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个商丘的成语故事(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快马加鞭“快马加鞭”,意思是给快跑的马再抽几鞭,使它跑得更快用来形容快上加快,疾弛飞奔,或用以比喻更加努力,继续前进,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41个商丘的成语故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1个商丘的成语故事(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41个商丘的成语故事

快马加鞭

“快马加鞭”,意思是给快跑的马再抽几鞭,使它跑得更快。用来形容快上加快,疾弛飞奔,或用以比喻更加努力,继续前进。

这一成语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宋国人墨翟的著作《墨子》。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墨两家被称为“显学”,墨子在当时的声望与孔子差不多。由于墨子倡导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等主张,基本反映了广大劳动阶层的呼声,因此,墨子又被誉为是劳动人民的哲学家。《墨子》就是记载墨翟言论和墨家学派思想资料的总集,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墨子的言论编纂而成。《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在《墨子》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子(对别人的尊称,如同‘老师’‘先生’等)墨子怒耕柱子。曰:‘我无愈(好,胜过)于人乎?’ 子墨子曰:‘我将上太行,驾骥(日行千里的良马)与牛,子将谁驱(赶,鞭打)?’ 耕柱子曰:‘将驱骥也。’ 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 耕柱子曰:‘骥足以责(鞭责,鞭策)。’ 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墨子有不少学生。这一故事是说:墨子的学生耕柱子聪颖过人,但不知发奋努力,墨子总是对他批评的比别人多。一天,墨子因为一件小事对耕柱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耕柱子心里很委屈,说:“我并不比别人犯的错多啊,为什么对我这样苛刻呢?”墨子说:“请你坐下,听我讲个比喻。譬如我将上太行山,如果让你驾着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和一头笨牛共同拉着那辆车子在太行山上行走,走得很慢,我们又急于赶路,怎么办?是鞭打那匹日行千里的马呢,还是鞭打牛呢?”耕柱子回答说:“当然鞭打马了。”墨子说:“为什么?”耕柱子说:“鞭打马比鞭打牛效果要好得多嘛。”墨子回答说:“对呀!你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我责备你,是因为你比别人更值得责备啊。”耕柱子听了墨子的一番话,才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从此以后,就不对老师的批评有不满情绪了。也正因为职此,耕柱子加倍努力,力求把事情做得更好。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头笨牛,而是一匹快马,二者怎能相提并论呢?

因为墨子看重耕柱子,认为他是个人才,所以要对他严格要求,对他犯的错误及时指出,严厉批评,是为了让他能有更大的进步,早日成才。

与此相似的故事在现在也有发生。有一个学生,在班里学习成绩数前两名,各门功课考试时都在95分左右。但有一次考地理,他突然考了个70分。在班里,这次考试在70分以下的不少,这个学生的成绩也不算太差,但任他地理课的班主任老师在总结这次考试时,严厉地让他站起来听训,把他训了个不亦乐乎,而对其他70分以下的学生却没有像对他那样批评。这位学生明白老师的意思,不但对老师没有情绪,而且暗暗下决心以后将不会出现这样低的分数。老师的批评成了对这位学生的激励。后来,通过初中、高中,这个学生是当时全班学生中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而且毕业后不几年就成了作家,后来又成了学者。这个学生对老师的感谢一直藏在心中,不但以帮老师办事报答老师的恩情,有时还到老师那里看望。

墨子严格要求耕柱子的故事说明,长辈、师长对晚辈、学生的关爱是有不同方式的,作为晚辈、学生,应该理解长辈、师长的苦心,把长辈和师长的批评当作自己前进的动力。

“快马加鞭”这一成语,便是由“墨子曰:‘我将上太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而来。

例句:“何不快马加鞭,径赶至苍山,求取伯伯。”(明代徐姬《杀狗记》) (46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