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强教授学过川剧(00后向波涛带上我的老朋友)

非遗文化

“非遗文化进校园”不仅提高了非遗的可见度,更为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打下基础。时值第七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四川职教网特推出《非遗正青春》系列,走进校园,寻找校园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一席霸气红披风,描龙画凤,巧夺天工。随着音乐的变化,台上的人一颦一笑、一呼一吸、一甩一拧、婉转生动,尽显风采。每一次都在不经意间突然变化脸上的脸谱,引得台下观众不停叫好,激动不已。在上个月进行的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的迎新晚会上,这位川剧变脸大师,赚足了眼球,成为了当晚当之不愧的c位大咖。

郑强教授学过川剧(00后向波涛带上我的老朋友)(1)

通过了解,我们得知在舞台上风光无限的“将军”竟然是学校软件分院的一名大一新生。年仅19岁的他,是一名学习川剧十年的“老江湖”,也是计算机专业大一的“小萌新”。

十年:由被动到热爱 我在与川剧交朋友

这个瘦瘦的、略微怕生的大一男孩,和在舞台上衣着华丽、威风凛凛的“将军”有着极大的反差。

郑强教授学过川剧(00后向波涛带上我的老朋友)(2)

“我从九岁就开始练习川剧,到现在已经十年了,我和川剧也慢慢地成为了好朋友”向波涛笑着说道。但是,这段友谊的开始,却并不是那么融洽。因为家里姐姐是一名川剧演员,受她的影响,家里人也让向波涛开始学习川剧。

郑强教授学过川剧(00后向波涛带上我的老朋友)(3)

郑强教授学过川剧(00后向波涛带上我的老朋友)(4)

郑强教授学过川剧(00后向波涛带上我的老朋友)(5)

“最开始我是被迫去学习的,每次的练习我都很不情愿”回忆刚开始的练习时光,压腿、走步、身法......各种基本功压得他几度都想放弃。”

“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本来就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如果你们连基本功都做不到,那就不如早点放弃学习这门技艺”听着师傅的一番话,向波涛感触颇多。或是对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刘昌伟的敬仰、或是男孩子天生不服输的劲儿、亦或是悄无声息滋生出的和川剧的感情,他咬牙坚持了近三个月的基本功练习,最终得到了师傅的认可,正式拜师学艺。

郑强教授学过川剧(00后向波涛带上我的老朋友)(6)

向波涛和师傅刘昌伟合影

也许是从小练习这些基本功,在采访时向波涛始终坐的笔直,走路也是抬头挺胸。说起川剧的手法、身法、台步,他总是滔滔不绝,语气中难掩热爱与激动。

川剧变脸最为重要的道具就是“脸”,根据节目的设计,提前准备好脸谱。红脸的关公,蓝脸的道尔顿,黑脸的包公,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角色,作为“00后”的向波涛,也想创新出自己的风格“把传统文化和现在的一些潮流文化结合起来进行创新,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现在其实已经有很多行业都在做相关的尝试,那我也想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去更好地传承和推广川剧。”

新生:截然不同的舞台需要同样的付出与坚持

今年9月,向波涛正式进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开启大学的征途,他的专业是和川剧完全不沾边的计算机专业。“因为现在也是信息时代,我自己也一直对计算机感兴趣,在大学里可以掌握更多、更专业的相关知识,这对未来我就业都是很有帮助的”。谈到未来的规划,向波涛还是想要从事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川剧”则更像是一个朋友在身边陪伴,成为一种兴趣爱好。

郑强教授学过川剧(00后向波涛带上我的老朋友)(7)

郑强教授学过川剧(00后向波涛带上我的老朋友)(8)

郑强教授学过川剧(00后向波涛带上我的老朋友)(9)

郑强教授学过川剧(00后向波涛带上我的老朋友)(10)

向波涛在成职院迎新晚会上表演

来到一个全新的舞台,在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的他将学习更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得到更专业的实践锻炼、成为更出色的行业人才。

“我很喜欢我们学校的氛围,很自由,很开放。平日里我也会利用学校给予的丰富的资源,来提高自己。我很喜欢学校的图书馆,里面的图书非常全面。”

郑强教授学过川剧(00后向波涛带上我的老朋友)(11)

成职院图书馆

平时,向波涛也会在操场上进行基本功的练习,让自己保持随时都可以上场的状态。当学院老师王志豪找到他,让他参加晚会表演的时候,靠着平日里的练习,他非常有底气。“开始叫向波涛来表演的时候我还是很不放心,因为只有十天的准备时间,而且他还说他不需要练习,可以直接彩排。我就很不放心,还专门让学生会主席去盯着他,让他多练习”王志豪笑着说道。结果在第一次彩排的时候,向波涛的表演就征服了台下所有领导老师,节目直接过审。“当时我是被惊到了,真的很厉害。也觉得他确实很有底气,这十年的练习是有真功夫的。”

郑强教授学过川剧(00后向波涛带上我的老朋友)(12)

学院老师王志豪(左)

一直陪伴向波涛练习的学生会主席徐安林也非常激动,原本就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的他,在整个练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川剧更深的魅力。

“波涛原本是一个话不多,内向的人。穿上演出服之后,整个人就完全不一样了。庄严、不怒而威,让我就很感叹觉得非常‘高大上’。”

郑强教授学过川剧(00后向波涛带上我的老朋友)(13)

院学生会主席徐安林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用来形容川剧是再合适不过了。从小不断的坚持、不断的练习,才让他一直保持着最佳的状态,一直都和川剧保持着最紧密的关系。

展望:十年磨一剑 征程又再起

已经学习川剧十年的向波涛,依然热情不减。愿意在川剧上花时间、花心思、花功夫,他在川剧的学习中能够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力量,激励着自己不断坚持,不言放弃。“学习川剧本就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形式,那我也算是川剧的传承人,那我身上自然有了责任和担当。我必须要做到精益求精,不断地去练习,去创新”。

郑强教授学过川剧(00后向波涛带上我的老朋友)(14)

郑强教授学过川剧(00后向波涛带上我的老朋友)(15)

向波涛在外演出剧照

在周末、假期都会跟随师傅去进行商演,大大小小的演出向波涛都演过,省内省外的城市他也去过很多。最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是有一次在一个镇上演出,他询问观众自己表演的是什么的时候,大家都摇头。这让他深深地体会到了川剧的发展还不够,传播力度还不够。而现在,每一次表演结束后,他也都会问观众有没有看过这个表演,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点头。“这让我感觉到川剧发展得越来越好了,有更多的人都知道了川剧。我也相信未来川剧还会更加受欢迎,也希望这里面有我的一份努力。”

郑强教授学过川剧(00后向波涛带上我的老朋友)(16)

作为大一学生,向波涛才刚刚开始学习。从迎新晚会开始,他得到了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给的第一个机会,未来学校还会给予他更广阔的的舞台,更宝贵的机会。“在学校学习期间,我要多学,三年的大学时光不管是计算机专业还是川剧,都要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练习,得到提升。”

郑强教授学过川剧(00后向波涛带上我的老朋友)(17)

十年只是新的开始,就如同变脸一样,你永远不知道台上的演员下一张脸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变化?那就让我们保持着热忱,一起期待计算机专业的川剧演员向波涛带来的无限惊喜。

资 料

川剧是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1987年,文化部正式出文,将川剧变脸艺术列为国家二级机密,这也是中国戏剧界唯一一项国家机密。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 “抹脸”、“吹脸”、“扯脸”。此外,还有一种“运气”变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