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背后深意(解读让子弹飞里)

让子弹飞背后深意(解读让子弹飞里)(1)

“是不是只有一碗?别走,是不是只有一碗!”

为证清白,六子割开肚子,掏出凉粉,凄声喊道。

结果,围观群众眼看事情闹大,根本不管真相如何,迅速撤走。

而罪魁祸首胡万则一脸笑着嘲讽道:

“我知道你只吃了一碗,你上当了!”

之后,胡万被赶来的张麻子打爆了耳朵。如果不是师爷拦着,那当场就得领盒饭。

师爷劝张麻子时说了四个字——杀人诛心。

这是姜文《让子弹飞》里的名场面之一,主角张麻子一方的老六被黄四郎的管家胡万用计逼死,师爷说出了经典台词“杀人诛心”,劝住了暴怒中的张麻子。

那,什么是“杀人诛心”?

一碗粉,又凭啥逼死六子?

让子弹飞背后深意(解读让子弹飞里)(2)

杀人诛心的三层意思。

第一层,杀人,诛自己心。

胡万被张麻子打掉一只耳朵时,惊慌大喊了两句话:

“你不敢杀我,你不能杀我。”

不敢杀,是因为胡万自认是黄四郎的狗,打狗还要看主人,张麻子不敢鱼死网破。

不能杀,则是因为张麻子杀胡万这事不占理,并且违背了他自己的“公平”二字。

没错,六子是胡万设局逼死的,但是六子是自己冲动,自裁而死。胡万顶多是个造谣者,罪不至死。

如果张麻子恼羞成怒杀了他,那就是不公平,会动摇他在鹅城的公信力,以后没人会相信他。

六子“以死证明清白”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张麻子在鹅城喊出的“公平”二字?

所以,师爷会对张麻子说“杀了他就是输,不杀他还能赢。”

现在杀人可以,但诛的,可就是我们自己的心。

让子弹飞背后深意(解读让子弹飞里)(3)

第二层,不杀人,只诛心。

杀人诛心本是个成语,出自《后汉书·霍谞传》,意指与其消灭某人的肉体,不如揭露他丑恶的动机。

电影里,师爷这个人不简单。

县长夫人曾说过,师爷是“写几个烂戏本的老色鬼。”指出他是一名混迹江湖多年的文化人。

而在黄四郎的鸿门宴上,他又对“dollar”这个英语单词了如指掌,说明他学贯中西。

他劝张麻子时说出这个典故,看似是为了张麻子考虑,其实是为了自己考虑。

他不想继续激化矛盾,还准备和黄四郎一起联合捞钱,那就得留下胡万这条狗命。

当场打死黄四郎的人,那就是彻底撕破脸,挑战黄四郎在鹅城的权威。

让子弹飞背后深意(解读让子弹飞里)(4)

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张麻子和黄四郎两人在大决战前,交手都在暗处。毕竟民国只是乱,但并不是无政府,两人都得在明面上遵守“国法”和“大义”。

无论是张麻子以县长的名义压黄四郎出钱剿匪,还是黄四郎派人刺杀,得假扮麻匪并选在黄府外,都说明了这点。

所以,张麻子是有可能利用“县长”的身份,去完成“不杀人,只诛心”这件事的,前提是不能当场杀人。

可以说,师爷“杀人诛心”这四个字,用得实在是精妙。

让子弹飞背后深意(解读让子弹飞里)(5)

第三层,杀人,诛心。

前两层,是师爷的意思。

他是个文人,文人要毁掉一个人,往往热衷于精神上毁灭,形象上毁灭。

他又是个商人,讲究和气生财,以财为本。即便合作的妻子被打死了,伤心难过到极点,也没想过报仇,只想拿钱走人。

师爷,把某些阶级某些人的软弱性,演绎得淋漓尽致。

张麻子和黄四郎则不同,他们一个是土匪,一个是恶霸,一个是革命者,一个是被革命者。

但说到底,他们都是一种人:握着枪杆子的人。

握着枪杆子的人,对付敌人时,首先是考虑在肉体上毁灭敌人,之后才会考虑是否要在形象上抹黑敌人。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才是他们的座右铭。

所以,在黄四郎听见胡万说出“杀人诛心”四个字时,他直接断句理解成了“杀人?还要诛心?”

让子弹飞背后深意(解读让子弹飞里)(6)

当然,黄四郎并没有理解错。

张麻子的本意,便是杀人,诛心。张麻子不仅要杀掉黄四郎,还要毁掉他的一切,他的所谓“民心”,他的五代家业。

这就是张麻子、黄四郎两人跟师爷的本质区别。

有些人看了影片的结尾,疯狂脑补,认为师爷才是最后的大BOSS,还有什么究极阴谋论,我说存粹是扯淡。

阴谋,在实力面前一文不值。作为没有武力的中间派,他只能选择其中一方依附。可即便如此,他依旧没逃出被炸成两半,被银两埋身的结局。

让子弹飞背后深意(解读让子弹飞里)(7)

一碗粉,凭啥逼死了六子?

六子的死,是影片的第一个高潮,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基出版的《故事》里,把这一幕叫做“第一扇门”:即故事开头进入中间的情节,主角永远无法回头。

六子被黄四郎的管家胡万设局逼死,那以主角张麻子的性格,两人再也无法合作,只有一方倒下,故事才能结束。

这一个情节,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然没有充足的理由说服观众,张麻子带领的麻匪团队,能与黄四郎斗争到底

要知道,在得到两大家族的巨额赎金后,除张麻子外的所有人,绝口不提替六子报仇的事,一心只想拿钱走人,仿佛忘了当初在六子坟前立下的誓言。

如果不是张麻子坚持,不是几个兄弟心里还顾及点兄弟情义,早没有了后面的剧情。

让子弹飞背后深意(解读让子弹飞里)(8)

所以,六子死得很有必要。不然,一群为了钱的土匪,凭啥为了解救穷苦老百姓,与恶霸黄四郎斗到底,真当是童话世界?

那六子割腹自杀取粉这个情节,有没有逻辑漏洞?

说实话,还真没有。

首先,是六子这个人设立得好。

他是张麻子阵亡兄弟的儿子,从小长在土匪窝,书没有读几本,大字不识几个,连统治民国的“北洋”二字都不知道。

但他单纯,讲义气,一根筋,尤其尊重自己的父亲。张麻子才劫了道,便让他喊县长夫人为母亲,他没有一丝犹豫,开口就喊了母亲,并还想让县长夫人上山寨继续享福。

让子弹飞背后深意(解读让子弹飞里)(9)

其次,是胡万设局的优势太大。

胡万的计谋很简单,说白了就是指鹿为马。

他用孙守义的家人逼孙守义做假证,掌握了人证;又用周围畏惧黄四郎的吃瓜群众做帮凶,去指责六子,让六子被千夫所指;再用武举人用话术去堵死六子的退路。

最重要的是,他掌握了舆论。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谁掌握了舆论,谁就掌握了真理。

六子百口莫辩,除非拿出实证来,不然光凭一张嘴,根本扭转不了局面。

让子弹飞背后深意(解读让子弹飞里)(10)

最后,是六子对张麻子的爱。

其实,到了这种地步,一般普通人根本无法破局。面对掌握舆论的胡万,六子只能吃下哑巴亏。胡万也达到了目的,那就是抹黑了县长张麻子,动摇了张麻子在老百姓的威信。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六子竟然剖腹取粉,以实物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要注意,六子并不是为了自己剖的腹,而是为了张麻子。

从小在土匪窝长大的六子,可不是会被“网暴”到以死明志的普通人。

正常情况下,惹急了他,他会直接枪毙了污蔑他的人。但这次他拿出了枪,却没有按下扳机。因为他的清白,关系到张麻子的清白。

他可以,但他不能。出于对张麻子的尊重、保护和爱,他才被逼得走向了极端。

让子弹飞背后深意(解读让子弹飞里)(11)

这点在他弥留之际,却依旧阻止张麻子杀胡万一事便可以看出。

他不恨胡万吗?他恨!

他不想胡万死吗?他想!

可是,胡万不能死,死了张麻子的清白、张麻子的公平就没有了。

于是,他对张麻子说:“师爷说得对。”

让子弹飞与让学

姜文的《让子弹飞》无疑是部神剧,它就像一杯好茶,越品越有味道。

甚至在B站,还出现了“让学”这个专门研究这部影片的学派,养活了不少UP主。

在这部电影里,有无数或明或暗的隐喻,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会得到许多有趣的答案。

欢迎各位读者老爷,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答案。

#创作挑战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