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空调宿舍的女生(谁叫你不是留学生)

没有空调宿舍的女生(谁叫你不是留学生)(1)

没有空调宿舍的女生(谁叫你不是留学生)(2)

标准的中国大学宿舍。

读大学的时候,你的宿舍装空调了吗?

今日在国内高校的大多数宿舍,空调仍然是一个奢侈品,不仅如此,有的高校禁止使用违规电器,连电风扇也被祸及。

但你到留学生宿舍一看,那里的旧空调刚刚被拆下,换上了新的静音空调,冷气温柔地吹到你脸上......

文/占佳鸣

“校长、校长,空调、空调……”

“校长你什么时候装空调啊,校长你什么时候装空调啊……”

入夏,滚滚热浪席卷济南,济南大学的学生把这首歌送给校长。几天后,满载空调的卡车真的开进校园,不过转头直奔留学生宿舍——此前那边的空调坏了需要更换,而更多在热浪中挣扎的普通大学生,还得在校方的承诺中一等再等。

其实,这些大学生的呼吁也不是全无用处,他们至少在另一个层面得到降温——心都凉了。

孔夫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可是很多大学生站在简陋的宿舍里,遥望对面窗明几净留学生公寓,学会的头一个词就是“不平等”。

留学生被区别对待了吗?

————————

为啥国内高校都把歪果仁奉为座上宾?追根溯源,还要从国际化水平这个指标说起。

在各式各样的高校评估体系中,国际化水平无疑是颇有分量的一环。国际化水平最直观的呈现,无疑就是校园里的洋面孔。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同年发布的《留学中国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

各高校也积极响应,纷纷加快招收留学生的步伐。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大学录取的留学新生从2005年的6.1万人上升到了2014年的11.1万人,增幅为82%。与此相比,同期每年录取的国内大学生则从504万人上升到698万,增幅为38%。

没有空调宿舍的女生(谁叫你不是留学生)(3)

招留学生也是有指标的。

能吸引这么多留学生的,除了日渐提高的教育水平,当然还有不高的招生门槛,以及丰厚的福利。

一些国内高校招收国际学生的标准,除去国籍、签证等条件,能称得上挑战的,大概就是中文等级考试了。而入学之后,更优质的设施也是留学生的标配。更有甚者,网传有高校要求女生必须出席留学生的交流活动,让人惊掉下巴。

比如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就贴心地设立教师、留学生专用阅览室,普通学生不准入内。有不少同学表示,自己在进入该区读书时,曾有被 “请”出来的经历。

没有空调宿舍的女生(谁叫你不是留学生)(4)

辽宁科技大学的图书馆特区。

这些在教育部2018年的部门预算中也有端倪:高等教育一项的教育收费为519.58亿,但来华留学教育的教育收费一栏是空置的。也就是说,来华留学生读书其实不用花什么钱,学费和补贴一抵扣,可能还有得赚

相比之下,很多国家都把中国留学生当做了财主,不花钱就能读外国一流大学,是不可能的。

听到这些消息,花大钱漂洋过海出国读书的中国学生,眼泪掉下来。

中国高校宿舍,缺少的何止一台空调

————————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每当夏天到来,装空调总会成为中国高校的热词。

据了解,在高校内装空调最主要的障碍,是供电和线路问题。老旧的线路没法承受一个宿舍一台空调,要一下子增加上千台空调,就得新建或改造变电站,对供电线路增容。而从采购到安装,每一步都离不开大量的经费。钱要用在刀刃上,当然留学生公寓就优先迎来了清凉。

没有空调宿舍的女生(谁叫你不是留学生)(5)

衡量一所高校好坏的指标,空调算一个。

其实,中国大学在硬件上的短板又何止空调一项,在长期以来的集体住宿制的主导之下,中国大学宿舍普遍的基本居住条件,本身就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独立卫生间、热水淋浴、晾晒衣物处等设施的水平,各高校大多参差不齐,全都具备的学生宿舍只占极少数。有的学校,甚至还没把拥挤的8人间、10人间给淘汰

厦大电梯精装海景房,深大的乔木阁、乔林阁等豪华公寓,也有存在,但都只属于凤毛麟角。逼仄、陈旧、昏暗,是不少大学宿舍的代名词。

2016年,广东省教育厅首次出台《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公寓(宿舍)管理办法》。规定生均使用面积及居住人数,应达到如下标准:本(专)科生不少于3平方米,每室4至6人;硕士生不少于4.5平方米,每室2至4人;博士生不少于6平方米,每室1至3人。网线、洗衣房为标配,未安装空调的学生公寓房间内,需配有公用电扇满足学生纳凉需求。

没有空调宿舍的女生(谁叫你不是留学生)(6)

有多少大学还在排队洗澡?

若以此为参考,生活在标准线之下的大学生大有人在。毕业多年的老校友回到母校,看到一成不变的宿舍环境热泪盈眶,这不是段子,而是很多高校的现实。

有人为母校辩护:这么好的地段,这么低的费用,能住到这样的宿舍就该知足了。可是,放眼世界,位于核心城区的高校不在少数,住宿条件随着接近城区而递减的现象,却不多见。

毕业之后,天台乘凉、抢洗衣池、出门打热水、洗澡排队会成为美好的回忆,但对于在校生来说,这都是实实在在的煎熬呀。

没有空调宿舍的女生(谁叫你不是留学生)(7)

总不能让大学生睡天台、躺大街纳凉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