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防御心理太重(如何避免冲动情绪和自我攻击)

自我防御心理太重(如何避免冲动情绪和自我攻击)(1)

读者提问:将军姐姐好,想问一下怎么克服冲动的情绪?每次冲动都会小小咬自己或者摔东西、撞门,每次都很后悔。

最近一年以来,第一次着急冲动是备考考研时一次做题重大失误,我很着急,大概是出于惩罚自己的目的,小小咬了自己下。

后来考研失败,决心好好做毕设,没想到毕设遇到了很大困难,建立模型仿真经常报错,失败得很多,经常费不少劲才找到错误原因,被折腾的很痛苦,整个人也很慌乱,最着急时就会用脑袋撞门或砸东西,这是第二次。

今年毕业后选择了学校的第二本科学位,留在学校二战考研,其实我比较自责,觉得最近过于失败。

考研失败想好好做毕设,结果被毕设折腾得不轻,毕业了也没读上研又没去工作,觉得自己是被卡住的状态,还要靠家里养活(有点后悔也许应该边工作边考研,所以打算今年考完研兼职赚钱,哪怕赚一点,也能减轻失败感和负罪感)。

前一阵子我爸手机坏了,想用我的手机,再给我买新的,我没同意,甚至吵起来了,也是小小咬了自己下、砸东西,这是第三次冲动。后来想了下,一是想让我爸用新的,二是觉得自己最近过于失败,不配。谢谢将军姐姐的解答。

自我防御心理太重(如何避免冲动情绪和自我攻击)(2)

将军 · 答

虽然你问的是“如何克服冲动情绪”,但我读完你的提问,觉得你的问题更精准的表述是“如何避免自我攻击”。

情绪不完全是由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这其中是个体的认知在起作用。

比如同样是做错了题,有人觉得是这道题太难了,有人觉得是自己太笨了,两种不同的认知,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前者会烦躁,但不会自责,后者会感到挫败,进而自责,从而产生自我攻击。

有人的自我攻击表现为内在的自我贬损、自卑,而你是把自我攻击外化了,摔东西、咬自己,也就是你说的自我惩罚。

你的情绪定位得很准确,是失败感和负罪感,反向倒推,不让你有失败感和负罪感的事件是考上研、顺利做出毕设,这两件事都是你的期望。

那么真正的问题就来了——你的期望就一定要被满足才行吗?你的期望不被满足,就说明你是失败的、你有罪吗?是你把期望就当做期望?还是你已经把期望变成了必须做到的自我要求呢?

每到节日生日,我们都会期望快乐健康平安,但如果接下来的日子,没有期望中那么快乐健康和平安,你会自责吗?你会觉得自己是失败的吗?你可能会觉得,期望就是期望嘛!很多事又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的,对吗?

你希望考上研,跟想要快乐平安健康的期望并无本质差异,只有当你把期望当成必须做到的自我要求,且把它绝对化的理解成完全由自己控制,你才会认为自己是失败的、是有罪的,才会自我攻击。

当然,考研也好完成毕设也好,你可控的部分比快乐健康和平安要更多一些,你可以通过努力学习促成期望事件的达成,但“可控的部分”仍然不是100%,可能也就比50%的概率多了那么一丢丢。

你过度地放大自己能起到的作用,或者说有过高的自我要求,这本身也是一种自我惩罚和自我攻击了。

我能在回复中解答的就是这些了,至于怎么去拆解“期望”和“自我”之间的关系,怎样接受“我不是全能的”,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它也只能从“先明白这其中的机制”开始。

长大就是学着接受一切都有可能事与愿违,但仍会赤诚地许愿,大胆的行动。

提前祝“二战”胜利。#考研##工作#

大将军郭,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韩寒【ONE】人气作者,著有图书作品《对于自己你还是个陌生人》、《世界偏爱自愈自乐的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