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级开学书单(开学季与儿书)

王小我同学:七月流火,八月秋高,又是响晴天气,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十六年级开学书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十六年级开学书单(开学季与儿书)

十六年级开学书单

王小我同学:

七月流火,八月秋高,又是响晴天气。

马上该送你去学校,新的学年开启,再见又是匆忙,心里生出些许感慨,不吐不快。

“小鸟欲高飞,虽飞亦不远。非关气力微,毛羽未丰满。”

你日渐的长大,我真的很开心。过去的一年,学习上你属实带给我的都是惊喜。

我知道,晒娃的人是可耻的。可从入学成绩基本一塌糊涂,到如今班里每每独占鳌头,即便偶有惫懒失常,但每每听到看到都是你的自信满满、老师的充分肯定。我也从起初的将信将疑,到后来的心花怒放,再到现今的患得患失,可谓百味尝尽。

谢谢你,爷们儿,每当倦怠感就像一张网袭到我,你和你的逆旅都会温暖我、刺破网。

开心之后,也有不安。因为知晓真正的成长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就像真正的离别从来都是悄无声息。

考试成绩以外,小到长幼尊卑、清洁自理,大到精神独立、信受奉行,儿啊,你真的有点弱鸡!爷们儿你得清醒:太多东西需要你去学习、去弥补。

星空、梦想、远方,你的未来我不会给什么窠臼框架、目标方向。可不管怎样的未来,你都得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就算躺平,你也得为此积蓄力量;就算飞着玩,你也得把翅膀练硬朗。

“读万卷行万里,酌一杯题一诗。颓龄如此如此,豪气已而已而。”

对于读书,从你打小无聊时开始阅读菜谱、字典、列宁选集那一刻,我就不太担心了。书店你也还是没少去的,即便这个假期游戏被你搞成了第一要务。

可是读书的效果我着实不敢苟同。

前几天奶奶生日你即席的所谓贺寿小五言,我晒出来都替你脸红“鸿星双飞坠,雁九逾边致。中有携羽客,连衣共晨昼。”别骗我说我读书少,学问虽然我教不了你什么,反正我就是觉得狗屁不通。写成这样说明你离万卷还早,须得要多读多想,少在游戏上浪费时光。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好久不带你出去远足了,这个暑假更是欠下了,只能慢慢还了。

旅行是行路也不是行路,说到这行路,貌似我自己也走的弯弯折折,只能如实告你。固然行路艰难,毕竟山高路远水长,且挨过三冬四夏,暂受些此痛苦,雪尽后再看梅花。现在还不是你去伤这些脑壳的时候。多看多听多想,努力学习放轻松就好,待得它日时来,谁会不来!如若时不来,谁又能来?

至于颓龄尚远,豪气日盛。为今之计,唯读书行路,可解远虑近忧,祝你好运了。

按,吴汝纶小记:“与儿书”这个题目写的最好的我以为是吴汝纶老先生,所以不知不觉也抄了先生一些话送给你。浑抡吞枣看过先生的一点诗文,你爱读史,先生一生最重要的时光、成就、精力都留在了保定,这个城市曾经有太多如吴挚甫这般的巨擘须你我仰视观瞻。未来无论你知多少、行多远,希望你也能爱你的家乡。健身、育德、求知,分享一些关于吴先生的片段给你,如果你喜欢也可以有东西分享给我。

我带你去过古莲池、去过淮军公所,这里都有先生深深的烙印。

先生是桐城派最后的大牛,是“曾门四大弟子”之一,是晚清最厉害的教育家、文学家,著述岂止等身。先生出生在1840这个中国近代史开端之年(是个天秤座,我喜欢的性格),1869年二十多岁就随曾国藩到保定,在曾国藩、李鸿章幕府留佐,四处辗转,期间赴深州、冀州为官多年,1889年弃官从教,举家迁保定,在莲池书院做山长直至暮年。

先生在莲池书院的前任张裕钊先生也属桐城派,书法更是被康有为誉赞:“千年以来无与比”,吴和张都是曾国藩的门生,曾文正公曾亲口说:“吾门人可期有成者,惟张、吴两生。”

本来想接这个岗位的是李鸿章女婿、张爱玲祖父、刘永福伯乐、憋屈输掉马尾海战、学问与张之洞并驾的直隶本地大儒张佩纶,可还是没拗过,更显示出先生的不明觉厉。

在先生带领下,莲池书院迎来了最开挂的岁月,执掌北学复兴。

严复、林纾从福建跑来保定听先生讲课,《天演论》是先生指导严翻译出版的。马其昶、姚永朴、姚永概、李光炯、房秩五、傅增湘——这些人都是大家,我也不熟,你可以查查——也千里迢迢入到书院学习。先生更教出了肃宁刘春霖、定州谷钟秀、清苑姚寿昌、行唐尚秉和、霸州高步瀛、邯郸李景濂、黄骅刘若曾等一大帮直隶、保定本地学生,号称七十二弟子。武强贺涛、新城王树楠、南通范当世、天津徐世昌、三河严范孙也都是他的门生,常到保定看望请教。徐世昌后来做了大总统,莲池正门挂的“古莲花池”就是徐写的。严范孙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严极度欣赏自己的一个学生,在十六岁就评“有经天纬地之才,三十年后,宰相之位非其莫属。”并从中学到留日、留法资助不断,还要把自己的小女儿严智安嫁给他,还好没成;没错,这个人就是周总理。还有,保定学院也是严创办的。

在保定执教前,先生在深州、冀州,开渠治学兴校,后来那一带有了个学校叫衡水中学。离开保定后先生回老家也建了一个学堂,就是现在的桐城中学。衡水中学多厉害我不是很清楚,据说光桐城就出了新中国二十个院士。

先生在莲池书院做山长的第十四年1902年,朝廷觉得太耽误了,非要让他去京师大学堂也就是后来的北大当总教习(校长),他不干;当时的吏部尚书、管学大臣张百熙跑到保定来跪请出山——这张百熙强拉硬扯和我的职业有点关系,此君是大清邮传部的第一任尙书——先生还是不答应,可是朝廷任命下来了。先生就找了个借口说得先去国外学习学习、考察考察再回来任职,于是5月份东渡日本考察学制,4个月后回来写就《东游丛录》,开了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先河;这段在去年播的《觉醒年代》第15集有提到。

这样一位大儒,思想却非常开放,主张研习西学,据说那时莲池书院外教留学生遍地走。甚至有些偏执,尤其是对西医的笃信。

“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大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专求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这是毛主席二十岁时候的中西医学习笔记。你没猜错,这笔记就是主席老人家学习《吴挚甫文集》后写的!

可是这也害了他。先生从日本考察回来,9月份先回老家安庆建桐城学堂,3个月后1903年正月病了,坚决不用中医,从发病至去世仅半月,最终也没能到京师大学堂赴任,抱憾终身。这时,距他离保不足一年。

先生开挂不仅在教育,他的后世家族也是。保定淮军公所忠烈祠“生为人杰,没乃鬼雄,浩气拱神京三光争曜;白骨成灰,丹心不死,义声与淮水万古长流。”的楹联是先生所书,也是吴氏家族的写照。

先生侄子吴樾,妥妥的辛亥元勋,一己之力改变历史。1902年由先生亲自带到保定高等学堂读书。吴樾在保定创两江公学,办直隶白话报,写就《暗杀时代》,成立“北方暗杀团”,秋瑾、徐锡麟都是团员。经蔡元培入光复会,刺杀行动前和陈独秀、赵声争任务,说服陈、赵:“舍一生拼与艰难缔造,何者为难?何者为易?舍生者易,缔造者难。君为其难,我为其易。”和秋瑾一起踩点后,身炸出洋五大臣,以身殉为天下先,年仅二十七岁。孙中山先生亲撰祭文“爰有吴君,奋力一掷。”吴越的未婚妻严无畏也是保定人,在他赴京行刺前赋诗《三绝》以赠,在他牺牲后自刎以随,忠贞慷慨奇女子。

先生侄女吴芝瑛,诗文书法卓绝,慈禧都找她入宫论文。吴女最为人称道是秋瑾的盟姐,更是秋瑾走上女权、革命道路的导师,秋瑾就义身陨后,也是她冒死做的归葬,这在当时绝对是大不韪。史料上没有她在保定活动的详细记述,但风起云涌的时代相信她一定在这座雄城留下过身影。她做的最狠的就是任侠好义疏财。甭管是自己的、夫家的、娘家的,统统捐了办学、资助革命,不顾晚年三餐不继。

先生还把唯一的儿子吴闿生过继给哥哥、吴芝瑛的父亲。从十岁吴闿生就跟先生在保定生活,直到成年,是个地道的保定娃,上班也是在保定,直隶学校司。吴闿生后来做到北洋政府的教育部长,为文名气著于先生。和先生一样,后来同样辞官治学,到沈阳书院给张学良执教去了。吴闿生把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改成“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反其意而用,别开生面。被朱自清压在书桌下以自策。命运还给他们家开了个玩笑,吴樾刺杀五大臣时,吴闿生正和被炸的绍英一起出洋,差点被自己弟弟给炸了。

先生大女儿也是文学家,女婿薛南溟更厉害,是著名民族资本家,富甲江南,在无锡号称半城。三个外孙:居长是薛学潜,哲学大师,参与起草了《中华民国宪法》;居次是薛学海,近代中国体育的拓荒者,其本人百米能跑到十秒整,还资助过刘长春,娶了袁世凯的女儿;老三薛学濂,最出名,继深谙经营之道,继承并弘扬家业,是旧中国的“丝业大王”,娶了荣毅仁的姐姐。还有个外孙女薛琪瑛,是首位在陈独秀《新青年》上发表文章的女性,翻译过王尔德《意中人》和童话《柳林风声》,被鲁迅誉为“中国济慈”的朱湘是她小叔子。新中国经济学的泰斗薛暮桥、孙冶方(本名薛萼果,以孙冶方名设立了中国经济学最高奖)是他们家的第四代。

先生还有个女儿吴芝芳,学问大到经常能挑出其丈夫诗文语句瑕疵太多。被她吐槽的丈夫柯劭忞不得了,是二十五史中《新元史》的唯一作者,也是二十五史另一部《清史稿》的总纂。还是溥仪的老师,柯的诗被王国维认为“今世之诗,当推柯凤老为第一。”三个外孙:老大柯昌泗在保定做过直隶政治研究所所长,一直到教育厅长,后来也弃官从教,还是经史金文大家。老二柯昌济位列近代甲骨文“四堂四少”,这“四堂四少”是他还有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等八人,其牛叉可见一斑。老三没出息还做过汉奸,可是却娶了最后一代衍圣公的亲姐姐、去年才去世活了一百多岁的唯一终身制全国政协委员孔德樊,真是拍案惊奇。

先生还有个小女儿,嫁个女婿叫王光鸾,此君“工诗擅书”,和保定最大的关联就是当过完县也就是顺平的县长,不知道为什么,后来自己也完了,于是回了老家,肆意诗文,终老桐城。可先生最喜欢的可能还是这个女婿,专门给他写了一副《赠王光鸾联》:“事不终始,无务多业;任有大小,惟其所能。”写的真好,其他女婿都没这待遇。

先生和保定的故事,远不止于此,至于先生的门生亲友和保定的故事,更不能在此展开,那绝对会是半部中国近现代史,还是留待你去发掘吧,最后还是用先生写给保定的楹联收尾:

此乡仍侠窟遗风,万丈白虹马生角;

何处访战场余事,一堆黄土豹留皮。

又及:后附吴汝纶先生的一些诗文。

《与儿书》

凡为官者,子孙往往无德,以习于骄恣浇薄故也。吾听闻汝骂苓姐,说伯父不配作官,汝父作官有钱;欲逐出苓姐,不令食汝父之钱等语,伤天伦,灭人理,莫此为甚!世人常说长兄当父,长嫂当母,子有钱财,当归于父,弟有钱财,当归于兄。吾与尔伯父终身未尝分异,岂有分别尔我有无之理!伯父在时,吾不能事之如父,今亡已八年,不可再见矣,吾常痛心,故令汝兼继伯父,望汝读书明道理。岂知汝幼稚之年,居心发言,已如此骄恣浇薄哉!

伯父才学,十倍胜我,其未仕乃命也,何不配之有!作官之钱,皆取之百姓,非好钱也。故好官必不爱钱。吾虽无德,岂愿以此等钱,豢养汝曹私妻子哉!兄弟之子,古称犹子,言与子无异。苓姐,吾兄之子也,与汝何异!我若独私汝,逐苓姐,不与食,尚为非人,况汝耶!且汝亦为伯父继子,若尽逐诸侄,则汝亦在当逐之内矣。凡为人先从孝友起。孝不但敬爱生父,凡伯父、叔父,皆当敬爱之;不但敬爱生母,凡嫡母继母、伯叔母,皆当敬爱之,乃谓之孝。友则同父之兄弟姐妹,同祖之兄弟姊妹,同曾祖高祖之兄弟姐妹,皆当和让,此乃古人所谓亲九族也。读书不知此,用书何为!童幼有时争言,吾亦不禁,独令人伤心之言,不得出诸口;较量钱财有无,悖理行私之事,不可存于心。

将吾此书熟读牢记,以防再犯,并令诸兄弟姐妹,各写一通。

《谕儿书》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疢疾”,皆至言也。

《百字铭》

远观山色,年年依旧如新,近视人情,渐渐不同往日。

诗朋酒友,日会三千,知己心人,百无一二。

花开兮,蝴蝶至,人困兮,亲戚疏。

时来,谁不来;时不来,谁来。

自跌倒,自爬起,靠人扶,都是假。

亲戚朋友,说的是隔山话。且挨过三冬四夏,暂受些此痛苦,雪尽后再看梅花。

二零二二年九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