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不是不玩体育(印度为何竞技体育差劲)

印度的人口即将超过中国,然而在奥运会上印度的存在感极为稀薄。时至今日,印度独立之后也仅仅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拿过一枚射击金牌,银牌和铜牌也是个位数。印度堂堂14亿人口,竞技体育如此拉垮,非常不应该。

印度是不是不玩体育(印度为何竞技体育差劲)(1)

有人说印度人吃素导致身体素质不足,这只对了一部分。首先不是所有印度人都吃素,其次印度的肉类供应量虽然比较低,但蛋奶供应尚可,奶制品摄入量甚至高于中国。身体素质只是很小一部分原因,如果想,全国供应一批运动员至少也不存在问题。

印度是不是不玩体育(印度为何竞技体育差劲)(2)

问题是,他们不想。

首先当然是经济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竞技体育发展到今天,事实上已经是非常专业化的运动,而专业化背后则是庞大的社会分工体系在协作和运转,这自然也需要宏观上的财力予以支持。财力可以来源于对竞技运动的商业化运转带动民间投资,这基本上是拥有庞大资本量的发达国家的套路;也可以来源于举国体制下国家资本的大范围介入,这在早年苏联、东欧、古巴等国较为常见。中国是举国体制起家的,但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化运作正在发展。

印度是不是不玩体育(印度为何竞技体育差劲)(3)

资本越多,运动员才能得到足够的待遇,足够的场地、器材,以及足够的高素质团队进行科学的、细致入微的指导训练。这样的成绩才能越来越高。比如说苏炳添创造历史的背后,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田管中心引入了美国教练以及配套训练理论与设备进行大范围精确训练控制的结果,类似的击剑也是如此。这些项目现在可以发展起来,关键也是资源足了。

印度是不是不玩体育(印度为何竞技体育差劲)(4)

这种投资印度是缺乏的,印度财政能力不太可靠,在成绩出来之前印度的政治体制不会有兴趣对个别运动员进行投资。而印度民间资本也并不庞大,独立后唯一一个金牌得主阿比纳夫·宾德拉是个十足的富二代,也是家里进行大量投资并在美国训练才有足够的训练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印度本质上是西方为中心的经济体系下的服务业一环,印度自己难以在全球化下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而印度自己的所谓社会主义实践实质上依然受制于英国殖民地政治架构而无法达到苏联、东欧的水平。

竞技体育商业化有一个功能是赋予阶层流动的机会窗口,也就是让穷人的孩子获得上升的空间。所以为什么美国队、欧洲队伍的黑人多,主要原因倒不是基因,而是他们对于阶层流动有着比主流白人更强烈的需求,因此愿意吃苦也有较大的可能获得回报。而在南亚没有经历过现代革命,既没有足够的民间资本又没有国家组织的强行投入,贫困出身的专业运动员也因为无法获得成绩而难以实现阶层流动,而难以流动预期也阻止了普通人家的孩子从事竞技体育。最终,能取得成绩的运动员往往是精英家庭的,但是精英家庭的偏好则是向西方移民、担任工程师、医生等办公室工作,而且规模也不大。从清代到民国,中国也基本上是这样的结构,因此奥运会参赛人数非常可怜,奖牌更不必说。

印度是不是不玩体育(印度为何竞技体育差劲)(5)

当然,整个南亚竞技体育都很糟糕,除了板球我们也想不到任何南亚运动,印度只是体量大所以矛盾感更明显而已。穷是很重要的一面,而背后则是国家能力的羸弱。

也有大量的负面精英文化在制约着印度。南亚精英文化披着西方的外壳,但内核也是高度传统的。强健的身体在传统精英看来并不是健康的象征,而是体力工作者的卑贱。这点与当年的大清国相似,比如当年在厦门鼓浪屿出现了近代壁球运动场,清廷的官员看到这些高阶层的洋人在运动大惑不解,问他们为何不让下人去干这个事。现代化赋予了精英阶层完全不同的范式,强壮的身体成为现代化的标杆之一,而这种观念也会成为突破传统阶层束缚的武器。不过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印度仍然不太可能做到这点。

印度是不是不玩体育(印度为何竞技体育差劲)(6)

奥运会确实是综合国力的比拼,中国能长期上榜并排名前列,靠的也是规模、体制以及资源形成的综合能力。我们可以看到,至少金牌榜前20名内已经没有人均GDP低于1万美元的国家,这种金牌榜不是印度能玩得了的。而相应的,如果印度哪天在奥运会上异军突起,那么我们才会视印度为真正的战略对手,现在印度还不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