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为什么能写出长恨歌(为什么写出长恨歌的是白居易)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敬请关注,分享更多精彩。


白居易为什么能写出长恨歌(为什么写出长恨歌的是白居易)(1)

文∣云舒 图∣网络

提起《长恨歌》大家都很熟悉。它是白居易的代表诗作之一,也是最著名的叙事长诗之一。无论从艺术上、学术研究上,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作者站在个体的角度与历史的角度上进行创作,一方面对统治者的荒淫无度的生活的进行了无情揭露,同时又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上,对李、杨之间的美好爱情以及人性的真与美进行热情地讴歌,具有爱情与讽喻的双重主题。

诗中主要描写的历史事件以及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当时可谓家喻户晓,而且在当时包括杜甫在内的很多唐代诗人也写了大量同题材的作品,但为什么写出《长恨歌》的是白居易,而不是其他唐代诗人呢?


白居易为什么能写出长恨歌(为什么写出长恨歌的是白居易)(2)

01

这要从一个当时叫“盩厔(盩厔)”的地名说起。“山曲曰盩,水曲曰厔”,是个风景非常美的地方,距长安西南100多公里,距离马嵬坡只有50里,为方便识记,这个地方现在叫“周至”。

白居易刚到此地就结识了两个很重要的文友,一个是王质夫,另一个是陈鸿。有一天他们去一个叫仙游寺的地方玩。王质夫当时就劝白居易要写一首关于李、杨二人的诗歌来歌咏唐太宗和杨贵妃的故事。

他的原话是:“夫稀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


白居易为什么能写出长恨歌(为什么写出长恨歌的是白居易)(3)


意思是如此情结曲折的悲欢离合故事,又发生在帝王后妃身上,对于诗歌创作确实题材难得,然而这么感人的故事,这么复杂的内容,必须有杰出的诗歌才华,才能绘声绘色地予以叙述,否则就会糟蹋了好题材。

所以王质夫力劝白居易档期这个重任。值得注意的是,王质夫认可白居易写作资格的两句话是“乐天深于诗、多于情”。

白居易“深于诗”是肯定的。当时他35岁,但16岁就写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著名诗句;29岁被录取为进士,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如今又过了好几年,再加上他刻苦修炼,“深于诗”是没问题的。

02

为什么说白居易“多于情”?这与他的爱情经历有关。

据考证,白居易11岁时,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并赞美湘灵的美丽和她悦耳的嗓音。

贞元十四年(708),白居易27岁的时候,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一路上他写了三首怀念湘灵的诗。分别是《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由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与湘灵经过17年的相处和8年的相恋,感情已经很深了。离别后不但苦苦相思,而且已考虑过结婚问题。但是湘灵担心她家门第低,攀不上白居易。

白居易为什么能写出长恨歌(为什么写出长恨歌的是白居易)(4)

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29岁考上进士,回符离住了近10个月,恳切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被封建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白居易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

贞元二十年(714)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门户大于一切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他们深厚的爱情并没从此结束。白居易以不与他人结婚惩罚母亲的错误,并三次写了怀念湘灵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


白居易为什么能写出长恨歌(为什么写出长恨歌的是白居易)(5)

白居易37岁时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经人介绍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了婚,但直到元和七年还写诗思念湘灵。例如《夜雨》、《感镜》等。后来白居易蒙冤被贬江州途中,和杨夫人一起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白居易与湘灵抱头痛哭了一场,并写下了题为《逢旧》的诗。

这时白居易已经44岁,湘灵也40岁了,但未结婚。这首诗里白居易再次用了恨字,此恨与《长恨歌》的恨不会毫无关系,所以说白居易亲身经历的这段悲剧般的爱情为《长恨歌》打下了基础。

03

白居易的“多于情”还表现在其他方面。

大河元年(827)年底,56岁的白居易从长安赶往洛阳,他骑的多年的一匹小白马,在途中突然死去,白居易十分伤伤心,把马葬在稠桑驿,还写了一首长达40句的长诗来悼念它。

七年以后,白居易从洛阳前往下邽,想起那匹小白马,又写了一首七言绝句来悼念它,后面两句说“马死七年,犹怅望,自知无奈太多情!”

的确对一匹马的思念竟然超过了七年还不忘情,白居易真是一个多情种子!


白居易为什么能写出长恨歌(为什么写出长恨歌的是白居易)(6)

诗才杰出,感情丰富,这是白居易写出长恨歌的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因为长恨歌有一个格外缠绵悱恻的爱情题材,又有一个格外错综复杂的符合主题,谁能比白居易更胜任这个写作任务呢?

于是王质夫就举杯向白居易敬酒,劝他写一首长歌来吟咏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白居易随即奋笔书,一首传诵千古的《长恨歌》就此诞生了。

—END—

今日讨论话题:你对白居易的爱情故事怎么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