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词语知识(高中语文知识点)

高中词语知识(高中语文知识点)(1)

(五)词语应用

知识点总结

一、实词

近义实词主要有两类:一是同音近义词,二是异音近义词,无论哪种类型,准确把握词语含义,辨析、判断用法迥异或微殊的词语都是不变的考查方向。

近义实词的辨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意义方面辨析(1)辨明范围很多近义词适用范围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的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地辨别。(2)把握轻重词义的轻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样。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3)弄清侧重名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的事物现象的特点方面。动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动作的方式、方法或动作的结果方面。形容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状态和性质的方面。(4)弄清具体与概括的不同如:“船”和“船只”都指水上的主要运输工具。但“船”是具体的,“船只”是概括的。如他在湖面上划船。来往船只很多。

2.从用法方面辨析(1)分清对象有些近义词有特定的使用对象,有的对人,有的对事,有的对物。分清所指对象,可以直接区分词语的细微差异。(2)找准搭配一个词语所依据的语法关系,往往有比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做题时,要根据语境正确选择。(3)明确词性和语法功能根据词性可以判断某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确定词的语法功能,从而准确辨析词义。(4)注意词语的特定“方向性”有些词语有特定的“方向性”,比如谦敬,如果在选择时忽视这方面就会出现错误。(5)区分语体色彩有一些词语具有语体风格的差异,有的是口语,有的是书面语;有的是政论用语,有的是描写性用语。如果不注意词语的语体色彩,用得不合适,就会使人感到很不协调。

二、虚词

正确使用虚词,一要弄清虚词的语法功能和搭配习惯,掌握某些易误虚词的常见用法;二要注意辨析易混虚词的细微差别;三要正确使用关联词语,注意关联词语搭配使用的特点。对虚词的辨析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词性,辨析异同虚词的词性不同,其语法特点和功能就不同,我们只有把握了词性,才能做到准确使用。比如:“关于”“对于”都引进涉及的事物,但“关于”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对于”用于指出对象。句中“对于......作过......阐述”,旨在指出对象,故应选用“对于”。

2.摆正位置,对应搭配虚词的摆放位置必须根据句子的语法需要和虚词自身的表意特点来确定,而不能错位。比如:在复句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如果一致,关联词语应该放在主语后;反之,则放在主语前。有些虚词需要与实词或者其他虚词搭配使用,在搭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搭配的对应。

3.辨明关系,有机衔接为了表明或强化词语之间、短语之间、句子之间的关系,常常需要使用虚词,在使用之前,我们首先必须辨明关系,否则,就会发生关系混淆、关系颠倒或强加关系等错误。

4.避免重复,谨防脱漏虚词的使用应切合语境的需求,如果滥用,往往会造成语意的累赘、重复,甚至破坏句子的结构。常见考法①高考对实词考查的重点是近义词的选用和辨析,②试题的设问形式固定不变。如: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或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如2009年江西卷、湖北卷。③试题的考查侧重于对语言环境的分析和对词义的辨析,二者要兼顾。④试题的考查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问题。⑤试题考查的词语往往是常见于报刊中使用率较高又容易被误用的词语。

高中词语知识(高中语文知识点)(2)

误区提醒

1.弄清语境,要善于根据上下文来断定词语的意义。

2.辨别词义。主要看近义词语的不同语素,通过组词、找反义词、形声字依形旁辨义等多种方式来了解词义的细微差别,然后结合句意,进行选择。

3.筛选排除。比较难以确定对错的选项,除从词义上加以辨析外,还可用定范围、析词性、明色彩、辨轻重、试搭配等方法进行鉴别。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以至选出正确项。

4.迁移应用。有些近义词没有相同或相异的语素,而词语本身的意义、功用又辨析不清,这时可以另造句子进行比照辨别,区分出异同,选出正确项。5.词义代入。每个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都有确切的含义,考生可以将其具体词义代入句中,根据词义进行判断。同时兼顾其搭配关系、适用范围、感情色彩、语体风格等是否适当,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高中词语知识(高中语文知识点)(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