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德威有价值吗(这些新势力也许造不出车了)

【懂车帝首发】

st德威有价值吗(这些新势力也许造不出车了)(1)

2018年作为造车新势力交付元年已经结束,原本竞争焦灼的榜单,如今已优劣分化明显,区隔标准普遍被定义为“是否造出了车”。量产、交付的考验犹如造车新势力亟待跨越的一道鸿沟,时至交付元年结束,完成交付的当仁不让地隶属第一梯队,仍处在量产过程中的屈居二线,而量产车型尚未浮出水面者则大多进入了ST风险警示区域。

列夫·托尔斯泰曾在书中写到:“幸福的人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进入ST预警Top10榜单的造车新势力亦是如此——它们或许资金链断裂,或许面临生产资质被收回的窘境,或许只建厂不造车有圈地嫌疑,或许仍处PPT放卫星阶段,亦或者长期处于“失联”状态。这不禁让人生疑——它们还能造出车吗?

在资本市场,对于那些不靠谱的上市公司,监管部门通过披星戴帽ST(特别公示处理),来提醒投资者买入它们股票时要小心。而汽车头条APP此次联合《经济观察报》发起的调查中,也对各种不靠谱的造车新势力企业进行了盘点,并首度列出ST榜单和预警指数予以警示,希望对投资者和用户加个提醒。

st德威有价值吗(这些新势力也许造不出车了)(2)

不靠谱特征(一):资金链断裂

新势力代表:FF恒大法拉第未来

ST预警指数:★★★★★

从2018年10月7日,直至12月31日,历时一个季度的FF“控制权”之争终于宣告结束——恒大健康与FF签订重组协议,FF方面于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先后进行的两次紧急仲裁均已撤诉,恒大也不再需要向FF提供原协议框架下约定的后续资金。

根据协议,恒大全资公司时颖持有32%的合资公司优先股权,并持有合资公司全资附属公司Evergrande FF Holding (Hong Kong) Limited(FF香港)100%股份及重组协议协议项下的权利,作价合共2亿美元,FF香港持有FF的境内相关资产 。

FF股权结构及相关股东对应的权益做相应调整,FF的资产保全质押权与股权融资权获得释放,可分别用于公司未来的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时颖持有的32%合资公司股权,原股东方拥有回购权,可以在5年内回购。

恒大、FF官方的说法是:此举将推动公司聚焦业务发展,同时支持合资公司融资和发展,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但从根本上分析,贾跃亭虽然保住了“控制权”,却再次回到了资金链断裂的窘境之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况且老赖也已并非“巧妇”——在众多造车新势力中起步最早,鼓吹颠覆与生态概念最老练的FF,因贾跃亭“失信”而无钱可烧,量产进程一拖再拖,FF 91车型如今已经创新光环尽失,即便完成量产,在众多竞争对手量产车型历经无数次OTA后,也将毫无竞争优势。

更致命的是,在经历了乐视失信、FF失信、恒大FF失信后,贾跃亭能再度引来投资的可能性几乎为零,FF 91的量产之路本已荆棘密布,如今连最后的救命稻草恒大业已“撤退”,FF恐怕真的造不出车了!所以,在ST榜单上,恒大FF的预警指数接近爆表,为五颗实星。

与此同时,曾经在几次国际车展上怒刷存在感的

st德威有价值吗(这些新势力也许造不出车了)(3)

不靠谱特征(二):造车资质被收回

新势力代表:万向

ST预警指数:★★★★★

11月7日,工信部公布了首批暂停受理其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车企名单,一共有27家企业,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入列其中。

早在9月初,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就发布了“关于对拟上报《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企业清单进行公示的通知”,并明确表示不能保持准入条件或破产的企业,将被撤销资质。这意味着被“点名”的企业需要重新接受工信部39号令的资质审查。在此之前,无法申报新能源汽车新产品。

在万向曾经公布的雄伟造车蓝图中,2018是重要的造车业务落地之年——原计划2018年在杭州萧山生产包括Revero和Atlantic在内纯电版和增程版车型,2019年推出Sation Wagon旅行车、中大型SUV以及一款敞篷车。

如今看来,造车尚未动身的万向,恐怕在失去生产资质后将更加难以动身,万向的车恐怕是造不出来了!

st德威有价值吗(这些新势力也许造不出车了)(4)

不靠谱特征(三):通过PPT“放卫星”

新势力代表:华人运通

ST预警指数:★★★★☆

当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完成了量产交付,努力摆脱曾经的“PPT造车”印象之时,华人运通却在2018年10月22日开了一场堪称“科幻片”式的发布会。

打造“智能汽车、智捷交通、智慧城市”的三智战略成为了发布会的主体内容,虽然请出了两款酷炫的概念车,但整场发布会的主要内容与车的关联性极低,其中“智能汽车”部分,丁磊也仅是以一句:“量产车型正在快速同步开发。”一语带过。

丁磊在会上信心十足地表示:“造一辆传统车对华人运通来说太容易了,我们要造的是未来。”确实如此,整场发布会下来,华人运通确实没有给人留下“PPT造车”的印象,因为大部分人可能会直接以为华人运通并非造车企业,而是一个未来出行公司和城市规划部门。

大咖云集的造车黑马?亦或因无车可说,只能天马行空放卫星的演说家?华人运通或许应当更加脚踏实地,先把车造出来再说“造车太容易”,免得被人批评对造车缺乏敬畏之心!

st德威有价值吗(这些新势力也许造不出车了)(5)

不靠谱特征(四):只圈地不投产

新势力代表:游侠、速达

ST预警指数:★★★★

曾几何时,是否建设了整车生产工厂,是对造车新势力产能的重要评估标准,产能有保障是绝对的加分项。但如今看来,过分强调产能建设,即便工厂竣工在即,量产车型却毫无动静的造车新势力,却又多了一层跑马圈地的嫌疑,这其中便包括游侠与速达。

游侠汽车首个生产基地落户湖州,于2017年10月正式开始动工,一期产能10万台/年。工厂计划于2019年5月左右完成,加上设备入驻调试,2019年可以实现正式量产,但至今仍未公布任何量产车辆信息的游侠,究竟要用湖州工厂生产什么车?

游侠汽车市场总监李炜曾表示:“游侠并不打算走代工路线和过渡型产品策略,坚持自主建厂,自主生产,自主申请资质。”资质申请成功希望渺茫且遥遥无期,而如今在历经2018年量产车型跳票后,工厂也即将竣工之时仍对量产事宜只字未提,确实令人生疑。

比游侠工厂建得更早的,当属河南速达。早在2014年4月,河南省环境保护厅正式批复了河南速达在三门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建设年产10万辆纯电动轿车生产基地的项目,截止到2018年第四季度,速达电动三门峡工厂总装车间已经建成,其余车间已经处于竣工收尾阶段。

相比游侠,河南速达确实在车型规划上更明朗,但以等待资质批复为由一拖再拖的量产进程,已经导致速达错失了电动车型的红利窗口期,在外界看来,迟迟不量产新车的速达,也难逃跑马圈地之嫌。而如果这种“只打雷不下雨”的状况再持续一段时间,上工信部特别公示名单,被吊销生产资质也是早晚的事。

作为动身最早的一批造车新势力,游侠、速达的产能已经得到保障,如果2019年仍无法将量产提上日程,恐怕被扣上的“跑马圈地”帽子将难以摘下。

st德威有价值吗(这些新势力也许造不出车了)(6)

不靠谱特征(五):拿了资质玩“失联”

新势力代表:帝亚一维、敏安

ST预警指数:★★★☆

强调高曝光的造车新势力中,也有着这样一群“低调”的车企,但与想象中埋头苦干、务实造车的形象有所出入,这些车企已经持续处于“失联”状态,与上述四类ST预警车企完全不同,“失联型”车企并未被爆出任何负面新闻。查询相关企业的资讯,它们并非完全消失,只是大多信息与造车本身无关,或声量较小,但不禁令人担心它们是否或将以悄然消失的方式淡出造车战场。

翻开博郡的官网新闻中心,合作、参观、演讲的消息不断,但整个网站内却未发现一张车辆照片。打开帝亚一维的官网,当2018年已经结束,“预计2018投产”的宣传语却仍未更新,即便2018年11月已经完成第一台量产试制车白车身的新闻犹在,但也并未在圈内引起反响,毕竟这样的消息反倒说明了它落后于大部队太远了。

“声量”仅存于自己官网的新势力还有敏安、绿驰等企业。除此之外还有一类将主战场定位于国外市场,国内沟通寥寥无几的车企,例如立足于美国的正道和赛麟,以及将主销战场定位于欧洲的昶洧。

作为造车新势力,知名度本就远远低于传统车企,而后续的市场沟通不足,甚至在未能让消费者记住之前就已经被遗忘,恐怕是这些“失联型”车企最大的损失。

正如“行内人”李斌所说:“造车新势力最终能存活下来的企业将屈指可数”,在漫长的造车过程中,逐渐销声匿迹的初创车企将不在少数,虽不足为奇,但同样令人唏嘘,造车之路不易,且行且珍惜。

st德威有价值吗(这些新势力也许造不出车了)(7)

附:造车新势力靠谱指数完整榜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