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守护好一江碧水)

湘江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守护好一江碧水)(1)

东洞庭湖湿地的华龙码头,复绿后青草荫荫。 (资料图) 付敬懿 摄

中新网长沙4月24日电 (刘曼)2021年,湘江流域水质优良率达到98.7%,较2012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其中干流省考断面连续多年保持在Ⅱ类,地级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南岭山脉、湘江源头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纳入生态红线保护范围,流域湿地保护率达到75.46%,干流全面开展“十年禁渔”,越来越多的江河湖库呈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美景。

4月24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守护好一江碧水”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一江一湖四水”系统保护和治理相关情况。

湘江保护和治理是湖南“一号重点工程”。2013年开始,湖南连续实施3个“三年行动”计划。截至2021年,第3个“三年行动计划”部署的10方面30项具体任务基本完成,株洲清水塘、郴州三十六湾等五大重点工矿区取得积极成效,流域水质优良率达到98.7%,比2012年提高10.6个百分点。

2015年以来,湖南先后实施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五大专项行动、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水环境综合治理八年规划,2021年开始启动实施总磷削减攻坚行动,持续改善洞庭湖生态环境质量。

湘江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守护好一江碧水)(2)

候鸟在洞庭湖湿地越冬。(资料图) 杨华峰 摄

官方数据显示,洞庭湖总磷浓度2021年较2017年下降13.7%,西洞庭湖突破性达到Ⅲ类标准。全省水生态状况持续好转,2021年至2022年洞庭湖越冬水鸟达40.4万只,冬季候鸟数量刷新历史纪录,被称为“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也频繁现身,江豚、麋鹿稳定栖息分别达130多头和220多头。

按照“一河(湖)一策”的要求,湖南强化大通湖、蒸水等不达标水体系统治理,整治后的大通湖已退出劣V类,由过去的“水下荒漠”蝶变为“水下森林”。

从2017年开始,湖南连续5年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狠抓重点领域整治,累计完成6599项具体任务。截至2021年底,全省建成县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63座,914个乡镇建成(接入)污水处理设施,126个县市区全部启动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在全省有序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完成31家沿江化工企业关闭退出和3家沿江化工企业异地迁建工作,143家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全部配套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潘碧灵表示,下一步,湖南将以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长江生态环境治理“4 1”工程实施等为抓手,统筹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障和水生态修复,深化“一江一湖四水”系统保护和治理,重点抓好洞庭湖总磷控制、老工矿区历史遗留污染治理、矿山生态修复等工作。(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