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18年财报(溃败中的一丝希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主观的观欢迎订阅,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吉利汽车18年财报?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吉利汽车18年财报(溃败中的一丝希望)

吉利汽车18年财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主观的观。欢迎订阅。

3月23日,吉利汽车发布2020年年报。

吉利的这份年报,几乎可以称之为吉利汽车最近几年以来的全面败退,令我非常失望。

除了合营企业领克的销售稍有亮点外,公司的其他经营指标全面恶化。吉利虽然最近几年动作频频,但是在上市公司层面的亮点并不多。

自2014年开始实施的”一个吉利“的战略和新车型,帮助吉利在15-18年间攻城略地,最终成就了国产品牌第一的市场地位,并在2018年实现销售150万部、超过1000亿销售额、127亿净利润的业绩巅峰。

而在2021年2月份,长安汽车的月度销量超越了吉利;很多人也在预言2021年长城汽车的总销量有可能超越吉利汽车,取代吉利成为国产汽车的老大。

这一切变化的背后,源自于吉利汽车产品车型的老化导致的竞争力不足。

在15年-18年开始销售的车型,虽然每年不断推出改款车型,但是车型基本处于生命周期的尾部,在市场上开始缺乏竞争力;产品的老化过时叠加整个汽车市场的不景气及疫情的影响,于是自18年以后,吉利的业绩开始变得越来越差。

稍微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如果公司能够应对得当的话,2020年或许会是这波景气周期的最底部。

2020年总的业绩情况大致如下:

汽车销量同比下降3%,营业收入下降5%,毛利率下降至16%,销售、管理费用率全部上升,净利润率下降至5.4%,净利润同比下降32%至55亿,经营活动现金流金额大幅下降至15.97亿。

这些指标中,最超出预期的因素是,在下半年市场整体情况开始转好的情况下,毛利率和净利率继续下滑,毛利率从中报的17.1%降至年底的16%,净利率从中报的5.7%降至5.4%。

这说明,因为产品竞争力不足,即使公司在2020年中将原定141万辆汽车的销售目标下调6%至132万辆,但是实际达成这一目标仍然是有难度的,因此,采取了降价、扩大广告宣传、促销等多种措施,从而在下半年对毛利和净利都造成了更大的损害。

2020年的业绩及低于预期的原因分析大致如此。

2021年,公司计划通过推出新的产品和加大出口的方式改变现在的局面。

公司给出的2021年销量目标指引为153万台,这个数量超过了业绩巅峰时期的150万台,相比2020年同比要增长16%。

在2021年的前两个月共实现销售233547万部,达成公司销量目标的15%,稍微落后于17%(2/12=17%)的时间进度。

不过,一般情况下汽车公司上半年的销量占比目标为45%,下半年是55%,所以,以此衡量的的话,前两个月的销售数据还稍微超越了时间进度。

正如前面所讲,吉利上一代产品已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末尾,在公司BMA,CMA,SEA三大平台都已完备的基础上,2021年是吉利从第3代产品向第4代产品过渡进程中开始的一年。

在吉利的产品规划中,2021年共有5款全新车型上市。

包括星瑞、星越L、A 级中低端轿车 SS11 、极氪旗下SEA浩瀚架构的ZERO、领克品牌的一款中大型SUV(沃 尔沃 SPA 架构打造),另外包括几何品牌的几何A的换代车型和在BMA平台上生产的帝豪的改款车型。

仅以这样的产品阵容来看,我认为20201年能打的车型还不够多。最有希望担当冲击销量是两款基于CMA平台的车——星瑞和星越L。

作为第一款基于CMA平台的轿车,星瑞已经于2020年11月上市。

从销量数据上来看,2020年11月~2021年2月,吉利星瑞的销量分别是7017辆、12077辆、14160辆、7273辆,上市4个月以来,吉利星瑞的累计销量达到了40527辆。

根据公司管理层透露,星瑞的单车利润在 1 万左右,是目前公司最赚钱的产品,公司的设定的年销量目标为18万辆以上,能否完成这一目标主要取决于未来是否继续放量。

另一款能打的车型也是基于CMA平台的SUV星越L,这款车会在6、7月份推出,吉利公司设定的销售目标和星瑞一样,并且寄希望于通过星越L的推出,达到类似博越的效果,让吉利再次成为SUV市场的引领者,而且在中国市场上,SUV的赚钱能力高于轿车。

管理层对新产品的期待是:

“今年年中随着博越改款(A 级)、星越 L(A 级),BMA 平台上改款的帝豪的推出,一定能重回市场领先地位。星越 L,6-7 月交付,非常有信心,代表我们 A 级 SUV,今年是一定要挑战年末销量 1.5 万/月,未来往 2 万/月甚至 3 万/月冲击。帝豪的换代,会在三季度推向市场,会覆盖现有帝豪的所有销量,目标是 2 万以上,EX11(领克的中大型 SUV),zero,短期目标都是月销过 5000。 折扣也会退出,利润增长也会重回快速发展通道。”

相比2019年和2020年的新产品主要以改款为主,吉利汽车在2021年的产品节奏是正面偏好的。

但是因为都是在下半年推出,上述新产品经历导入、放量阶段后,在2021销量的贡献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我按照管理层的规划大致算了一下,2021年新车能够达成30万辆的销售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根据管理层的规划,吉利汽车在2021年提升业绩的另外一个方向是出口业务。

从数据看,吉利汽车的出口业务增长迅速,2019年增长109%,2020年增长20%,但是因为基数并不大,即使经过高速增长,2020年的总量也只有7.3万台。

即使2021年增长50%,也只有11万台。业绩贡献并不大。

新车加出口业务,总体贡献40万台,剩余113万台的销售业绩还是得要依靠原有车型实现。而这些竞争力差的车型销售就需要更多的市场资源,最终势必拉低公司的利润率。

如果吉利在2021年能够实现年初制定的销售目标,因为平台的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和新车促销较少,假设净利润率能够回升至6.5%左右(2019年是8.9%,高峰期可以达到11%以上。)。

则2021年净利润大概会同比增长36%(153万辆*7.5万元/辆*6.5%=75亿)达到75亿人民币,大概是89亿港币,相对目前2000亿港币市值,动态市盈率为22倍。

对于一家未来确定性不够的重资产企业而言,这个动态市盈率水平还算是相对合理的。

这个净利润金额最终能否达成,取决于各种因素,在整个过程中我们最需要密切关注的就是每个月的销售月报。

在中报公布之前,无论股价涨跌,我都不会有任何操作。如果我改变主义了,会单独写文章说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