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两岁半孩子数学启蒙(给孩子数学启蒙)

朋友的孩子现在在上幼儿园的大班,明年上小学。 幼儿园的老师已经开始教10分钟以内的分解,据说大班这一年为了适应小学会教孩子20分钟以内的加减法。 家长们说起话来,总要问你家孩子学得怎么样,做不了10以内的加减运算,朋友感到不安。

她家的孩子相对来说醒得晚,朋友即使掰着手给孩子算,孩子也是无知的。 因为过于不安,朋友也很困惑。 这种情况才可以说是幼稚的联系吗? 学了加减法之后数学准备好了吗?

如何给两岁半孩子数学启蒙(给孩子数学启蒙)(1)

相信朋友的疑问也是很多父母的疑问,更多的父母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实际上,学龄前儿童对数学的准备,如果机械地只学习加减乘除,不仅不够,还会使孩子产生敬畏感,给数学以“难”的凝固印象,影响数学学习的兴趣。

硬给学龄前儿童灌输加减法,进行填鸭式教育,有什么危害?

如何给两岁半孩子数学启蒙(给孩子数学启蒙)(2)

一是学习后精力明显不足。 不少升入学校的父母反映,自己的孩子上小学前两年成绩很好,到了三年级就开始逐渐落后,到了小学毕业,就上了班里的下等。 被孩子的学习欲望打击,光是修复自信就需要很多能量。

这就是加快机器学习的结果。 学龄前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如果教加减法很死板,孩子们只能通过机器记忆的方法来记忆。 但是,因为不理解背后的原理,所以不能灵活运用。 这样的机械背诵只能应对1、2年级学生浅显的学习内容。 到了三年级,随着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灵活性要求的增加,孩子们很难适应。

如何给两岁半孩子数学启蒙(给孩子数学启蒙)(3)

二是限制儿童抽象逻辑能力的发挥。 学习数学对孩子来说最大的好处是思维逻辑的锻炼。 机械式记忆法只是让孩子把数学当作语言文学。 孩子的幼儿园阶段是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时期,理解数字的含义,识别数字所表示的重量、高度、长度等单位,孩子就可以把生活中的具体物体与“数量”联系起来。

而后,有了对数的初步概念,才能通过长短高低对比、序列、集合等初步了解数学原理,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具体操作中融入心中,初步形成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给两岁半孩子数学启蒙(给孩子数学启蒙)(4)

但机械背诵加减法是简单粗暴地越过这个转换阶段,限制孩子们抽象逻辑能力的形成和发挥。 将来,孩子在学习立体几何学等难的数学时,会显得力不从心。

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数学启蒙,正确的思路应该是什么?

正确的数学启蒙思想,应该是借用生活中的实物,让孩子在脑海中形成初步的数学概念。 何秋光老师参加过国家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数学学习的内容编辑。 她指出学龄前儿童数学启蒙的重点在于儿童在发展形象思维的同时,初步尝试分类、排序、判断、推理,发展抽象思维的逻辑能力。

如何给两岁半孩子数学启蒙(给孩子数学启蒙)(5)

由此可见,幼儿关系中数学的准备部分,应该不仅仅是加减运算的学习。

父母应该如何在家庭中引导孩子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通过相关数学启蒙图画书理解数学概念。 图画书将难的数学概念穿插在有趣的故事中,提高幼儿的理解度和接受度。 例如《数字在哪里》、《摩比爱数学》、《你好,数学》系列图画书; 小学阶段可以阅读的《数学帮帮忙》、《汉声数学》系列,每本书都有数学原理的讲解,适合妈妈充分理解后带着孩子一起阅读。

如何给两岁半孩子数学启蒙(给孩子数学启蒙)(6)

通过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对数字敏感。 一位母亲说,自从她打开孩子存钱罐的功能后,孩子对数字显然在意得多。 不仅迅速记住了硬币,对简单的加减法也很了解。 定期存钱计算存钱罐总数,购物后通过减法计算剩余的钱数,孩子会在无形中巩固减法。

用小棍子和积木块学习加减和乘法。 最有效的数学启蒙必须与实物相协调。 只要父母小心,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教具。 无论是儿童平时的积木玩具,还是小棍子、磁片,都可以融入数学学习。

如何给两岁半孩子数学启蒙(给孩子数学启蒙)(7)

积木块叠放时高时低,可以使孩子了解加减运算的原理,磁片可以帮助孩子识别形状,为学习平面几何奠定基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