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师资格证笔试难点(湖北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专业知识)

音乐课的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对整堂课的教学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它指引着音乐教学活动的方向。接下来我们以大家非常熟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为例,讲解教学目标的产生过程。

案例:《茉莉花》

教学年纪:高中一年级

高中音乐教师资格证笔试难点(湖北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专业知识)(1)

根据教学对象以及音乐作品的艺术特点,我们在分析教材时可以拟出以下思路:

1.高中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审美需求,愿意主动参与音乐活动,能够接受不同的风格、流派、体裁的音乐作品,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一定的评判,乐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由此可引导学生聆听不同题材、体裁、风格、演唱形式的《茉莉花》,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受。

2.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江苏民歌《茉莉花》,但它有许多的变体,在我国其他地区也有当地的民歌《茉莉花》,我们可以将几个地方的《茉莉花》进行风格上的比较,以加深学生对其的印象。→由此可以引导学生辨别它们之间不同的风格及差异,加深对音乐的感受。

3.由于《茉莉花》这首民歌的广泛影响,有许多根据其主题创作的音乐,通过对这些音乐的欣赏,可以更深刻的了解它在国外的影响和地位。→由此可引导学生更加喜爱这首民歌。

4.这首歌曲对于高中的学生演唱难度并不大,同时大家对它也比较熟悉,为了加深学生对它 的体验,演唱这首歌曲是一个不错的方式。→由此可引导学生演唱不同形式的茉莉花。

综合以上的思路,结合音乐课程标准,我们就可以制定出以下的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体验《茉莉花》的音乐情感,感受音乐情境美,了解这首歌曲在国内外的影响,进而更加喜爱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艺术。

2.聆听不同题材、体裁、风格、演唱形式的《茉莉花》,辨别它们的风格,区分它们在风格表达上的差异。

3.了解《茉莉花》这首民歌的不同版本,并能够演唱1-2首不同风格的《茉莉花》。

这个目标是根据高中学生的发展特征以及音乐作品风格,设定了上述教学目标,是比较可行的,也是比较科学的。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要符合三维目标,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也将课程目标设定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

其次,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高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情感也更加丰富多彩,且趋于稳定。他们对音乐的感知比较敏锐,有着强烈的审美要求,希望参与音乐生活,能够接受不同的音乐作品,并能做出一定的评价。因此,在该教学目标中设定了聆听不同音乐形式的《茉莉花》的内容,并区别它们在风格和情感上的差异,同时,教师也让学生以创造性的方式表达感受,这些要求都符合了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符合他们的审美特征。

再次,教学目标要符合音乐作品的特点。《茉莉花》这首江苏民歌风格细腻,旋律委婉,整首歌曲比较短小,如果整堂课都欣赏这一首歌曲,显然教学内容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就要开发教学内容,以满足高中课题需要。

最后,教学目标的表达清晰、明确。在该目标的表达中,无论是聆听、体验、感受,还是辨别、区别等词语的运用,都是比较清晰、明确的。学生通过学习、究竟能不能辨别不同地区民歌《茉莉花》 的差异,能不能够以创造性的方式表达对歌曲的感受,都是易于评价、可操作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