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猫的真人剧(国内音乐剧的启蒙之作)

关于猫的真人剧(国内音乐剧的启蒙之作)(1)

阔别十五年,百老汇原版音乐剧《猫》7月27日再次登陆上海大剧院。距这部音乐剧上次亮相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演出还不满一个月,这么短的间隔后在申城二度上演,惊人的是《猫》仍然一票难求。再次登陆上海是《猫》本轮全国巡演的其中一站。《猫》此次中国巡演,计划覆盖深圳、重庆、昆明、南京、宁波、上海、杭州、苏州、石家庄、沈阳、哈尔滨、广州、北京等13座城市。而2003年,原版音乐剧《猫》就来到中国,在上海大剧院就上演了53场。对国内观众而言,《猫》就是中国音乐剧的启蒙之作。

关于猫的真人剧(国内音乐剧的启蒙之作)(2)

据悉,《猫》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从1981年开始风靡世界21年(2000年曾经停演),共以10几种语言在20几个国家出演无数次,仅仅在伦敦的演出场次就达9000多次。《猫》曾获得七项托尼奖(Tony,可以说是舞台剧界的奥斯卡),其中的歌曲“回忆”则成为现代音乐中的经典。这种现象,在中国或许只有人艺的《茶馆》能与之抗衡。但《茶馆》是话剧,而《猫》是音乐剧,《猫》的影响或许远远超过《茶馆》,《猫》应该是国内音乐剧名副其实的启蒙之作。在2012年,中文版《猫》应运而生,其对国内音乐剧演员和制作人才挖掘和培养的意义远远超过市场本身,如今不少活跃于音乐剧舞台的职业演员和幕后专业人才,都有过中文版《猫》的演出和工作经历。

关于猫的真人剧(国内音乐剧的启蒙之作)(3)

音乐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中国音乐剧起步较晚,比如《白毛女》、《江姐》、《红梅赞》等,而且都还称之为歌剧或歌舞剧。2005年北京保利剧院上演的,由李苏友制作,三宝作曲导演,沙宝亮、姚贝娜等主演的《金沙》或许是国内第一部真正意义上音乐剧。中国音乐剧经历了近三十年的艰苦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了给音乐剧教学提供更多的曲目参考,还编辑了《中国音乐剧作品选集(套装上下册)》,解决了音乐剧演员在训练中演唱中国作品的能力,填补了中国音乐剧声乐教材的空白。但是,中国音乐剧与国外音乐剧特别是经典音乐剧如《猫》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关于猫的真人剧(国内音乐剧的启蒙之作)(4)

中国的文艺多是讲故事的,有人物设置的,而真正的文艺未必都有人物都有故事,比如前些年出现的动物小说,就没有人物,也没有人类有的故事。1981年诞生的《猫》之所以最初名声不好,就是因为故事中没有一个人类角色;剧本也由诺奖得主艾略特的散文诗改编而来,缺乏主线;作曲安德鲁·韦伯更没有如今的名气。“其实对音乐剧来说,没有现成的成功铁律(其他艺术何尝不是如此)。”《猫》的原版导演特雷弗·纳恩认为,《猫》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来自其革命性的形式,许多最初的“缺点”被放大,成为该剧后来的看点。这也暗合了一条艺术创造规律,艺术创造唯有创新,没有规律可循。艺术创造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向“好”进军。《猫》是音乐剧经典,它成为中国音乐剧观众的启蒙之作,不只是中国观众有耳福,欣赏起点很高,更是中国音乐剧起点就很高的标识,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希望早日让国人欣赏到没有抄袭点没有雷同点只有创新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剧。

关于猫的真人剧(国内音乐剧的启蒙之作)(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