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俗称风疹块(风疹块还是荨麻疹)

生活中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便是荨麻疹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疹块,据调研,人群中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至少会得一次荨麻疹,由此可见荨麻疹是常见多发的皮肤病。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风疹块还是荨麻疹)(1)

虽然荨麻疹属于生活中的常见病,但关于荨麻疹的具体病理机制,相关有效治疗措施一直没有明确定论,所以荨麻疹并没有因为其常见多发而变得容易治疗,至今仍是医学上的一大难题。

关于荨麻疹的病理原因,无论是民间还是学界,都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荨麻疹归属于过敏性疾病,另有学者认为荨麻疹归属于炎症性疾病,不管是过敏还是炎症,其表现形式却大多相似。

荨麻疹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突发性的风团疹,常见有以下特点:

发病突然,皮疹形态多样,以水肿性红斑风团为主要皮损特征,时隐时现,反复发作,常伴随瘙痒感,有时还有灼烧感,严重者可伴有腹痛腹泻呕吐,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等症状。

虽然荨麻疹多见,也多发,但大家对荨麻疹的理解却未必正确,生活中就有关于荨麻疹的不少误区需要大家警惕。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风疹块还是荨麻疹)(2)

误区一:荨麻疹就是过敏

生活中一遇到荨麻疹,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过敏,毕竟很多学者也认为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疾病,也无外乎常人这么认为了。

其实这里面的理解是有偏差的。的确,过敏是导致荨麻疹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也只是之一而已,不是所有荨麻疹都由过敏导致,早有研究表明,常见的荨麻疹现象,仅有约为三分之一的急性荨麻疹和过敏有直接关系,其他都无法证明,且荨麻疹发病机制复杂,我们不能粗暴简单的将荨麻疹和过敏直接划等号。

误区二:荨麻疹就是风疹块,所以所有荨麻疹都怕风,只要防风即可

在很多地方,对荨麻疹的称呼普及度还不如风疹块,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因为荨麻疹会使得皮肤局部出现风团,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该风团很怕受到冷风刺激。

这种观点其实是不全面的,因为荨麻疹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因其病因和现象的复杂性而成为医学难题,常见的风疹块性荨麻疹只是荨麻疹的一种,如果是过敏性荨麻疹,那么肯定是要忌服高蛋白海鲜等大分子物质的过敏源高于冷风了,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风疹块还是荨麻疹)(3)

误区三:荨麻疹会传染

荨麻疹作为一种皮肤科疾病,外在现象很容易被人发现,那一团团风团显得触目惊心,很容易让人觉得这种病是传染病。

其实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荨麻疹不是传染病。所谓传染病,其实就是指部分有明确病原体的感染性疾病,虽然荨麻疹的部分因素和感染有关,但是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系统免疫现象才是荨麻疹的表现,所以感染只是荨麻疹的诱因,荨麻疹自然不会传染。

作为皮肤科的医师,见过得荨麻疹的病人成千上万,没有一个医生因为接触病人而被传染。

常见荨麻疹类型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风疹块还是荨麻疹)(4)

一般性针对荨麻疹的诊治,我们常规的还是用药物治疗,但在药物使用前,还有个简单的评定: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风疹块还是荨麻疹)(5)

一般在医生开药前,需要遵循的原则是首先排除病因,之后治疗原发病,然后对症治疗。

一般要排除病因,治疗原发病,在问诊环节非常重要,这里对医生是专业素养的考核。对患者,也要留意发病前后的细节和生活饮食,尽可能准确详细的告知医生身体情况,便于医生综合评估后找到最佳治疗方式。

通常情况下,治疗的药物有一代抗组胺药,二代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

一般情况下,H2受体拮抗剂单方用药无效,需要和H1受体联合运用,主要用于慢性顽固性自发性的荨麻疹;一代抗组胺药因其止痒效果持续时间短,容易和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且嗜睡作用明显,所以如今临床上不作为首选。

通常情况下,首选的多为二代抗组胺药,相对于一代抗组胺药,二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而且还额外有抗炎性介质的作用,一般被广为普及为一线用药。

除此之外,我们针对特殊人群,在用药上也要有所注意,以英国的研究表明,儿童患荨麻疹的患者当中,有50%-80%的几率同时并发血管性水肿,所以在用药过程中,需要考虑这一层因素,用药原则和成人相同。

再有,针对妊娠期的妇女而言,美国FDA将氯雷他定在用药安全分类当中将其分为B类药物,所以孕妇在选择药物时需要谨遵医嘱。

#清风计划##健康真相馆#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