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产生的基础和动力是什么(世界经济的基础逻辑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欧洲明年经济进入衰退似乎已成定局《华尔街日报》九月一项调查显示,63%的经济学家认为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以降低通胀,美国经济也可能在明年下半年进入衰退,失业率也将随之上升,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世界经济产生的基础和动力是什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经济产生的基础和动力是什么(世界经济的基础逻辑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世界经济产生的基础和动力是什么

欧洲明年经济进入衰退似乎已成定局。《华尔街日报》九月一项调查显示,63%的经济学家认为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以降低通胀,美国经济也可能在明年下半年进入衰退,失业率也将随之上升。

在这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时刻,各种背景的政治人物和经济学家对世界为什么走到这一步纷纷发表看法。华尔街日报的资深经济和金融撰稿人Hilsenrath 在他11月即将出版的新书《耶伦:引领动荡时代的开拓性经济学家》中试图运用心理学研究的 “最近偏见” 观点来解释美国政府20多年来的经济政策。

所谓“最近偏见” ,指人们在做决定时倾向于重视最近的经历。把这个观点运用到经济学领域,意味着市场和投资者未必那么的理性,更多的经济决策似乎来源于经验,而经验往往导向“最近偏见”。

Hilsenrath 先生从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沐破裂开始论证他的观点。1990年代,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标志世界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带来无限商机。世界首富之一贝佐斯通过创立亚马逊成为开创信息平台 网购商业模式的第一人。

互联网产业迅速赢得资本的青睐。一家做搜索引擎的美国公司Netscape在1994年成立,第二年就上市了,公司市值达到惊人的29亿美元,平了美国百年企业通用花了43年才达到的市值。Netscape并不是个案,那时的公司后面加个·com就能方便的圈钱。

然而,如同Hilsenrath所说,市场和投资人并不完全出于理性。资本的冲动孕育巨大的互联网泡沫。当时,金融杂志《巴伦周刊》发布了一篇名叫《烧光》(Burning Up)的文章,揭露207家互联网公司中,71%的公司利润为负,51家公司的现金流在12个月内将中断。

是泡沫就会破裂。在《烧光》这篇文章发表后的不到一个月时间,纳斯达克指数下跌超过25%。两年里纳斯达克市值下跌5万亿美元,指数只有巅峰时期的四分之一不到,纳斯达克花了15年才恢复到2000年之前的水平。

然而互联网泡沫破裂并没有使美国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对策是通过降息来刺激房地产。从2001年起美联储连续11次降息,累计降息4.75个百分点,基准利率降至1.25%,并维持到2004年6月。

同时格林斯潘还与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一起推动所谓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允许金融机构把滥发的次级贷款组合打包成公司债券(金融衍生品),让这些债券在资本市场上周转流通。这些金融衍生品的广泛交易使美国银行业在短期内迅速扩张。

美国靠降息,刺激买房和发展金融衍生品度过了 2001 年的互联网泡沫崩盘。那时,格林斯潘如日中天,然而无形之中格林斯潘已经落入了“最近偏见”,认为降息和金融创新能够让经济繁荣长期存在下去。格林斯潘吹起的美国房地产泡沫在2004年到2005年已经出现破裂的端倪,但在 “最近偏见” 的思维定式下,美联储行动迟缓,最终导致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

2008年金融风暴后,美国失业率高达10%。经济活动的萎缩使得通货膨胀在极低的范围徘徊,有的年份甚至是负值。从奥巴马政府开始,美国一直实行低利率,扩大政府财政开支的政策,希望通过刺激消费和企业投资来降低失业率。美联储主席无论是伯克南还是耶伦他们都认为经济复苏将是缓慢的,低利率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这些政策似乎奏效了。低利率降低了美国政府还债压力,使得美国政府能够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大力借债刺激经济。到 2020 年,失业率已降至 3.5%,而通胀仍然几乎没有变化,多年来美国通胀率一直低于美联储设定的 2% 的目标。

然而,这一切又使得美国乃至西方国家当权者形成另外一种“最近偏见”,既低利率和财政扩张政策不会造成通货膨胀。

当新冠疫情来袭之后,不论是时任美联储主席的鲍威尔还是美国总统特朗普都加倍实行低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特朗普总统减免企业税,向家庭发放各种疫情救济补贴,帮助企业发放工资。 2020 年美国国债增加了 4.5 万亿美元。

拜登总统上任后也不甘示弱,施行了1.9 万亿美元的救济计划。拜登时期美国的债务总额继续迅速上升。

然而架不住美国政府的无休止量化宽松,美国通货膨胀从2021年开始显著上升,达到目前的8%以上。急剧上升的通货膨胀逼迫鲍威尔改弦更张,数度加息,把控制通胀率回到2%的水平定为优先政策选项。鲍威尔后悔加息太晚了并坦诚实现软着陆的难度很大。

美元霸权给了美国应对通胀的底气。美国的加息虽然不利于经济扩张但能驱动国际资本回流美国。美元指数创下近二十年的新高,8月份,外国投资者净增持美国证券资产2756亿美元,同比扩大了3.2倍。今年前8个月,美国国际资本累计净流入额创下自1978年有数据以来的新高。

但没有霸权货币的英国则很惨。受低利率不会造成通胀的“最近偏见”的影响,英国政府也大手大脚的花钱。英国的债务占GDP比例从新冠疫情前的约 80% 上升到现在的约 100%。俄乌战争,能源危机更是进一步推高英国的通胀。

然而特拉斯政府在通胀上升和银根收紧的时刻做出大规模减税和能源补贴的承诺。特拉斯政府在错误的时间推出的错误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重了英国政府在疫情期间已经背负的沉重的债务负担。金融评级机构惠誉分析特拉斯的减税政策将导致英国政府在2023-24财年减少277亿英镑的收入,并在2024-25财年进一步减少313亿英镑收入。

市场对特拉斯政府的政策反应激烈,英国金融市场进入恶性循环:英镑跌至历史新低,英国国债被抛售,贬值的英镑和英国国债迫使英国养老金基金大规模的追加保证金,养老基金为了追加保证金又不得不抛售国债购入现金,进而进一步威胁英镑和英国国债。

金融乱象逼迫特拉斯辞职。她的辞职清楚表明高通胀和不断上升的利率已经改变了政治游戏规则,缩小了政府的回旋余地。政府靠低利率和增加债务来刺激经济的日子已经过去。世界经济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经济决策人物受“最近偏见”的影响说明人类的弱点和认知偏见常常导致对市场出现误判。但这种观点并没有解释维持了长达20多年的低利率,低成本和量化宽松为什么在当今的世界戛然而止。

根本上维系世界低利率、低通胀和高增长有三大支柱。这三大支柱是:

1.中国和美国以及西方的合作。中国制造的价廉物美制成品降低了美国和西方的通胀压力,中国市场为西方的高端制造、教育、旅游和投资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2.廉价的俄罗斯能源保障了德国和欧洲的产业竞争力和生活水准。

3.大量移民进入美国,欧洲和澳洲,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压低了工资上涨压力。

以上三点也可以理解为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但在新自由主义主导的世界里,全球化的好处并不是雨露均沾。就美国而言,垄断资本是从全球化中得益最多的一方,美国的民主却因为民粹的崛起而受到损害,美国债务急剧上升,美国国内出现的社会撕裂则体现了美国国家整体实力的衰退。这一切导致民族国家和文明种族之争在国际博弈中的权重上升。美国民粹加持的文明种族之争导致美国政府开启全球化退潮,新冷战的开启破坏了原来的低利率,低通胀的世界经济基础。旧的秩序被打破,新的逻辑正在形成,人类又来到大争之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