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姓诸葛为什么儿子姓刘(诸葛亮的复姓诸葛)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因为足智多谋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敬仰。除了诸葛亮之外,复姓“诸葛”的历史名人还有许多,如同处于三国时期,吴国有诸葛瑾诸葛恪父子,魏国有诸葛诞

诸葛亮姓诸葛为什么儿子姓刘(诸葛亮的复姓诸葛)(1)

那么,作为姓氏的“诸葛”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诸葛”这一姓氏,最早见于《世本》的残篇:“有熊氏之后,为詹葛(瞻葛)氏。”据说后来以讹传讹,将“詹葛(瞻葛)”误传为“诸葛”。

因为《世本》一书早已失传,后代的残存的《世本》内容真伪还有待辨别。因此,《世本》中关于“诸葛”来源的说法不一定可靠。

诸葛亮姓诸葛为什么儿子姓刘(诸葛亮的复姓诸葛)(2)

裴松之在注释《三国志》的时候,采用了《吴书》和《风俗通》的说法。

《吴书》曰:“其先葛氏,本琅邪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

【《吴书》记载:“诸葛瑾的祖先姓葛,本来是琅邪诸县(今山东省诸城市西南)人,后来迁居到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阳都原来有姓葛的人,当时的人就把迁居来的人称为诸县葛氏,于是迁居来的人就把诸葛作为自己的姓氏。”】

《风俗通》曰:“葛婴为陈涉将军,有功而诛,汉文帝追录,封其孙诸县侯,因并氏焉。”

【《风俗通》记载:“葛婴是陈胜手下的将军,立了功却被杀,后来汉文帝追封他的后代,封葛婴的孙子为诸县侯,于是(葛婴的孙子)就把‘诸葛’作为自己的姓了。”】

诸葛亮姓诸葛为什么儿子姓刘(诸葛亮的复姓诸葛)(3)

这两本书中的说法有共同之处,都认为“诸葛”是由“葛”发展来的,而且都和诸县有关系。不同之处在于,《吴书》认为是因为乡邻们为了区分不同的葛氏家族的人,将原来诸县的葛氏改为了诸葛氏;《风俗通》则认为是汉文帝将葛婴的孙子封为诸县侯,葛婴的孙子把姓改为了诸葛。

相比较而言,第二种说法更有说服力。因为《风俗通》的作者应劭与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同时在泰山郡做官:应劭是泰山郡守,诸葛珪是泰山郡丞,两人来往密切,应劭应该很清楚诸葛珪的家世。

诸葛亮姓诸葛为什么儿子姓刘(诸葛亮的复姓诸葛)(4)

1987年,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葛家山村发现了诸葛氏家谱——《琅琊郡全裔堂诸葛氏宗谱》。在《宗谱》的序言中,对复姓“诸葛”之源,有如下说明:“诸葛氏,山东老世家也。姓氏源,自葛天氏始。越三皇、历五帝、过夏商,传至周朝,有葛祁者,为宋景公大夫也,此葛氏之由来也。至秦汉间,有葛婴者,为陈涉将,有功被诛,汉文帝追封其孙为诸县侯,食采于诸,赐姓诸葛。此我复姓诸葛之由来也。”证明了《风俗通》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

清康熙五十五年所立的《诸葛氏祖墓碑文》有这样的记述:“我葛氏家于琅琊,迁于南阳,食禄于诸,以官为姓,殆我复姓诸葛所由始也。”与《风俗通》、《琅琊郡全裔堂诸葛氏宗谱》的说法基本相同。

古代帝王赐姓,或者以帝王封地、封爵为姓,在中国史籍中是很常见的。葛婴之孙被汉文帝封为“诸县侯”“食采于诸”“赐姓诸葛”,这种说法比较符合史实,也应当是诸葛复姓的真正渊源。

【参考文献】

1.赵运喜,王德峰.“诸葛”复姓及蜀相诸葛亮世家考.《天中学刊》,1996(3).

2.王德峰.诸葛姓氏小考.《齐鲁学刊》,1988(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