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于魁智唱腔集锦(京剧第一老生于魁智)

京剧于魁智唱腔集锦(京剧第一老生于魁智)(1)

于魁智

有着"中国第一须生"之称的京剧演员于魁智,他凭借着自己超乎常人的努力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可是他却被一些教授京剧的学校当作反面教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刻苦努力,名师指点,终获成功

1961年于魁智出生于辽宁沈阳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工厂的工人,母亲在一家学校教授音乐。因为他的母亲出于对音乐的喜爱,常常会在家里不由自主的演唱一些歌曲。在母亲的影响下,于魁智也渐渐的爱上了音乐,于是他就申请加入了学校的合唱团。

京剧于魁智唱腔集锦(京剧第一老生于魁智)(2)

于魁智

于魁智从加入合唱团之后就非常地练习演唱,放学后经常会向母亲请教一些问题,很快便成为了合唱团的领唱。有一次学校的合唱团演出时,来了几个招收学员的人,他们立刻就注意到了于魁智,想要将他选走栽培他。12岁的于魁智回家和母亲商量了一下后,就进入了学员班开始了京剧的学习。

京剧于魁智唱腔集锦(京剧第一老生于魁智)(3)

于魁智京剧作品《太真外传》剧照

于魁智进入的学员班可谓是名师云集,而他自己也是非常刻苦努力的,很快他就在学员班的学生中脱颖而出。老师们便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担任京戏《大撸歌》的主角,他得到机会之后非常的珍惜,不仅把角色演绎的很传神而且还不辞辛劳的把《大撸歌》演了上百场。

在1978年于魁智考进了中国戏曲学院,到了大学他依然是非常的努力,每天第一个到练功房,最后一个离开。毕业时别人只学会了10几部戏,他却学到了20多部,然后顺利地进入了京剧一团,后来于魁智又进入了研究生班进修。

京剧于魁智唱腔集锦(京剧第一老生于魁智)(4)

于魁智

在于魁智学京剧的过程中,他的很多同行基本上都拜了师父,跟随名师学习。而于魁智因为一直表现突出,所以有很多名师都想收他为徒,但是于魁智在学习京剧的过程中,却一次都没有真正地拜某人为师。

而他之所以选择没有真正地去拜某人为师,是因为他认为每个人的条件是不同的,京剧大师们各有各的优势。所以他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博采百家所长。而于魁智确实也做到了融会贯通,最终他形成了自己"不限高低,自如收放"的唱法,获得了"中国第一老生的称号"。

京剧于魁智唱腔集锦(京剧第一老生于魁智)(5)

于魁智京剧作品《凤还巢》剧照

于魁智能够取得如此巨大成功是有较多原因的。一是他的成功与他的母亲有很大的关系,她的母亲可以说是他的启蒙老师和领路人。二是他从小就得到了名师的指点,少走了很多弯路。但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于魁智能取得成功最主要的还是他个人不懈的努力,以及他敢于打破常规进行创新的精神。

诸多因素,使其遭遇质疑,甚至被当做反面教材

但是在于魁智正值事业顶峰的时候,人们对他的质疑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多了。有人说他的声音和唱腔听起来很不舒服,声音就好像一直被堵在鼻子里,很不圆润。还有的京剧研习社甚至把他本人直接当做反面教材,坚决不让学生们向他学习。可是为什么于魁智会被当作反面教材呢?

我认为主要有4个原因,一个是怕学生盲目地效仿于魁智的特立独行。二是因为社会存在一些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却喜欢随意评价别人的人。三是因为自成一派常常使得演唱方式打破了传统。四是因为观众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做一些评价。

京剧于魁智唱腔集锦(京剧第一老生于魁智)(6)

于魁智

首先,于魁智没有真正地拜谁为师,但是他并非不拜师。他反而是拜了太多人为师,因而学的唱法确实非常的庞杂。由于他跟每一位师父学习的时间比较短,所以他没有学到任何一派的精髓。但是于魁智却创造出了自己的风格。

而且于魁智这么做是有2个前提的。一是他学戏很早,当时他去遍寻名师的时候,已经积累了非常深厚且扎实的演唱功底了。二是他从小就学习刻苦努力,并未想着走捷径。但若是一般的后辈们盲目的效仿他,希望去学习很多派别的演唱,估计很可能落得一个什么都没有学到的下场。

京剧于魁智唱腔集锦(京剧第一老生于魁智)(7)

于魁智京剧作品《太真外传》剧照

其次,是因为社会存在一些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却喜欢随意评价别人的人。于魁智成名之后他会吸引很多人的关注,但是这些人当中有一部分人是根本不会对他去进行深入的了解或研究。

而且这些人对自己道听途说的关于于魁智的评价会不加分辨就信以为真。若是真的向他们问起,他们是如何得出于魁智表演不好的评价的,他们估计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而网络的发达使得这部分人更加轻易地活跃在大众的视野当中,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舆论的走向。

再次,因为京剧界的很多前辈光环太大了,于魁智若想成名就要另辟蹊径。在于魁智成名前,戏曲界已经有了很多知名的艺术家了,比如梅兰芳、马连良等人。而这些知名人士早已在观众心中建立起了牢固的地位。

京剧于魁智唱腔集锦(京剧第一老生于魁智)(8)

于魁智

于是于魁智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不归属任何派系,自成一家,他确实也获得了成功。但是首先他自成一派会使得他的唱法是打破了传统的,这就会让一些人不习惯。

比如,他曾经用特别的方式演唱过武家坡,这个戏曲的传统演唱方式是以饱含激情的方式演唱,但是于魁智却用一种低沉腔调把它给演绎出来了,这就使得很多的戏迷觉得难以接受。

最后,观众会根据自己的喜欢做一些评价。常言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待同一人或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京剧于魁智唱腔集锦(京剧第一老生于魁智)(9)

于魁智京剧作品《李逵与宋江》剧照

每个京剧艺术家的戏迷都会觉得自己喜欢的演员演唱的就是最好的,对其他人演唱的戏曲基本上都是自动屏蔽。但是戏迷们应该彼此尊重的,他们可以只听自己喜欢的人唱的戏曲,但是不应该去干涉别人选择喜欢谁的权利。

可是戏迷们却未必都会如此,有的戏迷就常常将于魁智与梅兰芳大师等人放在一起做比较,把于魁智的演唱说的一文不值。可是很多人或事是不能直接拿来做比较的,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考虑。

于魁智被当成反面教材的原因有很多,但是那些都是外界的人所做的评价。每个人都是免不了被人评价的,更何况是比较出名的于魁智。但是别人评价我们或者于魁智是别人的权利,我们无权干涉,但是我们不能迷失在评价里。

京剧于魁智唱腔集锦(京剧第一老生于魁智)(10)

于魁智在京剧中饰演岳飞剧照

面对评价我们需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是要做到这个有个重要的前提是一定要对自己有充分且清晰的认知。相信于魁智一定是最了解自己的那个人,只要他自己能够正确地对待评价就好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