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张状元后代(清朝豪族张本枝家庭成员简介)

毕节清代进士张本枝家庭成员简介

1

按张氏谱序载:明初朱绍英(沐英)王云南,领兵来黔。以毕为三省通衢,赤水当黔蜀要道,任公(张伏三)为总戎,先镇乌撒者六载,继镇赤水者八年。幸天心厌乱,蛮夷率服,公抚之以德,柔之以恩,而兵气销为明光焉。建文时,以公善驭蛮夷,复诏驻毕赤屯田讲武。遂率十大指挥久镇毕西,因于长冲铺家焉。

毕节长春铺张氏,张伏三,原籍江苏嘉定县第十三都(上海市嘉定区望新镇张家宅),于洪武十三年与父亲张观奉旨挥军南下。至四川赤水河,张观阵亡,赐号忠勇将军,葬赤水南关。张伏三袭父职,授总镇,平定黔边后,奉建文旨意永镇边陲,落业于毕节迤西长春铺。

到清代中后期,长春铺张氏张鹏九、张履元、张凤枝、张本枝、张名枝祖孙三代出了进士五人,举人二人,岁贡生一人,驰赠七人,封赠二人,达到家族鼎盛时期。

2

张本枝,字荫青,号立亭,又号荔亭,行二。乾隆乙酉年十月十七出生,贵州大定学廪生,毕节县民籍。甲寅乡试第二名,壬戌会试二百四十三名,殿试二甲第七十二名,翰林院庶吉士改主事,现任工部营缮司主事。娶孙氏,子若涵。

曾祖父张士佩,附生,驰赠翰林院检讨加一级。曾祖母,葛氏,驰赠孺人。

祖父张鹏九,乾隆甲戌进士,河南拓城县知县,驰赠湖南衡州府知府;祖母何氏,封孺人,驰赠太恭人。

父亲,张益元,岁贡生,封翰林院检讨加一级,晋衡州府知府。母亲顾氏,封孺人晋恭人。

胞叔张履元,乾隆己酉进士,翰林院检讨,驰封工部主事。

胞叔张晋元,廪生,驰封翰林院检讨加一级。

胞叔张复元,乾隆乙卯举人。

胞兄张凤枝,乾隆乙卯进士,现任湖南长沙府知府。

胞弟张名枝,嘉庆辛酉进士,铜仁府学教授。

胞弟张生枝,嘉庆庚申举人。

胞弟张全枝,廪生。

胞侄,张若江,张若淮,张若洙,张若泗,张若琨,张若瑜,张若瑊。

3

张鹏九:乾隆十九年(1754年)甲戌科进士,三甲九十五名。官河南柘城知县。

张履元:字德其。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己酉科进士,三甲五十七名。散馆授检讨。

张凤枝:字同六,号鸣歧。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恩科进士,三甲五十三名。散馆授检讨,官至江苏江安粮道。

张本枝:字荫青,一字立亭,凤枝弟。嘉庆七年(1802年)壬戌科进士,二甲七十二名。散馆改工部主事,官至甘肃甘凉道。

张名枝:嘉庆六年(1801年)辛酉恩科进士,三甲五十三名。官教授。

4

张氏“一门五进士,叔侄三翰林”,在封建时代,极尽殊荣。在今天仍然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传承文化,重视教育,培养人才,为国效力,这是儒家教育成才的一个缩影。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振兴,需要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与发展,使其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与文化产业旅游结合起来,以更好延续乡村文化血脉,传承中华文明。同时还应该加大对乡村这种重视教育典范优秀古村落、古屋、古迹、古树、古墓、古碑、古物挖掘整理和保护,建村史馆、博物馆、民俗馆、乡贤薄,客观真实的反映乡村文化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5

图一,来新夏主编《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91》,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112页。

清朝张状元后代(清朝豪族张本枝家庭成员简介)(1)

图二张本枝墓

清朝张状元后代(清朝豪族张本枝家庭成员简介)(2)

图三张氏古迹遗物

清朝张状元后代(清朝豪族张本枝家庭成员简介)(3)

原创不易请多多关注!图片为龙虎推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