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说钱财乃身外之物(钱财乃身外之物)

由于地理位置以及文化积淀的不同,每个民族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菊与刀》这本书中就对日本人的性格进行了深刻分析。

作者认为,日本儿童尤其是日本男童受到日本教养方式的影响,长大后往往会成为一个矛盾体。

这种矛盾可以让日本人一边欣赏樱花之美,另一边又可以对其他民族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

中国民族是礼仪之邦,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是对中国人民性格中最美好特质的概括。

曾仕强说钱财乃身外之物(钱财乃身外之物)(1)

我国受到儒家思想2000多年的影响,认为君子就应该不争不抢,凡事都应该遵循中庸之道。这有好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曾仕强教授在解读《易经》时就曾经说道,中国人常常认为钱财乃身外之物,做什么事都让别人先做,从不争功,只有这样才不会招致祸患。针对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曾教授幽默地吐槽道:饿死活该!

明哲保身的心态与强者生存的现实

儒家思想认为,不管做什么时期都要遵循“中和”的原则,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但是这种思想只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适用,并不适合所有的情况。

曾仕强说钱财乃身外之物(钱财乃身外之物)(2)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变得过于谨慎,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往往也采用折中的方式处理。

在中国军事史上,我们常常能看到“明哲保身”“坐收渔翁之利”的事情。因为中国人认为,只要火不烧到自己头上就不算什么。在出现某种情况时,中国人常常乐于当个旁观者,抱着保护自己利益的心态,隔岸观火。

这种处理方式并不是没有优点,比如在处理外交事务时就有大用处,成功的案例在《左传》《战国策》等史料中比比皆是。但是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时,这种心态就是不可取的。

曾仕强说钱财乃身外之物(钱财乃身外之物)(3)

陈独秀在《卑之无甚高论》一文中说道,中国人就像是一盘散沙,每个人都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这种看法是非常客观的,也是真实存在的。在日军侵华的时候,最先受难的是东北三省。

但是很多其他地区的老百姓都抱着“只要不打到自己家门口”的心态,再加上当时军阀混战,各怀鬼胎,所以当时的中国无法聚拢人心,进行全国性的抵抗。

直到后来,日军的行径已经泯灭人性,中国人被欺负得没办法了,终于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才开始全国抗战。

曾仕强说钱财乃身外之物(钱财乃身外之物)(4)

正如姜文电影《鬼子来了》中所展现的,马大三在面对手无寸铁的日本军官的时候,他没有想过这个人手上有多少中国人的鲜血,而是想着怎么处理他才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利益。马大三的心态是无数中国人的代表。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面对“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事实,中国人“明哲保身”“隔山观虎斗”的想法不再适用,在民族大义面前,每个人都有责任。

墨守成规的性格与创造力的缺乏

儒家思想讲究三纲五常,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曾仕强说钱财乃身外之物(钱财乃身外之物)(5)

他们认为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固定的角色,身为人臣就要尽臣子之事,不要想着篡位。而孩子也要守规矩,听父母的话,不然就是不孝。

这种思想一直在中国持续了上千年,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人不仅仅在伦理关系上要受到限制,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受到限制。儒家对于很多日常中的小事也有所规定,比如说“食不言,寝不语”。虽然这样的规定有一定道理,但是规定得过于死板苛刻就会影响到人们的思维。

据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创新指数提升了8个百分点,但是和其他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的创新水平仍然需要提高。

曾仕强说钱财乃身外之物(钱财乃身外之物)(6)

虽然我国的GDP已跻身世界前列,但是我国创新指数的排名仍然不是很靠前。

这些数据说明我国国民整体的创新素养还不是很高,这和我国国民墨守成规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但是在中小学教育中,如何提升孩子的创新能力仍然是令人头痛的问题。

中国家长习惯控制孩子,把自以为是的爱当作是真正的爱,美其名曰“我为你好”。在学校里,孩子的动手机会也非常少,往往接受的都是填鸭式的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青少年在创新能力上普遍低于发达国家。而像美国这种创新型国家,他们更注重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曾仕强说钱财乃身外之物(钱财乃身外之物)(7)

总之,我国国民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几千年形成的习惯也很难改变,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去改变它,只有这样,中国才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心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