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会有破坏性地震吗(四川为什么会经常发生地震)

提到地震,我们都不陌生,因为我国就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地震,只是大多数地震等级较小,我们几乎感受不到,只有地震检测仪能够把这些地震记录下来。

虽然我国的地震发生的次数比较多,但这些地震发生地都比较集中,四川就是地震多发地。而且地震是由板块运动产生的,只要板块运动不停止,这代表着未来四川非常有可能会发生地震,甚至有可能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

地震怎么发生的?

我国一共有两个主要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以及欧亚地震带,四川刚好位于欧亚地震带上。

近期四川会有破坏性地震吗(四川为什么会经常发生地震)(1)

地震的形成和板块运动有关,我们知道地球内部有一个炙热的地心,温度高达4000摄氏度以上,在如此高温之下,任何物质都会被烤化,但由于地心处压强非常高,以至于把液态的物质压缩成了固态物体。

由于地心温度非常高,以至于地幔层的温度也非常高,而这里的压强又没有地心处高,所以地幔层的物质以熔融状态存在,而不是像地心一样呈固态。

近期四川会有破坏性地震吗(四川为什么会经常发生地震)(2)

由于熔融状的物质具有流动性,而地幔层的受热又不均匀,其中靠近地心处的物质会过热,而导致地幔层的物质向上流动,当遇到冰冷的岩石圈时,此时又会因为温度过低而向下流动,这就是地球内部的热对流。

近期四川会有破坏性地震吗(四川为什么会经常发生地震)(3)

地幔层在因热对流流动过程中,会带动上方地壳移动,此时就形成了板块移动。在板块移动的过程中,板块与板块之间会因蓄力而导致地壳坍塌而形成地震。

近期四川会有破坏性地震吗(四川为什么会经常发生地震)(4)

板块运动还会引发火山运动,火山在爆发时,往往也会导致周围地区地壳发生坍塌而形成地震。

除此之外,小行星撞地球、原子弹爆炸等地表上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也会导致地震的发生。

近期四川会有破坏性地震吗(四川为什么会经常发生地震)(5)

四川为什么那么多地震?

四川之所以有这么多地震,其实是因为四川刚好位于我国地震带上。

我们知道,印度洋板块一直在挤压亚欧板块,由于这两个板块之间的密度、厚度等都相差无几,所以这两个板块在相互挤压过程中,中间会隆起形成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就是因此而诞生的。

喜马拉雅山脉在抬升的同时,会向东挤压四川盆地,导致四川以及周围地区等因蓄力过度而坍塌,以至于形成地震。

据法国地质学家保罗·达波尼耶介绍说,青藏高原以及周围地区之间受到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压,由于板块挤压时释放的能量非常巨大,以至于青藏高原周围等地地震频发。

近期四川会有破坏性地震吗(四川为什么会经常发生地震)(6)

也就是说,除了四川之外,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地震发生的概率也非常高,但由于其他地区人烟稀少,甚至很多地方是荒漠、沙漠地区,人类无法居住,所以即使这里发生地震,也不会对当地造成破坏。而四川等地人口众多,且人口密度大,一旦发生规模较大的地震,将会给当地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等造成重大损失。

然而,由于青藏高原仍旧在挤压四川盆地,所以四川未来肯定会发生地震。

如何预防地震

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并没有办法能够提前预测地震的发生,只能在地震发生时,利用纵波横波等提前几秒钟发出预警。有科学数据表明,提前3秒预警,能够减少14%的人员死亡;提前10秒预警,能够减少39%的人员死亡;提前20秒预警,能够减少63%的人员死亡。

除此之外,在地震多发地区,当地会修建抗震建筑,比如:汶川地震发生后,当地在重修房子时,将抗震等级作为重要因素。

近期四川会有破坏性地震吗(四川为什么会经常发生地震)(7)

而日本这个经常遭受地震的国家,就连乡村修建房子都会首要考虑抗震因素。

除此之外,开展地震演习也有助于人们逃生,前段时间云南昭通发生了地震,当地的学生由于参与过地震演习,在地震发生时顶着书本,有序地在1分钟内完成了撤离。

要知道,在逃生时有序的撤离也能够提升逃生效率,这是因为无序的撤离只会加重混乱,以及踩踏事件发生。

虽然地震的发生是天灾,但我们已经可能地让地震对人类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总结

地震的发生和板块运动有关,四川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多的地震,是因为青藏高原在不断挤压四川盆地,导致这里地壳发生坍塌,形成地震。由于青藏高原仍旧在挤压着四川盆地,因此四川未来肯定还会发生地震,至于会形成多大的地震,以及什么时候发生,依我们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得而知。

虽然我们无法阻止地震的形成,但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避震、抗震手段等来减少地震对我们造成的伤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