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走神家长回来怎么教育 上课走神开小差

逗儿妈妈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张姐近来和孩子老师沟通的时候了解到,孩子上课的时候总是开小差,老师提醒过很多次,但是孩子的表现却没有得到改善。老师希望张姐可以配合自己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有所改善。听了老师的建议后,张姐表示自己此前一直没有关注过孩子注意力方面的问题,愿意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引导。

晚饭的时候,张姐特意观察了下孩子,发现孩子吃饭的时候也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刺激所吸引,比如说会边吃边看动画片。晚饭过后孩子开始写作业,此前张姐一直是让孩子自己做作业,孩子每天都要写到很晚,张姐还以为是孩子的作业多,可是仔细观察后却发现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注意力很不集中,写写玩玩的状态很浪费时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到底要怎样进行干预呢?张姐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孩子上课走神家长回来怎么教育 上课走神开小差(1)

孩子上课总走神,这是家长们非常困扰的一个教育难题。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孩子总走神的表现会非常的明显。家长们担心不认真听讲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但是对孩子为什么会总走神的原因却不甚了解。

一、孩子上课学走神,到底是什么原因

王姐家的孩子非常不喜欢上数学课,于是在上课的时候王姐家的孩子经常是小动作不断。不是和同桌说话,就是走神发呆。面对老师的提问孩子常常是一问三不知。孩子不喜欢学习数学,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数学成绩也非常差。老师为了纠正孩子这个爱走神的毛病,经常会在上课的时候进行课堂提问。没想到孩子非但没有提升注意力,还更加不爱学习了。

孩子上课走神家长回来怎么教育 上课走神开小差(2)

1. 孩子的大脑尚处于发育之中,不同的年龄段孩子的专注力保持时间不同。

孩子可以保持专注的时间和大人有所不同,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对于事物的关注能力逐渐增强。在孩子3岁左右的时候,保持专注的时间仅仅有3-5分的时间范围。

2. 孩子缺乏学习的兴趣

这也是孩子总走神的原因之一,孩子对老师讲解的内容不感兴趣,就会去寻找其他的内容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孩子对所学的内容没有寻求答案的热情,孩子无法进入状态,自然很难保持专注。

3. 父母无意中的行为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比如说当孩子在认真的玩游戏的时候,家长不经意的询问“宝宝,你在玩什么啊?”或者是“宝宝,你吃水果吗?”这种打断式的方式使得孩子的专注力遭到了破坏。孩子认真的玩游戏也是专注能力的一种体现。

孩子上课走神家长回来怎么教育 上课走神开小差(3)

造成孩子不够专注的原因有很多,这与孩子自身的大脑发育情况、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家庭环境影响都很有关系。在这里我们提出一个“路径依赖理论”来帮助家长们对孩子的专注力进行培养。

二、“路径依赖理论”是什么

这是一种将人的行为与惯性结合的一种理论。描述的是人们在作出某种选择后会被惯性驱使前行,这个过程中人在最开始作出的选择不断地被强化,最终形成一种固定性非常明显的思维模式。这个过程中,孩子不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只需要受到惯性的推动就可以了。

1. 减少干扰项,“路径依赖理论”有助于孩子的专注力培养

让孩子有空间和时间只去做一件事,这样少干扰的环境会让孩子减少消极影响的刺激。孩子延续一件事情的惯性思维,更加容易获得沉浸式学习体验。

2. 把有限的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路径依赖理论”提到的是一个惯性的推动力,当孩子把精力放在一件事情上时,惯性刺激更加容易发挥作用。尤其是对掌握的不扎实的内容,这样的方法更加有助于欠缺的弥补。

3. 合理利用时间,加深惯性痕迹

孩子对时间的分配有所侧重,有助于惯性的形成和影响痕迹的加深。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家长的督促和引导。“路径依赖理论”是培养孩子行为习惯阶段非常有效的一种引导方法。

孩子上课走神家长回来怎么教育 上课走神开小差(4)

“路径依赖理论”给予了家长们一种教育引导模式的参考,对于孩子的专注力培养一味地勉强或者批评指责是不恰当的。讲究方法的运用更加能够使得孩子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家长做好这3点,帮孩子提高专注力

1. 激发孩子的兴趣所在

孩子的兴趣可以促进其保持专注,就像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会完全不受环境的打扰,专心致志。家长有必要找到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当然这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比如说设定合理的目标,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孩子上课走神家长回来怎么教育 上课走神开小差(5)

2. 不轻易打扰孩子,给予孩子独处的空间

当孩子保持专注的做事时,家长不要过多的进行干预。比如说家长们辅导孩子功课,看到孩子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就急着让孩子做出更改。随意的打扰孩子的专注力,这会让孩子的行为有所困惑,被打断的思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找回。

3. 适当的鼓励,不要随意的对孩子进行负面评价

在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的阶段,父母适当的鼓励可以让孩子更加有坚持下去的动力。同时父母也不要随意的给予孩子负面的评价,比如说“你怎么这么笨啊!注意力这么不集中!”家长的负面评价会让孩子加深对自己的负面认知,影响孩子的行为发展。

家长们在为孩子的学习专注力不足而头疼时,不妨从为孩子营造少干扰的环境以及激发孩子的兴趣入手来进行解决。当这些刺激使得孩子形成惯性思维后,巧妙的依靠“路径依赖理论”,就可以实现孩子的专注力提升,与其批评指责孩子,不如改变教育引导的方法。

孩子上课走神家长回来怎么教育 上课走神开小差(6)

各位家长们,您对孩子的专注力方面的培养有哪些见解呢?对于“路径依赖理论”是否有所了解呢?欢迎大家留言与逗儿妈妈一起探讨!

我是逗儿妈妈育儿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会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儿知识,帮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