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拍摄参数知识普及(浅谈数码相机拍摄前的16项基础设置)

导言:接续《浅谈数码相机拍摄前的16项基础设置》(一),本文案将浅析数码相机的照片查看设置、文件夹设置、色空间设置和ISO设置,以期能帮助初级影友们理清头绪,更好的操控相机拍出好作品 …

相机拍摄参数知识普及(浅谈数码相机拍摄前的16项基础设置)(1)

四.照片查看设置

正如“相机时间设置”,照片查看设置也是最容易被玩家忽视的基础设置。笔者认为:照片查看设置其实是极为重要的基础设置之一。

现代数码相机的强大性能之一是:玩家不但可以实时查看拍摄结果,而且还可以查看照片的各种参数,并借此有针对性地修正参数,在下次拍摄中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当然,同时查看多张照片或随时删除失败照片的便利性也不是胶片时代所能比拟的。所以很多资深玩家感叹:数码时代大大降低了摄影的入门门槛。

那小伙伴们知道怎么查看吗?又怎么设置要查看的信息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我们谈到的照片查看设置。以尼康相机为例,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照片查看设置吧。

1.常规

相机拍摄参数知识普及(浅谈数码相机拍摄前的16项基础设置)(2)

如上图,按“播放键”回看照片;按“方向键”查看下一张/上一张照片;按“缩小键”显示多张照片,这些是相机自带的照片设置,玩家无需干预,会使用即可。

2.竖构图照片显示和拍摄后自动显示照片的设置

相机拍摄参数知识普及(浅谈数码相机拍摄前的16项基础设置)(3)

如上图,此两项功能默认是关闭的,笔者认为开启更便捷。

3.照片信息查看的设置

相机拍摄参数知识普及(浅谈数码相机拍摄前的16项基础设置)(4)

如上图,相机只显示玩家选择的项目。设置流程如下:

开机 → 按 MENU 键打开主菜单 → 选择播放菜单 → 通过方向键选择“播放显示项” → 点击方向键右侧进入设置界面 → 根据个人偏好选择需要的照片信息项目 → 点击“OK”确认。

笔者建议:除“拍摄数据”和“位置数据”外,其余的全部勾选;如果是喜欢简洁的小伙伴,建议勾选“RGB直方图”和“概览数据”。

4.照片保护设置

相机拍摄参数知识普及(浅谈数码相机拍摄前的16项基础设置)(5)

如上图,此为防止照片被误删除的设置,操作非常便捷:在照片查看状态下,按“i”键保护开启,再按“i”键保护撤销。

五.文件夹设置

“数码相机的文件夹设置”准确说应该是用户创建并分类保存拍摄图像的文件夹设置。换而言之,玩家可以创建若干文件夹分别存放按拍摄时间或者照片类别(如:人像、风光和静物等)进行归类的照片,以便于后期的照片管理与查看。

这是一项可选设置,因为相机会自动创建保存照片的文件夹,并自动为每一张照片命名。但鉴于在交流中我们发现,很多小伙伴具有严谨的作风,倾向于任何事都条理清晰、井井有条,所以我们将其列入数码相机基础设置之一。

相机拍摄参数知识普及(浅谈数码相机拍摄前的16项基础设置)(6)

上图演示了如何创建/选择一个文件夹,设置流程并不复杂,重点是以下几项说明:

1.请不要创建过多的文件夹,否则将适得其反。原则上按类别或拍摄时间设置3-4个文件夹即可;

2.建议对新文件夹重新命名,防止时间长了将他们混淆。由于在相机中只能录入字母、数字和短横线,玩家应该选择利于区分和记忆的命名方式,如:FG-01(表示风光题材的第一个文件夹);RX-02(表示人像题材的第二个文件夹)。重新命名文件夹的设置流程如下图:

相机拍摄参数知识普及(浅谈数码相机拍摄前的16项基础设置)(7)

3.需要先选择文件夹再拍摄照片,如此照片才会被保存在指定文件夹中,否则照片将存放在上一次指定的文件夹;

4.虽然对照片进行了分类存放管理,但还是建议小伙伴定期导出照片释放文件夹空间。

当然,我们也能对单张照片的文件名进行设置。但笔者认为:此设置意义不大。一方面将照片导入电脑后进行修改更简洁直观,另一方面,对文件夹的分类设置已经使照片具有足够的辨识度。

六.色空间设置

数码相机的色空间是二选一的设置( sRGB\Adobe RGB ),设置流程如下:

开机 → 按 MENU 键进入主菜单 → 选择拍摄菜单 → 通过方向键选中“色空间”选项 → 进入设置界面进行选择 → 点击“OK”确认。(如下图)

相机拍摄参数知识普及(浅谈数码相机拍摄前的16项基础设置)(8)

这里要与小伙伴分享的重点是:什么是色空间?到底选哪一个?

色空间又称作色域。人们为了能更准确地描述和定义色彩,建立了多种色彩模型,以一维、二维、三维空间坐标来表示,这种坐标系统所定义的色彩范围就是色空间。

相机拍摄参数知识普及(浅谈数码相机拍摄前的16项基础设置)(9)

如上图,sRGB和Adobe RGB是不同公司在不同时期开发的两类色域标准,Adobe RGB的色域范围大于sRGB。理论上运用Adobe RGB的照片具有更完美的色彩表现,但事实是:如果不经过专业人员通过专业设备对照片进行专业后期处理及输出,Adobe RGB的照片看起来没有sRGB的艳丽,色彩比较平淡。另外,目前大部分手机、电脑的显示屏采用的都是sRGB标准,所以笔者建议:在不涉及商业拍摄及输出的前提下,色空间设置为sRGB。

七.ISO设置

ISO本身代表的意义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摄影领域则特指相机底片或感光元件的感光度。其数值越高表示对光线越敏感,更小的光圈或更快的快门速度就能完成曝光,反之亦然。作为拍摄的重要参数,各品牌相机基本都设计了调节ISO的快捷键,所以设置ISO变得非常便捷:按住ISO快捷键转动功能拨盘即可。当然,也可以进入主菜单进行设置,如下图:

相机拍摄参数知识普及(浅谈数码相机拍摄前的16项基础设置)(10)

如何设置ISO数值才是恰当的?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笔者整理出以下心得供小伙伴们参考:

1.如果你是一名初涉此道的新玩家,建议将ISO设置为AUTO(自动),把所有麻烦交给相机自己处理吧;

2.一般情况下,ISO数值设定是:白天户外为100-400;室内为400-800;城市夜景为1000-1600,使用三脚架另计;

3.ISO数值低,照片画质好;ISO数值高将产生噪点而影响画质。画质低比拍不到要好很多;

4.建议以相机起始ISO数值的整数倍来增加或降低ISO数值。譬如,某相机的ISO默认值(起始值)是100,则以100的整数倍来调整该相机的ISO数值;

5.在条件允许下,尝试使用不同的ISO数值,以获取经验积累。

( 待续,敬请期待 …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