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小朋友适合看什么儿童剧(是什么儿童剧能让家长流泪)

2018年1月1日10:30,中国木偶剧院开年大戏,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大型原创木偶剧《让心飞翔——小铃铛与匹诺曹》进行了首演,以下评价均来自于观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4岁小朋友适合看什么儿童剧?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岁小朋友适合看什么儿童剧(是什么儿童剧能让家长流泪)

4岁小朋友适合看什么儿童剧

2018年1月1日10:30,中国木偶剧院开年大戏,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大型原创木偶剧《让心飞翔——小铃铛与匹诺曹》进行了首演,以下评价均来自于观众。

创作好评

正如导演王磊所说,这是一部良心剧,《让心飞翔—小铃铛与匹诺曹》舞台剧通过新的表现手法、新的舞台形式、新的音乐,讲述了发生在意大利孩子匹诺曹与北京孩子小铃铛之间的故事。

听着配竟演员用充满感情的声音反复的大声念着‘我现在只想开心的笑’,瞬间泪湿双眸,女儿每次奔波在兴趣班路上的小小身影、下课回家路上在车上睡着的小脸在脑海里闪现,有时我都觉得她好累,好希望她能欢快的跑、高兴的跳、放肆的笑,但时间总是不准许,每天都忙忙碌碌着,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总是在各种学习中不断切换大脑和时间,唯一心慰的是,除了踢足球是被校队选上我要求锻炼锻炼,其它要学习的都是她自己想学的、喜欢的、要求的,有兴趣在就会有动力,学习过程是自我认可的过程、是实现梦想的路,我们做父母只有尽所能的支持!我们爱我们的孩子,想把一切都给她,但我们更应该知道怎样去爱她们,才能让她们感受轻松、尊重、自由的成长,快乐的童年是人一生最重要的资本!

这部年度开年大戏并不只是给小朋友们看的,导演其实是想通过表演,告诉为人父母的大朋友们,告诉大家一些想说的话。王导的目标达到了,看过演出,家长们都在反思,原来孩子压力过大,也会得抑郁症;原来抑郁症的表现是这样子的,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可能并不是最好的解药,需要孩子自己突破自己。

舞美好评

所有舞台道具都撤走了,舞台一片漆黑。

黑暗一个小小的小孩,浑身都是亮晶晶的小水晶,梦幻般闪亮的小孩子,慢慢的爬,再慢慢的站起来。在另一个巨大的木偶搀扶站起来,一会又出现另一个大木偶,抱着这个小小的小孩。两个大木偶一左一右的拥抱这小小的木偶,小小的木偶晶莹剔透的闪亮着小小的红星,红星跳跃闪动。据说这大木偶有4米多高。

这一幕出现时,大家惊呼一片,纷纷掏出手机定格这一刻。

小观众好评一

看完剧,闺女跟我说:“妈妈,太好看了!我还想再看一遍。”整部剧,小朋友都看完了,全神贯注,我能感受到她的情绪随着剧情在变,当看到匹诺曹不理小铃铛时他问我“妈妈,老师告诉我们别人和你说话要回应才是懂礼貌的孩子,小哥哥匹诺曹为什么不理小姐姐(小铃铛)啊?”我告诉她“因为哥哥病了,他沉浸在一颗世界里。”她似懂非懂的哦了一声。后面看到小鸭子和匹诺曹一起的快乐场景,她也跟着开心的大笑。尤其是最后看到匹诺曹又恢复到从前的快乐、幸福,她也替匹诺曹开心。

  通过这部剧,我深刻的感受到,教育孩子任重而道远。从匹诺曹爸爸身上也看到了大多数中国父母的影子,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在孩子身上寄予太多太高的期望。甚至有的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开始,就为他规划好人生道路,幼儿园去什么学校,要学什么,抱哪些培训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想好了,然后希望孩子按照自己规划路线走,把孩子逼得太紧,有些孩子抗压能力强,接受父母的理念和逼迫,处处顺从;有些孩子忍不了就会变成匹诺曹这样,患上自闭症,从此封闭自己,缺乏信心,害怕去看父母那双殷切的眼睛,选择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肯出来;还有一些孩子呢,则是选择做“斗士”,事事处处时时和父母对着干,对父母说的话提的要求总是给出反对不配合的意见,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叛逆,其实对于叛逆的孩子也好,自闭的孩子也罢,他们本质都不是坏孩子,只不过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来吸引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和疼爱,不希望父母总是独断专行,渐渐的让孩子没有了自我。

小观众好评二

快到家的时候,女儿突然对我说:“妈妈,其实这部剧真的挺好看的,特别是结尾的那一家三口人,他们拥抱在一起,是一家人的样子。你跟匹诺曹的爸爸不一样,虽然你也会给我报课外班,有些是我真的喜欢的,虽然二胡不是我自己选的,但是我也不讨厌。我有时候不是不好好拉,是因为光靠我自己,我也弄不明白,我感觉没有人帮助我。我不想练的时候,我不会像匹诺曹一样什么都不说,我会说出来或是表现出来,让你们知道其实我是不高兴的,但是过一会儿,我又想练了……”我就这么听着,没有插话,她突然又对我说“妈妈,你的婚纱照上,我给你脸涂黑了,因为我写作业磨蹭,你嚷我,你怎么不跟我好好说?你好好说,我也会听的,而且我想跟你说我磨蹭是因为什么,你也不听,就自己去生气了。我也让你体会一下我的感受,对不起,下次我不画了,我会直接跟你说。”

我哭了,没想到我就是这样在自以为是无意的一种回应模式中,把孩子给推向了一个离我越来越远的地方,让她伤心,让她用这样一种可怕的表达方式来倾诉她的反驳。

那天,是新年,我给自己2018年的计划单中添了一条“用心倾听孩子,第二天的早上用心给孩子书写一封回信。”

家长反思篇

本以为是很欢乐的儿童剧,看到中间却让我内牛满面。

和很多家长一样,老木匠在匹诺曹身上也寄托了诸多自己的梦想:学钢琴,学数学,学美术……

懂事的匹诺曹不能逃,说又没人理解,渐渐的变成一个沉默寡言的另类。老木匠发现不对,把匹诺曹从意大利带来中国,希望换个环境,让快乐少年再度归来。

当今社会是一个功利,急躁的,要求快的时代!家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然后动不动攀比。成绩如果还上不去,就开始指责,伤害孩子:你什么时候能争口气呀?你做作业怎么就这么慢呢?快写,快点!……先不要改错题,先写完!我就坐着监督你!……总而言之,就是比别人强,比别人快,比别人分数高就好!

现在的社会时常给人莫名的焦虑,难以静不下心来做事!有些父母自己自我价值很低,下一代就成了父母证明自我价值的筹码!不从孩子自身天赋出发,凭自己的想法对孩子各种要求。孩子全力以赴但没达到父母的要求,没有满足父母的那种价值感,存在感的时候就会认为自己很没用,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与意义!

当我看到只能和鸭子说心里话的匹诺曹,那曾经的快乐少年变成了“懂事的孩子”,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小学会懂事的我,失去了多少宝贵的时光,畏手畏脚,不敢轻易的探索。

回家的路上,我问宝宝怎么样?她说“不喜欢这次的匹诺曹,因为没礼貌,不理别人”。是啊,她不喜欢这样的匹诺曹,没有谁会喜欢,包括他自己,可这是被迫的一种自我保护。

这次不是我陪宝宝看戏,而是她陪我,需要看的是大人,需要思考的也是大人。

尤其值得赞许的是,本剧在主题选择、细节设置上处处流露出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情感充沛、表现细腻,发人深省,不仅孩子应该看,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更应该看。

完整影评:《这部让孩子流泪的木偶剧,其实更值得家长深思反省

看点一:具有普遍意义的亲子关系模型

全剧一开始,就对匹诺曹的行为症状有所展现——他总是背对着人,不愿跟人交流。而他身边,站着忧心忡忡的父亲。父亲悲伤的描述了匹诺曹的抑郁倾向,并且很快,匹诺曹通过大段独白道出了原因:父亲希望他成为艺术家、政治家,给他安排了许多相关的培训,却独独看不见他对数学的热爱及天赋。匹诺曹不愿放弃自己热爱的数学,又不忍辜负父亲的期望,小小年纪,背上了不该有的焦虑和纠结,最终在长期的心理压力下患上了抑郁症。

不够尊重孩子自己的愿望,一心只想让孩子实现父母的心愿,这是很多家庭中都存在的问题。父母的殷切希望,有时候竟然成了孩子不堪重负的枷锁。

启发:为人父母,是不是应该放下我们的自以为是,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且独特的生命去对待呢?如果有梦想,请自己去实现,而不是指望孩子活出你的人生。

看点二:充满隐喻的细节设计

观剧过程中,有两个细节特别打动我,一个是匹诺曹在大雨中的独白,他大声说,“我想和蓝天说话,和大海说话,和一切美好的事物对话……”,但同时,背景音乐中的歌词却轻轻唱道:“让我就这样吧,让我就这样吧,反正也没有朋友可信任”。歌词和匹诺曹台词的意思看上去截然相反,但为什么要同时出现呢?其实这可能是个隐喻——抑郁症的孩子,在意识层面是想要回避人群回避交流,难以信任他人,然而潜意识很可能却恰恰相反,渴望着很多的爱和关注,渴望融入环境、社会,最终渴望交流。

另外,剧中对于正常儿童的课间状态、言语特色也都有非常细腻的表现,比如两个孩子抖动身体,模仿地震,甚至还想到了余震,这些都是儿童可贵想象力的展示。类似的细节设置还有很多,有的令人忍俊不禁,有的令人动容。

看点三:匹诺曹父亲心声的深情表达

中国的父母,从来不习惯对孩子道歉。但是在剧中,匹诺曹的父亲却能及时认识道自己教育方法的失误,并以实际行动弥补儿子匹诺曹的心理创伤,而且向儿子郑重的口头道歉,这一点实在令人感动。现场有些小朋友在听到匹诺曹父亲的深情独白时,都已经默默哭起来,显然是将自己代入了剧情,感同身受。相信这个情节也会带给现场家长深深的反思。

看点四:新颖的“星光人”表演

在剧目接近尾声的时候,两大一小,象征着一家三口的“星光人”出现了,最开始是代表宝宝的小人儿爬出来,紧接着父母出现,将孩子抱在怀里、举在手上,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宝宝的心脏(红色灯组)闪闪亮起。

这组“星光人”的设计也是对主题的再次升华——让心飞翔——孩子心灵的自由飞翔是父母用真挚而充足的爱换来的,爱不是强制管控,爱是给孩子尊重和自由。

观众推荐篇

这是一个笑点、泪点同在的木偶新剧,值得家长陪着孩子一起观赏。对于木偶剧,能够让人有泪点还是很有难度的,特别是儿童木偶剧,有笑点很容易,但泪点是难上加难。据介绍,该故事系“原创剧本、原创音乐、造型独特”,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国家一级导演石学海总监制,中国木偶剧院艺术总监、木偶表演艺术家王磊执导,中国木偶剧院国家级演员担纲主创团队。在舞蹈呈现方面,该剧采用了阶梯式活动挡板,立体呈现场景、剧情,更加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呈现方式,也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的辛劳挑战,特别是场景切换时,观众能够清晰的看到工作人员蹲着工作的场景,希望孩子和家长都能够“看在眼里、叹在心中”。

辛苦的工作人员,不是穿帮,而是让孩子体会美好背后艰辛的直接教材

故事的最后,几米高的大型灯光木偶,既冲击了观众的视觉感受,更冲击了大家的心灵,两个家长与一个孩子的互动,生动、形象总结了全剧。剧组如此呈现方式,可谓用心良苦,借助于新科技的方式,既避免了传统木偶配音的说教方式,又用最吸引孩子与家长的方式启发观众深思,直抵心灵深处,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展示了未来高科技的窗口,科技进步如传统艺术的完美结合,启示孩子未来之美好,科技之宏远,创新之无疆。可谓一箭三雕。其实,男主角命名为匹诺曹,也有类似的良苦用心。胸怀未来、胸怀国际、胸怀孩子,是本剧的宏旨所伏。

无限升华,无限未来

在回家的路上,我问Cindy观看后的感受,她说有两个地方很感动,一个是大家冒雨找匹诺曹,无论饥饿还是寒冷,大家都在坚持找呀找;还有一个就是后面“剧中演出”时,匹诺曹屡屡不能,但是大家还是已在给他机会,并最终朗诵出来。一个故事,孩子收获这么多已经足够,更多的内容还需要她在成长中慢慢的体验和思考;同样对于家长,我们也有很多值得思考和践行的,关键是我们要醒悟过来,然后通过行动,为孩子松绑,给她/他美好的心情、轻松的翅膀,自然能够看到这些天使飞出我们的视野之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