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展是否带来大众失业(人工智能正取代人的劳动)

人工智能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不论是购物网站的智能推荐,还是自动化的机器人,这些都是人工智能的产物。

蒸汽机、电力和信息通信是公认的三大通用技术,它们都曾对人类社会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如今,人工智能正在逐渐发展成为第四种通用技术。

人工智能发展是否带来大众失业(人工智能正取代人的劳动)(1)

1、人工智能的认知鸿沟

1997年,IBM开发的电脑深蓝对战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这一次是深蓝以2胜3平一负取胜,但是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太大的担心,因为从盘面上看,人脑与电脑基本上是均势,而且更多人坚信,国际象棋的规则相对简单,如果是中国的围棋,电脑一定比不过人脑。

2016年由谷歌开发的围棋程序AlphaGo大胜围棋九段李世石,让近十年来再一次兴起的人工智能技术走向台前,进入公众的视野。

其实,人类科学家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和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只是因为竞技比赛的过程和结果更容易传播,这才让原本在实验室里埋头攻关的科技项目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最早的人工智能概念,是在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来的。

当年,在美国汉诺斯的达特茅斯学院中,计算机科学家约翰·麦卡锡、人工智能与认知学专家马文·闵斯基、信息论的创始人克劳德·香农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等一些知名的科学家组织了一个论坛,这个论坛足足搞了两个月,讨论的唯一主题是:用机器来模仿人类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智能。

虽然这次马拉松似的论坛因为各路大咖各抒己见,没有达成普遍的共识,但是却为会议讨论的内容起了一个名字:人工智能,因此,1956年也就成为了人工智能元年。

论坛的发起人,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约翰·麦卡锡提出,“让机器达到与人类做同样的行为”可以被称为“人工智能”。

在这次会议之后,人工智能的研究正式开始,但受限于当时的软硬件条件,那时的人工智能研究多局限于对于人类大脑运行的模拟,研究者只能着眼于一些特定领域的具体问题,出现了几何定理证明器、西洋跳棋程序、积木机器人等。

在那个计算机仅仅被作为数值计算器的时代,这些略微展现出智能的应用,即被视作人工智能的最初级体现。

人工智能发展是否带来大众失业(人工智能正取代人的劳动)(2)

从那之后,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大爆发,如今人工智能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它逐渐演变成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除了计算机科学外,还涉及统计学、脑神经学、社会科学等内容。

所以现在一般认为,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在如今这些新技术下诞生的人工智能系统,大多都拥有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检索、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机器学习等一个或者几个能力。

这些非凡的能力仿佛为人工智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小到手机里的AppleSiri,小米系统中的小爱音响,大到城市里的智慧安防,正在从各个方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人工智能发展是否带来大众失业(人工智能正取代人的劳动)(3)

2、人工智能引发失业加剧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的深度发展,人工智能从长期的“不温不火”状态骤然变热,在全球掀起一股新的发展浪潮。在2017年7月,我国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最大问题就是失业的加剧。当前全球性宏观经济的不景气,让小企业的生存都成了问题,很多国际级的大企业也在不同程度地裁员,人工智能很有可能会加剧这个困难过程。

19世纪初,汽车在英国的流行,抢了马车夫的工作。为了缓解马车夫失业问题,英国议会颁布了《红旗法案》,规定:每一辆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不能超过每小时6.4公里,而且汽车必须由3个人驾驶,其中一个人必须在车前面50米以外的地方摇着红旗为汽车开道,这意味着汽车的速度绝对不能超过马车。

当初马车夫的职业消失了,但司机的职业却蓬勃发展起来。

如今,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开上了北上广深等7个城市的大街上,司机又面临了失业。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能成熟应用于能源、农业、救灾、航拍等多领域。深圳无人机送外卖填补了无人机在商业领域应用的空缺。

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在上海,开了一家盒马南翔机器人餐厅,这是对传统餐馆的一次巨大颠覆,全部采用无人自动化设备,点菜、做菜和传菜环节。

人工智能发展是否带来大众失业(人工智能正取代人的劳动)(4)

顾客在进入餐厅后,首先扫码自主选座,然后再通过座位上的二维码点餐。如果是想吃海鲜,盒马鲜生水产区可以直接捞到活的海鲜,单独付账后由专门的人员将其通过传送系统送到后厨。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主要影响是通过越来越智能的机器替代人工工作,这不仅是一对一的取代,更是对一些行业的彻底清除。

智融集团是一家用人工智能驱动的借贷公司,整个公司没有雇用任何人类信贷员,完全依靠人工智能作为新技术的核心。

今年年初,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发朋友圈,祝贺“崔筱盼”获得2021年万科总部最佳新人奖。“崔筱盼”是一个人性化的机器人。入职仅仅10个月的它,在系统算法的加持下,其催办的预付应收逾期单据,核销率达91.44%。

购房者到达售楼处,迎接他们的是萌萌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首先能做的就是常规的门岗接待、判客、高清摄像头人脸识别,并带客户边移动边介绍区位、沙盘、产品。

人工智能发展是否带来大众失业(人工智能正取代人的劳动)(5)

自助售票机、自动售货机、高速公路的ETC,超市自助结账、无人停车场,无人酒店,扫地机器人等各种智能设备正在取代人的劳动。

有一款能放置在老年人床边的触摸显示屏,通过这块大屏幕,老人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应用程序来订餐、播放电视、寻求医疗帮助等,遇到紧急问题还可以一键呼叫客服。

这么多‬功能的触屏,最受欢迎的竟是“按键呼叫客服”,难道产品其他功能不好吗?当然不是,其实老人们呼叫客服只是因为感觉孤单,想找人说说话而已。

人工智能发展是否带来大众失业(人工智能正取代人的劳动)(6)

3、智能家居群雄逐鹿

随着各大巨头纷纷入局,智能家居市场迎来了启动期,为其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做了铺垫。

海尔U-home是海尔智能家居生活解决方案,以人工智能作为技术支撑,透过语音语意理解、图像识别、衣物识别、人脸识别为交互入口,把所有家居设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连接,可通过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等方式与家中的电器设备互动。

人工智能发展是否带来大众失业(人工智能正取代人的劳动)(7)

从国际来看,亚马逊、苹果、谷歌等都争相在平台、系统中枢上布局,意在以开放平台为卖点,构建一个开放的生态,实现互联互通与家居控制中心的战略目标,借此抢占更多上下游的支持者资源,巩固自身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2016年12月,扎克伯格向公众展示了该公司最新研发的人工智能管家“贾维斯”(Jarvis),这个管家不仅可以调节室内环境、安排会议行程、定时做早餐、自动洗衣服、辨别并招待访客,甚至可以教扎克伯格的女儿说中文。

人工智能发展是否带来大众失业(人工智能正取代人的劳动)(8)

苹果在2014年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首次发布HomeKit,这一平台是全球最具规模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之一。苹果目前通过装置上的“Home”APP加上Siri来控制各种设备,实现了各种设备的互联互通,提升用户智慧生活体验。

智能家居良好的发展前景已吸引众多巨头公司涉足,成为群雄逐鹿的战场,国内外科技企业对智能家居市场跃跃欲试,以单品爆发与平台发力等作为落脚点争相布局,欲抢占智能家居产业的主导地位。

人工智能发展是否带来大众失业(人工智能正取代人的劳动)(9)

4、人工智能危机中的转机

人工智能在很多方面确实要比人类优秀和强大,但人类独有的爱却是人工智能永远学不来的。

人工智能在改善、改变人类生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失业和贫富分化问题,好在我们可以用爱去开启未来,爱是人类底层不变的需求,是人工智能大有可为的方向。

机器人模仿成年人的高知识水平或运算能力似乎变得越来越容易,但要让机器人具备婴儿的感知和感官运动能力,却非常困难。人工智能可以让工厂车间里的上百名熟练工人失业,却难以拥有人的感知,因为它不具有爱的力量。

这些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才是未来创业者的机会。因为从本质上讲,人工智能只是“演算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就像人工智能的缩写AI这两个字母一样,尽管与“爱”的汉语拼音[ai]是一致的,却不能带给我们丝毫的爱的感受,只有实实在在的爱和关怀才是危机中的转机。

人工智能的未来不是毫无生气的机械世界,而是一个充满关怀和人情的人机共存的世界,这将是人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展望未来时,不要忘了与身边的人分享爱。

中国政府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提出:不仅人工智能产业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要在2030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让中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基础。

人工智能发展是否带来大众失业(人工智能正取代人的劳动)(10)

将来人工智能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同时也会极大地削减人类的就业机会。但是人类感情的复杂程度,是机器永远不可替代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