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数字区块链推荐(区块链与数字经济圆桌精华)

作者 | 秦晓峰、Dave

编辑 | 卢晓明

知名数字区块链推荐(区块链与数字经济圆桌精华)(1)

5 月 28 日,以“技术创新与融合”为主题的区块链技术发展论坛(GBF)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办,由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博览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承办, Teleinfo 和 Odaily星球日报协办。

该论坛作为27日高端对话的延伸,与会嘉宾通过演讲的方式,探讨各自对区块链发展趋势的认知与理解,分享区块链在构建“可信数字社会“生态领域的场景应用。区块链版块作为数博会的亮点之一,由27日的“区块链高端对话”和28日的“区块链技术发展论坛(GBF)”两大部分组成。

今日下午,区块链技术发展论坛(GBF)的“引领——区块链与数字经济有什么关系”为主题的圆桌对话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办。本场圆桌对话主持人为 Odaily星球日报合伙人袁俊,嘉宾包括:HPB 芯链创始人兼 CEO 汪晓明、智链万源 CEO 董宁、华为区块链业务负责人张小军、阿里云研究中心战略总监杨军、VeChain 首席战略官庄家栋、火币中国 CEO 袁煜明。

关于区块链与实体的结合,几家备案企业均表示,应该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应用区块链,不能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关于区块链发展过程所遇到的难题,不少嘉宾表示政策会是一大重要因素。同时,有嘉宾表示,区块链今年一定会越来越强势,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实体进入其中。

以下为圆桌精彩集锦:

Odaily星球日报:区块链和数字经济的关系?区块链在数字经济扮演什么作用?

张小军:数字经济是拿数据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数据怎么有效打通是一个难中之难的问题,目前存在的数据是割裂的,有数据不敢共享、不能共享以及不愿意共享。现在区块链出来,可以有效实现数据的可信、安全共享机制,这是一个有效打通数据的根本,所以区块链对于推动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起到一个比较关键的作用。前两天刚好跟一个朋友在聊天,说为什么把区块链会谈的叫区块链 ,区块链是保障数据传输以及保障数据分享过程当中安全性的问题,有了数据你才有可能存在后面的区块链 人工智能,区块链 大数据实现后台数据有效加工。所以,区块链是未来数字经济的有效协作。

汪晓明:第一,区块链是双刃剑,可以把数据做得安全隐私,但也会带来很多问题。第二,区块链可编程,区块链第一个应用是比特币,区块链未来真正的大规模应用会在区块链延伸的领域,比如区块链可编程经济。第三,就是数据回归个人,准确说是回归个人或者机器,让数据真正回归各个终端,才会带来物联网爆发。

董宁:我们国家这几年数字化发展过程中,一般先有经济,再有数字,经济好的情况下数字化的程度发展更快,经济不好可能对这个数字化进程、信息化进程就有影响。在区块链行业也是非常明显。去年区块链行业外部的大环境,就是兴奋,今年还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焦虑,这个行业所有企业开始思考,它的商业落地模式,经济模式到底是什么。我们发现一个规律,我感觉几个特点:

  1. 搞业务的人会比搞技术的人要着急。

  2. 企业比政府着急,刚才海尔张总讲的,政府多给我们点支持,让我们的产业发展起来,这是企业的呼声。政府还是希望说看你能拿出什么样的东西,能跟我怎么样结合,我再掏钱去支持。

  3. 老板比员工着急,我做了这么好的产品,老板怎么能把它变成商业模式,怎么能够把这个钱挣回来。

其实讨论的根本是,如果谈经济,数字化技术也好,区块链也好,怎么样在经济时代里面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是这个行业现在非常关键的问题。

杨军:第一,我认为区块链对于数字经济来说,是数字世界里的一种生产关系,或者说是数字经济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数据是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生产资料,我们今天去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其实是数字经济的生产力,因为它是把数据通过算法、算力转变成价值,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移动互联网有点像我们数字经济的生产关系,但是今天区块链更符合生产关系的三要素。生产关系三要素:第一个是生产资料,第二,在这里面生产关系各个角色里面大家相互关系的地位,第三,生产出来的产品怎么分配。

在区块链里,不管是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虽然这三个维度情况不一样,但是它恰恰在这三个维度方面都有涉及,都规定的很清楚。我们拿公有链为例,第一,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在公有链里大家人手一本账,公有链里面大家人人平等;第三,生产出来的产品怎么分配。

在区块链公有链网络里生产出来的产品有 2 种,一个是对应数据确权的价值,一个是新生产出来的数据也是一个新的产品,这对于公有链有非常积极的定义。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区块链是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更具有、更符合生产关系的一种技术。

第二,关于区块链对于数字经济的独特价值,我有一个比方,区块链是数字世界里面的一个好会计。

庄家栋:数字经济,我觉得要让经济效益最大化,让每个人在经济体里面效益最大化的话,一定不要设壁垒的体系。我觉得未来的方向一定是做工业大方向,这是区块链最精髓的东西,不会设置任何的壁垒,你可以让真正的信息让它的价值最大化,这样数字经济就会起到最好的作用。

袁煜明:虽然目前,大部分的运行在互联网上中心化的系统都良好,但是还是有一些问题:目前的系统都需要借助一个第三方中介,必然用户是会曝露一些个人的隐私信息的,这些隐私信息就有可能被中介机构所利用,这个是不应该的。区块链诞生的源头就是保护个人隐私。

然后是企业端,包括政府的需求,一方面,这个数据是希望能够跟其他的公司也好,跟机构也好,来去共享,一块挖掘数据,使其得到更大的价值;另一方面,这些数据涉及到隐私性、敏感性、安全性。这个需求是我们所碰到一个非常大的需求点。这些是区块链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

Odaily星球日报:区块链是否具备了解决方案?区块链两三年是否出现现象级应用?

汪晓明:我认为真正的现象级应用会产生在区块链原生场景,互联网区块链化,可能就是1倍、2倍的增长,一些原生产品可能就是10倍、百倍、千倍的增长。这是我们观察到的。

董宁:我们行业应该实事求是,现在一定是没有哪一个是绝对的杀手级应用,但是确实有一些方向,比如商品追溯、产业金融、政务带动的公共服务类,还有可能是To C 端的方向。

张小军:杀手级应用有点不准确。现在发现,区块链不是某一个技术,因为说技术上的应用只能用单一的应用来实现,将近三年我看了一堆区块链案例,但为什么在行业内用不起来?我看到,首先技术一定要带来创收,今年来看我认为区块链能够快速落地在于政企,政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打通数据。

当前,区块链技术可以大规模商用的前景还没有出现,但是我认为,在2019年,商用的时机是有的。

杨军:现在看区块链项项目级服务,聚焦在泛信息服务,比如电子发票、海关金融领域的应用,但还没到区块链引爆点,当区块链世界东西在物理世界能实时变化,那是条件成熟之时。要大规模的商用,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

庄家栋:区块链从应用的角度来讲,现在还是非常早期的阶段。我觉得,现在我们在座所有的人,包括我们这几位,其实是属于身负重任的这一代。

现在很多做区块链项目的团队有很多的误区,一个就是很专注于纯技术,就是说要把 TPS 做到多高,其实我觉得这些东西在未来可能是有应用场景的,可是现在没有机会大规模应用,TPS 做到 20 万又有什么用呢?不如做一些实际的应用,让大家看到真正的价值。

袁煜明:去年数博会的主持人也问过同样的问题,至少这一年来说还没有兑现这个结果,为什么大家在说杀手级的应用没有出现,区块链是生产关系,不是生产力,区块链很多时候更像是制度性的变化,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积累一个引爆点,才有一个更强的杀手级应用出来。

Odaily星球日报:大家现在畅想一下,3年到5年之后,你认为你在你从事的领域会有什么样的成果或者成就?五年之后它是什么局面?它的价值会在哪儿?

汪晓明:现在整个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我们也在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三年五年时间,我还是非常看好它的落地的。要再上一个台阶的话,可能需要非常好的基础设施来承载。接下来,我比较看好区块链原生领域,互联网领域也会有一些落地产品。我们公司的场景是找跨境支付方案,但是因为技术特别不成熟,等到技术成熟,用户基础也有了,未来会有非常大的机会。

董宁:我们现在主要做两个方面事情,希望在这个领域逐渐落地一些项目,一是将它产品化,二是将他平台化,然后以一个企业能够承担的最低的成本,去做到效果最大化。第一个领域,现在我们特别看好的场景是供应链,第二,我们在 2017 年底、 2018 年初,开始跟中国远洋合作做智能航运物流。

张小军:从区块链来说,华为是不做应用的,我们一直坚信原则,区块链是做生态的,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模型。我们一直坚持华为能够在底层端、芯、网、云四块建立模型。我们现在主要在 3 块做的技术支撑比较多:1.政务类;2.可跨境贸易;3.医疗方面。

杨军:我们现在看到的共享经济形态本质上是一种变相的租赁经济形式,不管是单车、快车还是便捷住宿,真正的共享经济,实际上是资产所有人是使用者,也是利益分享者,而区块链实际上在这三点上都有应用的优势。

庄家栋:我感觉未来几年之内,区块链一定会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局面,不管你是做基础设施的,做应用的也好,一定是大家继续一起奋力往前跑。我们肩负重任,有这个使命感。

袁煜明:我说的稍微具象一点,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雷军和董明珠打赌,说2018年谁的收入更高,当时被理解为互联网向传统行业去挑战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因为互联网已经强大到跟传统的民营企业去比谁强谁弱,但最后结果好像差不多,至少五年以后没有人再去争论说互联网跟传统谁强谁弱,因为互联网已经是深入人心,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有前景的一个行业。

接下来,首先会出现一场区块链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的赌局,也可能是一种较量,能够正面的体现出区块链和传统的这种碰撞,再过三年五年之后出现的局面就是已经不需要再有这种争论了。区块链已经是公认的,被大家都认为是一个像互联网一样被理解的行业地位。

现场图片直播请点击此链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