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公园里常见的这4种锻炼)

早上的公园里,真的是中老年人“大显身手”的地方,各种锻炼方式层出不穷。跑步、散步就是其中最简单的,难一点的就是太极拳、踢毽子、甩鞭子、舞龙、舞狮等方式。不仅观赏性十足,对身体也有很大的帮助。

老年人锻炼,主要以两个方面为主,安全性和运动量。公园中,各式各样的锻炼方式太多,锻炼量基本上都能满足,但安全性就很难保证了。甚至有些大家平时看起来习以为常的动作,都伴随着一定的危险。

所以,今天李医生给大家说说,哪些常见的运动应该避免。

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公园里常见的这4种锻炼)(1)

四大危险动作,至少有一个你肯定做过

1、撞大树

在公园中最常见的就是“撞树”这个动作,很多中老年人觉得背靠大树可以刺激人体的穴位,通过撞击树上的凸起处按摩穴位,能起到舒筋活血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树上的凸起是随机的,即使锻炼者有意地去往某个穴位去靠,也不一定能准确地刺激到。

其次,有些穴位是能够按压的,有些穴位是不能按压的,在撞树的过程中,并没有准确的按压点,往往是撞一次刺激一块区域的穴位。很多锻炼者都是看别人练,自己也练,既不知道穴位在哪,更不知道控制力度,好坏全凭运气。

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公园里常见的这4种锻炼)(2)

所以说撞大树效果并没有传言中的刺激穴位调理、五脏那么神奇,甚至可能没什么用处。费心费力的锻炼没用就算了,但撞大树还会损伤锻炼者的身体,真的是出力不讨好。

比如说,每一次撞树都可能会对骨骼造成十分微小的损伤,长期下来,骨骼易产生疲劳性骨折。尤其是中老年人,骨质本来就不算太好,长期碰撞很有可能会产生此类的问题;而本就有腰椎、颈椎疾病的患者,脊椎本来就有一定的问题,不去休养反而让其频繁地接受碰撞,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

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公园里常见的这4种锻炼)(3)

而最重要的还是血栓的问题,有些中老年人可能有一些心血管之列的疾病。频繁的撞击,可能会导致血管壁上的组织脱落形成血栓,血栓的危害并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

除了撞大树之外,爬行也是很多锻炼者盲目追求的锻炼方式。

2、爬行

很多老人认为,人之所以会得腰间盘突出的原因是因为直立行走,像猫、狗等动物就不会得腰椎疾病。所以,一些人想要通过模仿动物爬行,来治疗腰椎疾病。这个观点听起来很科学,但实际上不仅毫无用处,还可能会损伤身体的关节

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公园里常见的这4种锻炼)(4)

人类之所以能独立行走,是因为千百万年的进化所致。在这千百万年的进化中,身体的很多关节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比如说肩关节和肘关节,并不能长期负重,爬行过程中腰椎压力是小了,但肩关节和肘关节的压力该怎么办呢?

不能负重的关节偏要负重,长此以往,关节严重磨损导致关节炎的可能性就会高很多。

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公园里常见的这4种锻炼)(5)

像是爬行、撞树这种行为偶尔做一下,也能稍微缓解身体的不适,经常做的话对身体就有损伤了。但下面的这些活动,建议一次也不要做。

3、吊脖子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公园见过这种画面,一位老年人把脖子放在“吊带”上,双腿离地,晃晃悠悠的,就像“上吊”一样。很多老年人认为,这是一种效果十分明显的治疗颈椎病的方式,和牵引治疗颈椎病有异曲同工之妙。

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公园里常见的这4种锻炼)(6)

于是乎,很多老年人争相模仿,有些人甚至还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腰部、腿部运动。这种训练方式是非常不科学的。牵引确实是一种缓解颈椎病的手段,可以调节患处的肌肉受力、减少神经压迫的症状,改善患处的情况。但正确的牵引对于力度、速度等参数都有数值的要求,以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公园里常见的这4种锻炼)(7)

这种牵拉方式,牵引力的大小完全不能控制,很容易发生危险。且吊脖子时颈椎所受的力量远超牵引所需要的力量,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神经、骨骼,甚至有可能导致椎体不稳,引起瘫痪

还有一种方式,危险程度和吊脖子不相上下。

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公园里常见的这4种锻炼)(8)

4、单杠倒挂

倒挂也是很多中老年人用来缓解腰间盘突出的“妙招”之一。但从倒挂的老年人脸部异常充血就可以看出来,倒挂时血液会在大脑处堆积,再加上老年人本来血管壁就较为薄弱,很有可能会导致脑出血、脑中风等并发症。

但是公园中仍在倒挂的锻炼者并不在少数,甚至还有锻炼者靠着绳子和其他设备在单杠旋转。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危险,后果可能会十分严重。

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公园里常见的这4种锻炼)(9)

此外,长时间在单杠上无论是倒挂还是吊着都会对腰椎产生牵拉,短时间的牵拉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但牵拉时间过长很可能会导致韧带、肌肉、椎间盘的损伤

由上可知,运动损伤确实存在,但运动的好处又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有没有一种能达到上述运动的效果,危害相对较小的运动呢?

有没有能达到锻炼效果,同时又不危险的运动呢?

如果说较为安全的锻炼方法,慢走、散步、游泳均是比较好的锻炼方法。当然了不同的区域,肯定有不同的锻炼方法。

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公园里常见的这4种锻炼)(10)

如果是对于下肢肌肉的锻炼,肯定首选慢走和散步,登山效果虽然更好,但对膝关节损伤也很大。慢走每天进行30-40分钟,感觉到心律稍微有点变化但又不会过快时,说明运动量刚好。长期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心肺功能,缓解失眠症状。

身体素质不同,走路的方法和技巧也不相同。步行5000步左右都没有明显呼吸异常、心律过快等问题的老年人,一周3次左右,每次30分钟就可以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如果是身体素质不是很好的老年人,建议10分钟以上的锻炼,每天3次,也能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公园里常见的这4种锻炼)(11)

像是颈椎不舒服的患者,可以抬头挺胸、双手平举的姿势行走。在行走的同时前后击掌,拉伸肩颈部位的肌肉,缓解颈椎的压迫;如果是对于腰背部的锻炼,可以选择“倒走”。正常走路时,背部的压力过大,倒走的时候可以有效缓解背部的压力,起到缓解腰痛的作用。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游泳及一些水中锻炼。在水里的时候腰椎、膝关节、踝关节的压力大幅度减少,运动损伤的概率也会相应地降低;且游泳还能增强心肺能力,水中活动需要克服水带来的阻力,所以即使是轻微的运动,对肌肉也会有较强的锻炼效果。

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公园里常见的这4种锻炼)(12)

但是心脏、肺部有疾病的患者不建议在水中训练,很容易出现危险。如果非要训练,建议在浅水区,且周围必须有相应的人员陪同。

最后的总结

公园锻炼,几乎成了中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部分老年人锻炼的方式“花里胡哨”,单杠大回环、吊脖子旋转等等层出不穷。写此文的原因并不是批判这种“炫技”的行为,仅是不希望大家模仿这种运动方式。

中老年人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正确地选择运动方式,运动方式不正确,不仅起不到作用,还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损伤。从目前来看,散步、游泳均是不错的方式。

不知道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是用什么锻炼方式呢?效果怎么样呢?评论区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我是骨科医生李宁,骨关节健康,我来守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