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博物馆什么时候开放(文化宿迁的印记)

宿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物遗迹数不胜数,文化样式异彩纷呈,留下的文化印记更是不胜枚举。这些“文化印记”是宿迁文化积淀的明珠,是历史文脉的传承,是城市记忆的载体。即日起,速新闻将推出“文化宿迁的印记”系列报道之一—文化宿迁的印记·馆“宝”。博物馆往往是人文精神的培育者、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代表着一种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文化力量。在宿迁,这股力量不仅有传统的综合博物馆,杨树博物馆、棉花博物馆、粮食博物馆、金针菜博物馆、酒博物馆、玻璃博物馆……等专题馆也是宿迁历史发展的“记录者”,那么这里有哪些镇馆之宝?这些宝贝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还有哪些护宝人在守护这些宝贝?文化宿迁的印记·馆“宝”系列报道将带领广大读者走进宿迁的历史,触摸城市的文化印记。

宿迁市博物馆什么时候开放(文化宿迁的印记)(1)

(速新闻记者 顾园园 仲文路/文 见习记者 陈瑾 庄力玮 /图)在秦汉文化的风云际会之地,在大运河的桨声灯影中,宿迁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深厚人文底蕴,成为了“第一江山春好处”。

宿迁市博物馆什么时候开放(文化宿迁的印记)(2)

市民观赏青铜编钟

从被誉为地球上的“生命圣地”的下草湾文化遗址,到江苏最早的新石器遗址顺山集文化遗址,再到古韵古香的项王故里……这一切都让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和2700多年建城史的宿迁充满了惊喜。古老的宿迁城,也多度于瓦砾荒烟之中重建繁华,更添历史的厚重。循着这份厚重,我们“敲开”宿迁市博物馆的大门,去寻宝……

坐落于项王故里景区北侧的宿迁市博物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属仿汉式建筑,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6000平方米,文物库房面积800平方米。涵盖玉器、石器、骨器、陶器、铁器、木器、青铜器、金银器、纺织物以及书画等。

宿迁市博物馆什么时候开放(文化宿迁的印记)(3)

前来博物馆参观的游客

在宿迁市博物馆负责人高小亮的带领下,记者了解到,博物馆设有基本陈列、临时陈列等展区。一楼为基本陈列展览《宿迁文明发展史》,该展览以时间为轴,实物陈列为主体,辅助以大量的文字、图片、场景复原、视频资料,对宿迁历史作了整体回顾,让游客在欣赏精美文物的同时了解宿迁漫长的历史变迁,体验宿迁独特的地域文化。

该展览按照时间顺序,分四个部分,介绍宿迁的历史进程:

第一展区,文明开篇,徐淮奠基,展示了远古至夏商周时期的宿迁。该展区陈列了100万年前的象牙化石、距今4-5万年的晚期智人“下草湾人”化石、新石器时期的石器、陶器、骨器和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等,充分展示了上古时期宿迁地区的繁荣景象。

第二展区,楚汉伟业,郡国重地,讲述了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宿迁。本展区通过对项羽的故乡下相城遗址的考古再现、泗阳三庄泗水王陵出土的铜器、玉器、木俑等文物陈列,生动地还原了楚汉之争的风云变幻和汉代泗水王国的高超艺术成就。

宿迁市博物馆什么时候开放(文化宿迁的印记)(4)

明嘉靖真武神铜像

第三展区,水运要冲,淮北名邑,展示的是隋唐至明清时期的宿迁。本单元展示了大量隋唐宋元时期的石雕、瓷器、砚台、铜镜、化妆用具等。再现了宿迁因古汴河和中运河的开通而形成的“地接南北、货通八方”的历史态势。

第四展区,社会转型,地域新生,介绍了晚清民国至新中国成立时期的宿迁。该展区展出的多是近年城市考古过程中的工作成果,全面还原了宿迁明清城墙的分布格局、地理区位和工程技艺,并通过大量的实物再现了宿迁地区在明清时期的历史变迁。

一块块硅化木,一件件陶器,一个个编钟诉说着宿迁那久远的故事;传达着宿迁厚重的历史文化。

责任编辑 张海南 张甜甜

宿迁市博物馆什么时候开放(文化宿迁的印记)(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