吗(月入两三万的家庭教师行业)(3)

荷尔德林塔,荷尔德林从1807年到1843年去世的居住地,现为图宾根景点

在荷尔德林活着的时代,他的诗作鲜有人问津。直到海德格尔从故纸堆把他翻出来,德国人才发现,一个默默无闻的家教,居然创作了堪称德国文学最高峰之一的诗篇。“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直到21世纪仍在网络上被人传颂。

家庭教师工资高吗(月入两三万的家庭教师行业)(4)

除了上述几位德国人之外,英国人霍布斯、亚当·斯密、亚当·弗格森,法国人笛卡尔等人,都在人生的重要阶段担任过贵族、商人的家庭教师。

其中霍布斯从牛津出来之后先后当过卡文迪许男爵、威尔士亲王查理斯的家庭教师。亚当·斯密为了给巴克勒公爵当家教,直接从格拉斯哥大学辞了教授职位。写作过《文明社会史论》的苏格兰启蒙运动先驱亚当·弗格森担任过比特伯爵家庭的导师。

笛卡尔的经历要更曲折一些。他得到家教offer时成名已久,但实在禁不住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的盛邀,只好前往北国担任其家庭教师,负责教授女王哲学知识,并指导其“爱情思想”,瑞典的严寒使他不幸得了肺炎,这位哲学家在抵达瑞典宫廷的当年,给女王上了四五节课之后就去世了。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只有文科生毕业之后会去当家教吗?

爱因斯坦会告诉你:不,不是这样的。

1902年,23岁的爱因斯坦由于找不着正经工作,不得不在《伯尔尼城市报》刊登了自己的家教广告,表示自己有教师资格证,可以给大学生和中学生讲题,试听免费。

家庭教师工资高吗(月入两三万的家庭教师行业)(5)

1902年2月5日伯尔尼城市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愿私人为大学生或中学生彻底讲授数学和物理学,本人持有苏黎世联邦学院的教师资格证书,家住正义街32号1楼,试听免费。

年轻的爱因斯坦在给叔叔的信里自信地表示,自己要进军家教行业,做家教领头羊,结果广告登出半个月一个上门的也没有。叔叔于心不忍,雇了几个孩子去当托儿,结果一个留下的也没有,伯尔尼的俞敏洪宣告创业失败。

这一年,爱因斯坦已经从苏黎世理工毕业两年了。

家庭教师工资高吗(月入两三万的家庭教师行业)(6)

为什么这么多大知识分子,毕业后会选择去做家庭教师?

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没钱。如果人人都有一个维特根斯坦那样富可敌国的爹,那不仅是不用工作的问题,如果高兴,说不定还可以自己建个大学当校长

说到底,教书是知识分子天然的权利,也是最后的谋生门路。在一个浑身是知识的年轻人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时候,如果市场上没有适合他的岗位,那他最后的堡垒就是教书。

知识分子教书,就像武人街头卖艺,找一块儿地,摆个桌子,拿好架势就能干,最大的成本是他自己,生产资料就是一身本领。

当然,有些历史学家在分析这些例子的时候,会告诉你更多带有时代特色的答案。比如,一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刚毕业的德国大学生在十八十九世纪从事家庭教师这一“过渡性职位”是一个德国传统,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康德一众大师无不赖此积蓄功力,以待明日。

再比如,也有史家提出,在十八世纪的英国,“大陆游学”(Grand Tour)这个活动已经在从贵族到乡绅巨贾的有产阶层中间风行开来。有条件的家庭往往给十几岁还没上大学的孩子配一个声望卓著的老师,由老师带着孩子在欧洲大陆旅行。

亚当斯密就是被巴克勒公爵的养父汤申德开出的条件吸引,最终选择辞去格拉斯哥大学的教职,和年轻的巴克勒公爵一起前往法国旅行。

法国之行带给斯密的影响是终身的,其中包括和重农学派的交游、和英国贵族阶层的友谊,以及初步实现财富自由。而后者,正是斯密有闲工夫花十年把《国富论》写完的原因。

除了给有钱人教书,近代知识分子谋生的手段五花八门,包括开工厂、写剧本、当理发师、磨镜片......斯宾诺莎就靠磨镜片维持生活,他后来患上肺痨跟这个兼职不无关系。

他先在阿姆斯特丹﹑后来在海牙度着平静的日子,靠磨镜片维持生活。

——罗素《西方哲学史》

如果你在这些大家年轻的时候去采访他们,问他们为啥干这一行,他们多半会真诚地告诉你,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为了赚点钱补贴家用。谈钱,对于这些人类历史上最聪明的大脑来说,不是一个需要羞愧和回避的理由,而是毕业后选择职业的首要目的

家庭教师工资高吗(月入两三万的家庭教师行业)(7)

故事到这里显然还没结束。如果只是为了搞钱,那干一辈子家教就好了(荷尔德林:你礼貌吗)。但很明显,上述诸公并不是靠着当家教行业No.1名垂青史的(有些干得还很糟糕)。是什么将他们和普通的家庭教师区别开来?

答案藏在他们的通信、作品和回忆录里。

荷尔德林在而立之年仍然作为一个家庭教师寄人篱下,这使他饱受家人责备。但在他还默默无闻的时候,他就清醒地意识到,他的本职工作是做一个“改变德国文化”的诗人,任何占据他过多精力的谋生职业都可能使他丧失诗人这一“天职”的信念。

因此,他宁愿忍受家教这一行带来的贫穷和奔波流离,也不愿转而经商或治学来谋生。

虽然他没能活着看到自己的诗作改变德国的一天,但百年后的德国人证明了他是对的。

有些人远比我更强大......他们尝试着既做一个伟大的商人或学者,同时又做一个诗人。但到最后他们总是为了一样而牺牲另一样,这绝不是好事……因为如果他在自己的职业上做牺牲,那他就是对别人不诚实;如果他在艺术上做牺牲,那他就亵渎了神赋予他的天生的任务,而这种罪过甚至比人们对他的身体所犯下的罪过更严重。

——荷尔德林《写给母亲的信》

爱因斯坦的父亲希望他继承自己电机工程师的事业,然而十七岁的爱因斯坦觉得这对自己来说是“大材小用”。即使毕业两年没找着工作,即使进军伯尔尼家教业失败,也不影响爱因斯坦对自己有充分自信。这种荷尔德林式的“天命意识”几乎贯彻了他的整个人生。

家庭教师工资高吗(月入两三万的家庭教师行业)(8)

1951年,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

我们经常发现,我们赖以谋生的职业,和真正想从事的工作,有时是分离的。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易》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当荷尔德林在法兰克福昏黄的灯光里阅读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当黑格尔在耶拿看见“马背上的世界精神”,当爱因斯坦在瑞士专利局开始和朋友探讨光的性质,已经决定了他们未来的不平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