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球爆发金融危机该怎么应对(如果世界金融危机爆发)

最近很多人问一个问题,如果世界金融危机真的爆发了,我们作为普通人,应该怎么去应对危机,才能转危为机。

这个问题其实挺不好回答的。

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抵御危机的能力还是比较弱的。

其实爆发世界金融危机,很多新兴市场国家,甚至发达国家,都扛不住,可能出现债务危机,就更别说我们普通人了。

但假如我们能够有一些提前准备,还是有机会规避风险,降低损失,甚至可以有机会等到一个历史大底,抓住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财富跃迁的机会。

不过,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一种“万能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人。

营销软文总是会跟人一种感觉,只要掌握了他们所兜售的方法,“所有人”都能从中赚到钱。

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能力、性格、所处环境都不一样,实际操作的时候还有各种情绪化因素,很多时候运气也很重要,所以不可能存在这种“万能方法”对所有人都有效。

本文所介绍的一些方法,也不可能适用于所有人。

这个是大家一定得先搞清楚。

但我会尽量区分不同人群定位,有针对性的提一些我的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1)没买过股票的普通人

转危为机的方法很多,我这篇文章主要侧重于我比较擅长的股市投资领域,来写普通人面对金融危机,如何转危为机。

因为股市是普通人所能接触到的投资品种里,门槛最低的,但风险也是比较大的。

而且每次爆发世界金融危机,通常股市才有用白菜价抄历史大底的机会。

当然,我并不能跟你保证这个历史大底今年一定会出现,我只能说是有这个概率出现。

如果一旦出现这个比较有确定性的历史大底机会,我是肯定会单独写一篇文章跟大家提醒。

只不过,我毕竟是面向广大普通民众的作者,我的读者里还有很多没有买过股票的普通人。

所以,只有出现一个有足够有确定性机会的历史大底,我才会去跟大家提醒。

这就要求我得足够保守和谨慎。

毕竟股市是一个80%的人长期下来都会亏钱的地方,如果没有一个足够低、足够有确定性的机会,我是不会让大家去冒这个险,这是我的责任。

比如说,4月底A股跌破3000点的时候,虽然我是说3000点以下不看空股市,但我不建议大家去抄底,更不建议普通人在当时就去买股票。

因为我觉得一个历史大底,还会反复来回磨底。

事实上,4月底抄底的人,如果选股票的能力不是很强的话,那么现在大概率已经亏钱了。

买在2900,套在3100是很常见的。

如果当时我在4月底,写文章号召大家抄底,现在很多人亏钱了,可能就会有不少人跑来找我、埋怨我,甚至骂我。

正是这种潜在的压力和责任,需要我足够的保守。

这个是大家要清楚,我为何一直不肯轻易去让大家抄到底,这个并不是对所有人说的,主要是对没有买过股票的普通人

如果你是一个在股市里摸爬滚打很多年的老手,如果老听我这样等待历史大底,可能就会觉得我太过于保守。

但这实际上,是没搞清楚我这样耐心等待历史大底主要针对的一个受众群。

所以,我这篇文章,才会先把受众群体划分为不同类别,去给一些针对性建议。

考虑到股市的高风险性,普通人最好还是不要轻易去投资股票。

但假如出现一个有足够确定性的历史大底机会,很多股票、基金和指数都跌成白菜价了,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机会。

虽然股市最终80%的人是亏钱的,但一个比较好的进场时间,至少是能让新人占据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能够增加最终赚钱的概率。

而且历史大底出现的时候,只要你抄底指数基金,不要抄底个股,那么赚钱也是大概率的事情。

但这个也仍然是概率的。

即使出现历史大底,也不是所有抄底的人都能赚钱。

比如,2019年1月的2440历史大底,当时抄底的人,有起码一半的人现在还是亏钱的。

去年1月份,有接近一半的股票跌破2440的低点,可以说是抄底在2440,但套在3600。

A股因为最近几年大扩容。

从2016年差不多2600支股票,扩容到现在4848支股票。

海量发行新股,就会带来一个局部流动性缺失的问题。

一些业绩好的股票,被基金疯狂抱团,形成局部泡沫化风险。

而一些基本面比较差的股票,往往就会陷入无人问津的局面,股票一跌再跌,形成局部流动性危机。

这就是过去两年,A股很明显存在的“冰火两重天”现象。

这对投资者的选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所以,如果大家没买过股票,但又有想投资股市,我这里给几个建议:

1、不要轻易进场,耐心等待一个有足够确定性的历史大底。

对于没买过股票的人来说,现在股市涨跌,都跟你没关系。

其实爆发金融危机,对于没买过股票的人是挺友好的。

因为一直在股市里摸爬滚打的人,往往是很难耐得住性子,等到真正的历史大底,在历史大底到来之前,有太多诱惑,把人勾引进去。

而往往平时对股市没怎么关注的人,才有可能等来真正的历史大底,当然这也需要有人提醒。

如果没有出现历史大底,对没买过股票的人来说也不会有损失,毕竟股市涨再多也跟你没关系。

不会有一些已经在炒股的人,一看到反弹,就感觉卖飞了几百亿一样。

心态还是比较好把握的。

所以对于不炒股的人来说,要是有出现历史大底的机会,再去考虑,没出现历史大底的机会,就不用去管,也不要轻易入场。

2、不买个股,不买产业基金

如果出现历史大底,没买过股票,但又想试着投资一下股市,我建议不要去买个股。

现在股市环境很复杂,选股难度太大,老股民都很难选好股票,更别说新股民了。

比较稳妥的选择是,新股民不要买个股,可以考虑一些宽基指数基金。

所谓宽基指数基金就是追踪比较知名指数的ETF,比如沪深300ETF、中证500ETF。

像沪深300是中证指数公司编制出来,代表A股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300支股票。

由于沪深300指数,会定期编制成员股名单,剔除一些走弱的公司,纳入一些走强的公司,这样可以确保沪深300指数里,一直留下的是能够代表A股最优秀的300家企业。

你去买沪深300ETF,等于是一次性投资A股最优秀的300家企业,省去你自己选股的风险。

买宽基指数基金的好处是比较难踩雷,不像买个股,有时候要是倒霉踩雷了,股票可能不停跌。

以前股票少的时候,还能赌一把拿个七八年,等下一轮牛市被拉起来。

但现在股票那么多,很多股票跌下去,可能就起不来了,甚至直接跌到退市。

对普通人来说,如果全仓押在这样的暴雷股,很容易万劫不复,而且没有翻身的机会。

另外,我也不太建议买产业基金。

现在很多产业基金都出现很多乱象,比如基金抱团,互相抬脚,一些热门板块的产业基金,居然清一色持有的都是严重泡沫化风险的股票。

而在某宝上买产业基金,往往还都是按照基金过去收益率去排名的。

但这个过去收益率越高的产业基金,持有的股票往往泡沫化风险越大。

散户如果按照收益率排名去买产业基金,很容易就成为高位接盘的接盘侠。

这个我在去年1月,跟大家提醒白酒和白马股抱团背后的基金泡沫化风险,有明确跟大家提到过这样的观点。

而且一些产业基金的经理,并不负责任,职业素养并不高,即使一些所谓明星经理,往往也只是有光环叠加的效果,并不见得就有多好。

与其去在产业基金里精挑细选,还不如直接定投宽基指数基金就好。

宽基指数基金,主要就是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等。

上证50,就是只有上证市值最大的50只股票,往往代表权重。

沪深300,是包含上证和深证规模比较大的300支股票,从成长性来说,沪深300会更均衡一些,定位也更接近美股的标普500。

中证500,则代表市值中等的500支股票,是不包括沪深300标的。

中证1000,则代表小市值股票,弹性比较大,但风险也比较容易被放大。

(2)有炒股,但在耐心等待历史大底的人。

我的读者里,没炒过股的人,大约占了40%。

另外,还有大约20%的人,是有炒股,但也一直在跟我一样耐心等待历史大底。

有的可能比较激进,是直接空仓等历史大底。

有的可能跟我一样,是20%左右的轻仓位去耐心等历史大底。

对于这部分人群,我首先很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

过去这两年,有太多的诱惑,已经有在炒股的人,如果能一直保持耐心去等一个历史大底,确实是挺不容易的,很考验人的耐心。

既然已经等了这么久了,也不差多等一会。

我是一直有一个观点,那就是真正的历史大底,是不需要着急抄底的,会给人大把机会抄底,因为会有漫长的磨底周期。

只有这样,诸如养老金这样的长线资金,才有机会趴在谷底里慢慢建仓吃货。

与此同时,考虑到2020年的教训,我这次也不太建议大家去只盯着某个点位,非得跌到一个最低点,才去抄底。

跟奢望每次都卖在最高点一样,奢望每次都抄底在最低点,这也是一种贪心的表现。

2020年3月,我就是比较笃定的想要抄底到一个最低点,结果错失了一次比较好的机会。

所以,我在今年3月份也写过一篇文章,是建议可以在股市大跌后,考虑网格化交易模式。

或者就是采取定投的模式,会比较安全一些,定投模式是不用担心被套或者卖飞,都可以降低风险。

定投就是说固定间隔一段时间,买固定金额的股票或者基金。

以定投宽基指数基金为例,比如可以选择每周固定买1份沪深300,我个人建议,一开始每个月定投的金额不要超过自己月工资的10%,这样风险比较可控,对自己生活也不会造成太大压力。

定投是比较适合左侧开始交易,也就是在下跌途中开始定投,会比上涨途中开始定投要好。

虽然上涨途中开始定投,一开始你可能就能马上看到一些收益,但往往因为你在上涨途中持续定投,如果你不懂得择时做波段,在高位不懂得减仓,那么往往股市泡沫化风险的上涨顶部区域,你反而是仓位最重的时候,那么一旦股市从高点转折开始大幅下跌的时候,你定投可能就会出现比较大的亏损。

反之,下跌途中定投,虽然一开始你可能会不断面临亏损,但你一开始的仓位并不大,亏损也不会太大。

如果你定投指数基金,股市一直跌,你不断定投,往往在股市底部,你的仓位是最大的,那么往往股市转折重新上涨的时候,你就比较容易出现较大收益。

同时,定投最好也是要择时的。

哪怕下跌途中定投,你是在山顶刚下跌的时候去定投,还是在半山腰去定投,或者是跌到山脚去定投,差别还是很大的。

或者在上涨途中定投,是刚起涨定投、涨到一半定投,还是涨到山顶才定投,差别也很大。

我个人建议,在股市出现大幅度下跌后,开始定投会比较合适,这样即使股市还有大幅度下跌,也不会跌太多,你的风险还比较可控。

相对来说,等股市跌到山脚开始定投会比较合适,这样股市即使还会有跌入谷底的一段,对于定投的人来说,只是一个长期捡便宜筹码的过程,属于播种期。

这样只要坚持持续定投,总能等到股市反转的时候,那么就会进入到收获期。

所以,定投的人,是不需要担心股市下跌,反而会觉得股市越跌越好。

这就是所谓的定投微笑曲线。

如果全球爆发金融危机该怎么应对(如果世界金融危机爆发)(1)

但要注意,这种定投模式,只适用于定投指数基金,不适用于定投个股,因为个股有可能踩雷,如果暴雷了,就是不停跌,跌到退市,那么定投这种股票,就迎不来翻身的一天,只会越来越绝望。

另外,定投也还要学会获利了结,这个如果比较细化获利了结,实际上就会比较接近网格化交易的思路。

同时,如果指数出现大幅度上涨,也要学会减少定投。

简单说就是底部区域加大定投,顶部区域减少定投,乃至分批获利了结。

不然一成不变的定投,虽然长期下来还是有收益率,但那个收益率一般不会很高,顶多跑赢通胀而已。

那么现在是否可以开始定投指数基金?

我以沪深300来举例。

沪深300在2018年的股灾里,最低跌到过2935。

2019年开始,差不多是从3600的低点,涨到2021年2月18日最高的5930点。

这个不但超过2015年高点,也超过2007年的历史高点,创下历史新高。

如果全球爆发金融危机该怎么应对(如果世界金融危机爆发)(2)

然后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沪深300差不多从5930的高点,一路跌到现在只剩下3856。

跌幅也达到了惊人的35%。

客观来说,也跌不少了。

目前沪深300下方主要的一个支撑点位,就是3600附近。

如果跌破3600,后果就会比较严重。

单纯从历史大底的角度来考虑,我是不太认为沪深300在3600这个位置会是一个历史大底,有点体现不出金融危机的威力。

不过,这次我就不去猜大盘指数会最终跌到哪。

猜底其实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一个是猜底没有太大效果,另外一个是猜具体点位容易让别人放大和曲解你的言论。

所以,这次我就不去猜大盘在这次历史大底里,最终会跌到哪。

我只能说,如果跌出历史大底,我会第一时间去跟大家提醒。

假如没有出现历史大底,直接在3600附近就开始反弹,这种可能性,我也不敢跟你说绝对没有。

同时,如果沪深300能跌到3600附近,这个位置虽然不能明确说已经是谷底,但肯定也是已经到山脚了,往下就是谷底,需要一些非理性的杀跌行情,才能杀出来的。

所以总体来说,我认为沪深300在3700以下的位置,是一个挺不错的定投区间,当然,现在沪深300已经跌到3856的位置,差不多也可以开启定投。反正定投也不差这些点位。

定投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去猜点位。

同时我是建议,在当前位置如果要开始定投,不要一开始把定投力度弄得太大。

定投讲究的是细水长流,而不是一下子梭哈。

还是上面说的,一开始每个月定投的金额,不要超过你工资的10%。

同时,你也可以自己规划,一个定投金额变化。

比如,在沪深300在3700的位置,每个月定投金额是月工资的10%。

如果跌到3600,就把定投金额增加到月工资的15%。

如果再往下跌,每跌多少幅度,增加对应的定投金额,这种规划好定投金额的变化,比较有利于帮助,在真正底部到来的时候,你大部分定投金额都是集中在真正底部。

如果说你只定投一点点,股市就涨起来了,也不需要去纠结,有赚就好。

至于现阶段重仓去闭着眼睛抄底,我个人是不建议,因为还没有到历史大底的位置。

当然,这个历史大底具体什么时候来,我也说不太准,快的话,有可能未来两三个月就会出现,慢的话说不定还得等到明年。

所以,对于一直跟我一样是轻仓耐心等待历史大底的人,我觉得有两个选择供大家参考。

一个是继续耐心等待,但这就要有做好股市反弹后,还得继续等待的耐心,不能一看到股市反弹,就觉得自己错失几百亿。也要想想自己等了这么久,也少亏了很多钱。

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定投宽基指数基金,反正现在股市也跌了这么多,这个位置先小力度定投,风险并不大。

这两个选择,我认为都是现阶段可以考虑的,风险也相对比较低。

(3)重仓被深套的人

最近也有一些人跑来问我,重仓被深套了,问我要不要减仓割肉。

说实话,碰到这种问题,我是不知道怎么去回答。

因为对于重仓被深套的人,一开始也没有果断的及时止损,在股市已经深跌到这个位置,说实话,对这类人不管做什么操作,都很容易是错的。

而且,我是从来不会建议别人去割肉的。

因为,有些人是赚了钱之后,获利止盈之后卖飞,这种心态其实还比较好调整,毕竟还是有赚到钱,只是少赚了而已。

但是,如果是深套的人,已经有严重亏损,在大幅下跌后,如果因为忍受不了亏损,忍不住割肉了,结果割肉后,股市马上开始反弹,这个时候,是最容易让人心态崩裂的。

假如你跟一个深套的人建议他割肉,那么万一他割肉了,结果股市反弹了,他是很容易对你恨之入骨的。

所以,我是不敢去建议深套的人割肉。

说实话,在股市里,学会止损很重要,但止损一般要在下跌刚开始的时候,一看到苗头不对,就果断止损。

止损并不是说,等股市深跌之后,忍不了亏损,才去割肉。

二者是有区别的。

此外,不同人的持仓、个股、实际情况都完全不同,是否割肉也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选择,别人是很难给建议。

所以,对于重仓被套的人,我也没有太好的建议。

我只能说,在现阶段,重仓被套的人,做啥操作都容易出错,那么别动躺平装死,也是大部分散户最后的无奈选择。

不过,只要你的持仓个股不是垃圾股、暴雷股,那么还是有机会靠时间来慢慢熬出头。

所以,对于重仓被套的人,我只能说是做好最坏的预期,然后保持好心态,多看少动。

不要别人跟你说会有历史大底,然后你就认为现在卖了,试图等历史大底再买回来,做点差价。

大部分人是没有这个技术和运气。股市也没人能够100%预判。

此外,这个也是因人而异的,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有些人还拿着刚开始跌的一些泡沫股,那还死扛,就不太合适。

所以综合来说,对于重仓甚至全仓被深套的人,我也没有太好的建议,这个只能自己根据自己情况,去权衡取舍。

(4)觉得自己技术很不错的短线高手

技术高手当然可以无视我的一些观点。

反正股市交易模式有很多,我也只是提供我觉得比较适合绝大部分普通人的一种交易理念。

股市还有很多激进的交易模式,但我觉得并不适合普通人。

只是每个人性格不一样,适合的交易模式也不一样。

最好还是得自己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交易模式,这个得自己去摸索的。

反正只要能最终长期稳定盈利,就是适合自己最好的模式,能真正赚到钱,才是最重要的。

(5)总结

以上无论哪种人群,我都强烈建议,无论如何都不要加杠杆。

不加杠杆,不管股市怎么跌,只要你别踩雷,总归还是有机会翻身的。

但假如你加杠杆,是有可能在一些大波动里,倒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杠杆可以放大收益,但也会放大风险,会放大人性的贪婪,普通人是很难驾驭得了。

股市80%的人亏钱,而一些加杠杆的品种,比如期货、期权,可以说是99%的人亏钱,普通人最好还是不要去尝试。

总体来说,我喊了两年的历史大底,当前也总算有一些开始形成的苗头。

虽然还没有真正到来,但我们的等待,还是有价值的。

这次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是接下来是否会形成历史大底的关键。

包括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烈度会有多大,也是这次历史大底会有多深的关键。

这些都是现在,还比较难准确预判的,各种变数还比较多,我们还是得走一步看一步。

这一路走过来,大家都很不容易。

往往最后关键时刻,就越需要耐心,越需要定力。

对于我们这样一直耐心等待的人来说,即使爆发金融危机,对我们来说,这种“危”,就是千载难逢的“机”。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

但这样的机会,也不是那么容易出现,也没人敢跟你保证一定会出现。

如果你不是太有信心,那就选择定投指数基金这种风险比较低的模式。

变数很多、选择很多。

我们每一个选择,都是要去取舍,所以还是需要自己多多独立思考,自主决策。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大家关注和转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