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 长江鲟(中华鲟科普2:生于长江)

中华鲟是一种在长江出生,大海里成长的神奇鱼类。是白垩纪残留至今最为古老的鱼类古称王鲔鱼、大蜡子,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

中华鲟 长江鲟(中华鲟科普2:生于长江)(1)

有传说,外国人曾经想把中华鲟带到自己的国家养殖,但是发现只要到达合适的年龄,此鱼也会不远万里,游回到自己的家乡——中国。


中华鲟在什么季节繁殖呢?

中华鲟 长江鲟(中华鲟科普2:生于长江)(2)

大家知道,鱼大多在春季繁殖,中华鲟也在春季繁殖吗?不,中华鲟选择在深秋来繁衍下一代。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敌害,同时幼鲟在春季到达河口有丰富的食物,这是一种生存智慧。


“长沙鱼王”也有天敌吗?

中华鲟 长江鲟(中华鲟科普2:生于长江)(3)

中华鲟有天敌吗?长大以后的中华鲟,因为体形庞大,而且生活在海底,在自然界鲜有对手。

但是在中华鲟生命初期却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天敌——铜鱼。它专门吃鲟鱼的鱼卵和鱼苗。因此,科研人员可以通过铜鱼的出现与否和出现的数量来鉴别中华鲟的天然产卵场和中华鲟的繁殖阶段。


千里回乡,完成传承后代使命

中华鲟 长江鲟(中华鲟科普2:生于长江)(4)

中华鲟是典型的海河洄游型鱼类,在长江中繁殖,在沿海大陆架育肥长大。亿万年来,每年春夏之交,成熟的中华鲟就会成群结队地从长江入海口开始近2年的蜜月旅行。

它们贴着河床逆江而上3千多公里,回到金沙江流域产卵繁殖;孵出的幼苗再顺江而下,沿着父辈的“足迹”,漂游入海,回到大海育肥长大,等到性腺发育成熟后,又开始新一轮的生殖洄游。如此往复,亿万年来从不间断,生生不息。


了不起的中华鲟精神

中华鲟 长江鲟(中华鲟科普2:生于长江)(5)

在这个洄游的过程中,有许多我们赞叹不已的地方。

首先,中华鲟有坚定的方向性。长江沿线支流密布,但它从不误入他流。大家仔细观察池子里的中华鲟就会发现,它们不停顿不倒退,总是不停地向前,而且不轻易改变运动方向。它这种执着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二,它对生养的地方有无比深厚的眷恋之情。中华鲟可以说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离开长江的时候只有几个月大,游到大海之后要长9到14年,才会性腺发育成熟。但是无论多久,无论走多远,它一定要把子孙后代带回故土。

中华鲟 长江鲟(中华鲟科普2:生于长江)(6)

第三,中华鲟有非常顽强的毅力。在繁殖期间耗时近两年,游程近万里,在此期间,滴食不进,完全靠自身储备的营养来完成性腺的发育和体能的消耗,是鱼类中忍饥挨饿的冠军。而至于中华鲟“忍饥挨饿”的原因,尚无定论。

中华鲟 长江鲟(中华鲟科普2:生于长江)(7)

这种精神,恰似我们中华名族儿女们最为深刻的血脉相承,坚忍不拔,生生不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