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忠形意拳(习形意拳二十载)

与尚派形意拳的缘分,张金涛形容为“上天注定好的”。父亲因练拳治好多年失眠病症,自己在外地就医又得到父亲师兄的帮助,这些,属于尚派形意拳的“江湖义气”,在年幼的张金涛心里深深扎根。从立志传承,到不忘初心、习拳二十载。如今,他能打人于丈外,在形意拳圈子里,小有名气。

张成忠形意拳(习形意拳二十载)(1)

张金涛

结缘:从小就有练武情节

“或许每个男孩子都怀揣着武侠梦,我也不例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年幼的张金涛便跟随父亲开始练形意拳。

山东乐陵是近代形意拳大师尚云祥的故乡,也是张金涛的故乡。 他说,父亲练拳时错过最好年纪,便将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受父亲影响,张金涛从小练拳。

那时候,他的父亲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练拳,年幼的张金涛也跟着一起练。“北方的冬天,天气特别寒冷,父亲每天早上雷打不动练拳两个小时,无论寒暑风雨无阻,这种精神一直到现在都激励着我。”

“当时我的年龄小,父亲在前面练,我就从后面比划。父亲练完后就给我纠正动作,虽然年龄小,对形意拳并不是十分理解,但我从小就十分喜欢形意拳。”张金涛说,父亲因病习武,接触形意拳时接近而立之年,所以父亲把所有精力都放到张金涛身上,希望他能从小练习形意拳并有所造诣。

张金涛

习拳:圆奶奶父亲心愿

采访时,张金涛说:“习拳、练拳、传承,这些都是在报恩。”父亲因为练习形意拳治好多年病症,而他则受益于父亲同门的帮助治好病。

年幼的张金涛体弱多病,还患上过敏性紫癜。那个年代,家人跑遍德州大小医院,花光所有积蓄,张金涛的病始终没有好转。无奈之余,张金涛的父亲,想到了远在济南的师兄李兴伟。

“孩子来济南看病,别说我这有钱,就是没钱,我也得去借钱给孩子治病。”回想起第一次到济南治病,张金涛如今仍感动于李兴伟师伯说的这些话。也是,自那之后,张金涛正式行拜师礼,开始系统学习尚氏形意拳拳术、器械、心法及养生功法等。

按照尚芝蓉前辈的心愿,张金涛拜其嫡传弟子刘俊峰为师。尚芝蓉前辈希望在刘俊峰的带领下,张金涛能将尚派形意拳发扬光大。“恩师是尚芝蓉的女婿,不但继承了尚氏形意拳的拳械,而且对形意拳的发力有独到之处。为适应现代搏击的打法,他将形意拳的发劲和散手、摔跤相结合,创编了形意散手,形成了其别具风格的练功方法。”

张金涛仍记得,正式拜师后的第一趟课是三体式站桩和鹰捉。“只有将此练好,才算进入形意拳的大门”。刘俊峰示范,一个招式将张金涛打出3米开外。“当时我就感觉师傅在我身上碰了一下。”张金涛知道,这就是形意拳独有的劲。

的长处是要在自己有一定的基础之上,最起码要有辨明真伪的能力,只有辨明真伪才能够探精诀微。恩师的技艺和武德是我最为佩服的。

张成忠形意拳(习形意拳二十载)(2)

造诣:创办中国尚氏形意拳泉城分会

初见张金涛,他穿一身运动服,与济南市景山小学的教师站在一起练拳。脚底砰砰作响,掌中呼呼带风,动作干净利落。像教徒弟一样,耐心、细致、有招有式、一板一眼。

十几年前,尊师之命,张金涛开始在泉城济南推广尚氏形意拳。如今,他定居济南,作为尚氏形意拳第三代嫡传弟子,创办了中国尚氏形意拳泉城分会。是中国尚氏形意拳研究会常务理会会常务理事,中国尚氏形意拳研究会泉城分会会长,合肥市内家拳协会副会长、济南市天桥区武术协会副秘书长。

“形意拳是夹脊穴部位发力,开肩、开跨后才能做到拳打三节不见形。讲究‘见空打空,闪空打空’;劲力上,讲究‘夹脊关中寻根源’。”从练习鹰捉开始,张金涛始终遵循师傅教诲,每天早晚各一个小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耍脾气,也从未想过放弃。

如今,习拳二十载,他在形意拳,甚至是内家拳圈子里声名渐起,传拳授徒达上百人,在云南、福建、广东、安徽、河南、甘肃等地均有传人。其本人和弟子先后在国际、国内武术比赛中获奖。

张成忠形意拳(习形意拳二十载)(3)

刘俊峰

相关链接:

形意拳是三大著名内家拳之一

形意拳是中国三大著名内家拳(形意、太极、八卦)拳种之一,与少林拳并称中国四大名拳,硬打硬进,如电闪雷鸣,在内家拳中独树一帜。形意拳源自岳飞,吸取道家的哲学和养生思想,内为养身之术,形为运动之道,是内意、内气、内劲与外形、外气、外力相结合。

清初,形意拳在山西、河南、河北得到广泛的传播,近百年来名手辈出。建国后,形意拳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