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着桥走一圈(小石桥石子宽绕着走)

绕着桥走一圈(小石桥石子宽绕着走)(1)

当年盛宣怀宅第

清末之时,正黄旗、镶黄旗所驻的北城地区已沦为平民区。旧鼓楼大街地接北城根,街北头路西有两条比邻的胡同,名为大石桥、小石桥。这两条胡同均不长,可是胡同里有几户显赫的宅门,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热河副都统瑞祥、步军统领衙门右翼总兵桂端开邸大石桥,荆州将军志尚、内务府堂官东杨家、邮传部尚书盛宣怀列第小石桥。拈花寺、嘉慈寺、广济寺、护国关帝庙等寺院也都集于这两条胡同之中。旧京谚语有“在京的和尚出京的官”之说。京中高僧多是王公大臣的“替身”,故无人敢惹。京官出京就是钦差驾临——八面威风。其实,官在京城之中也是令小民侧目,只是出京更威风而已。既然小石桥胡同属于官僧两界的住宅区,嘎杂子是有“眼力见儿”的主,不会前去自讨没趣。

安定门至德胜门一线的北城根,系“三绦之乡”。即东绦胡同、中绦胡同、西绦胡同。旧京有“穷德胜门,恶果子市、不开眼的绦胡同”之说。清末,绦胡同尚遗不少旗房,是两黄旗下层的居住区。两黄旗在八旗之中序位最高,《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廷财力不支,八旗兵丁的钱粮多半数发放。在旗之人陷入贫困之中。盛宣怀在办洋务中发迹,虽然位居一品高官,但“旗门大爷”视其为“暴发户”,“没有根基”。自己虽然已经破落了,但老祖宗是跟着顺治爷从龙入关的主,有大清在,咱就是爷字辈的,想让暴发户“也知道知道,眼里不能没咱们爷们儿”。殊不知盛宣怀能进京出任邮传部尚书,当然有他的政治背景。简而言之,这个超级大买办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洋人”是他的后盾,又得到封疆大吏们的支持,庆亲王更是对他垂青,可以说是“甚有根基”。住在西绦胡同的“旗门大爷”,本是井底之蛙,不知盛大人何许人。所采取的行动实在可笑。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旧鼓楼大街的王记茶馆中还有人常谈及此事。

十几位“旗门大爷”,有的翻到了箱底,有的借来了“行头”,把自己打扮成了体面人物。互相端看,一个个器宇轩昂,一行人也就直奔盛府而来。其目的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到姓盛的门前亮亮份儿,叫他眼里得有咱爷们儿。虽不求按月打点打点,也得三节意思意思。一路之上你一言我一语,也就互相打了气,壮了胆。到了盛府门口,有长驱直入的气派。没想到门房二爷就是四个字“挡驾”、“送客”。挡驾就是“不让进门”。送客就是“滚蛋”。旗门大爷的脸面算是丢尽了。说什么也得找回面子,非跟他说清这个理不可。赵二爷挺身而出说:“这北城根是咱爷们儿的地盘。你们东邻杨大人住着,我们没的说,他老人家是内务府堂官,祖上是康熙爷的御前侍卫……”赵二爷的话还没说完,佟三爷就把话接了过去,“知道吗,这地方是旗地,属正黄旗,是顺治爷定下来的,就算盛大人是强龙,那也得礼敬礼敬我们爷们,他得知道强龙不压地头蛇这个道理。”“三哥说得对,咱哥们儿就是挑眼来了,既然来了,就那么好打发?不摆上两桌,吃完了后定个章程,哥们儿能走吗……”门房二爷是江苏人,旗门大爷说得这个理根本听不懂,一气之下就关门了事,把十几位爷晾在了外头。满八爷可急了,说:“咱哥们儿要窝了回去,以后也就别在街面上混了……”

旗门大爷们深思熟虑后,想出了一条绝妙之计,在盛府门前摆了一座“金笼阵”。所谓的金笼阵就是把十几个鸟笼子横在盛府门前,布阵完毕后,互相拍手相庆,共道:“让姓盛的出出入入得绕着走。”“要是不小心碰坏了我们笼子,惊了鸟,得赔银子。”“我这宝贝蛋他可赔不起……”按旗门大爷的思维方式,鸟笼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笼中之鸟更是至高无上。在茶馆中说崩了要动手,也得先把“宝贝蛋”请走,而且是谁的笼子谁拎着,别人动不得。这是旗门大爷的游戏规则,盛宣怀家护院的镖师可不懂这些规则。门房二爷看到“金笼阵”后,也就把“破阵”之役交给护院镖师了。这位镖师姓石名达,字子宽,其体态确实有“宽石子”的气派,如同一尊弥勒佛,故有石佛爷的绰号。石佛爷踱出大门后,环视了门前的“金笼阵”,立于阵后的旗门大爷对这尊石佛并未放在眼里,多以为是厨房二爷出来看鸟来了。不料石佛爷一转身,十几个鸟笼子均不翼而飞,想不到“宽石子”竟然有旋风腿的真功夫。旗门大爷这时真是急了眼,“忽啦”一声,一拥而上。但还没明白过来,又都倒在了地上。只有身子骨单薄的那五爷没敢上,站在地上一动不动,两眼发直,手里的袖球也不转了。关六爷从地上爬起来后,抢过那五爷手里的袖球,就向石佛爷飞去。石佛爷稳稳当当地把飞来的袖球接住了。说了一声:“这玩意儿是什么呀!”顺手向石阶上摔去。只听啪的一声,袖球粉碎,紧接着“咕咚”一声,那五爷坐到了地上,嚎啕大哭:“这袖球是羊脂玉的,是我祖上从乾隆年间传下来的……”

旗门大爷铩羽而归后,聚在北药王庙后墙商量对策,有的说:“找巡警去。”有的说:“到北衙(步军统领衙门)去告他。”一个明白些事理的人说了半句明白话:“我看还是打听打听姓盛的来头再说吧。”两天后消息打听出来了,“姓盛的有来头,进庆王府都不用递帖子。”

旗门大爷最讲面子,面子既然找不回来,也就自认晦气,从此不走小石桥胡同,故旧京留下了“小石桥石子宽——绕着走”的歇后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