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老人的正确生活方式(他走了我也不想活了)

以前看《神雕侠侣》,杨过在断肠崖前悲痛欲绝、泪眼模糊、万念俱灰,跃入绝情谷中,不禁感叹:杨过对小龙女情深意重,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啊!当时以为这只是文学作品的渲染罢了。

丧偶老人的正确生活方式(他走了我也不想活了)(1)

图源来自网络

可是近期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与老年人接触、交流,多次遇到有老人泪眼婆娑地对我说”他走了,我活着也没啥意思,不想活了”,并有一系列抑郁的症状,我才意识到这种感受是真实的、发自肺腑的,当重要的另一半不在了,觉得自己活着也没有意义了。

丧偶老人的正确生活方式(他走了我也不想活了)(2)

 步入人生暮年,总有一个人要先离去。丧偶是重大的应激事件。丧偶老人的心理变化通常比较剧烈,其心理活动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所有的心理活动集中指向新近的逝者。许多人往往痛不欲生,简直到了欲死不能的地步,他们整天涕哭,甚至拒绝逝者火化或下葬。

第二阶段:对逝者和其他人发怒或带有敌意。这时,逝者已离开身边,存留者常常会对着照片中的他(她)生闷气,又迁怒于其他人,很容易无缘无故地和别人争吵。

第三阶段:要求其他人的支持和帮助。由于配偶失去,旧的依恋关系已不复存在,悲伤的情绪开始向他人发泄。他们常常会不顾别人是否愿意听,对周围人诉说自己的不幸,希望得到他人的同情和帮助。

第四阶段:他们已清楚地意识到,配偶已永远地失去了,正常的生活已彻底打乱了,整个心被绝望占据。

第五阶段:他们开始从绝望中撤退,向往正常的生活并开始重新组织新的生活。这一阶段,他们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其他人或其它事上去,主动地压抑悲痛的情绪。

上述五个阶段也可分别概括为震惊、情绪波动、孤独感产生、宽慰自我、重建新模式阶段。各阶段长短,因人而异。总的来说,丧偶的老年人的心理是消极的。

丧偶老人的正确生活方式(他走了我也不想活了)(3)

那应该如何应对呢?

  • 通过各种方式尽情宣泄,亲友要给予支持、陪伴、宽慰和鼓励,使其尽快从悲痛中解脱出来。

丧偶老人的正确生活方式(他走了我也不想活了)(4)

  • 度过丧偶初期的哀痛之后,应尽量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培养兴趣爱好、扩大人际交往,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开阔视野,转移悲痛之情。

丧偶老人的正确生活方式(他走了我也不想活了)(5)

  • 将对老伴儿的感情转移到其他家人身上,让自己的情感找到一个宣泄口。
  • 如条件允许的可以考虑再婚,再婚对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抑郁心理有一定的帮助,子女、晚辈对老年人再婚也应给予充分的关心、理解、支持

丧偶老人的正确生活方式(他走了我也不想活了)(6)

  • 对于丧偶之后出现的哀伤、抑郁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或者有明显的自杀自伤想法或行动,应尽早就医,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和/或心理治疗,以尽早走出哀伤的阴霾。

(本文作者:鲍丽)


参考文献:

上海银杏老年公益基金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