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腔的真正精髓(装腔指南重读伟大经典)

装腔指南,重读伟大经典(四十五)

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

推荐阅读书单:《装腔指南》《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

戏腔的真正精髓(装腔指南重读伟大经典)(1)

戏腔的真正精髓(装腔指南重读伟大经典)(2)

89、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1918—2007),电影导演。

用法:“伯格曼”作为形容词的时候,一般指电影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那种凄凉、严肃和深沉的气质。

戏腔的真正精髓(装腔指南重读伟大经典)(3)

▲英格玛·伯格曼

英格玛·伯格曼的作品中随处可见的奇异构思对很多导演产生了影响,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法国“新浪潮”导演吕克·戈达尔和美国黑色幽默大师伍迪·艾伦(网易新闻评)。

英格玛·伯格曼以简约的影像风格、沉郁的理性精神和对生与死、灵与肉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开创了很多艺术表现手法,比如运用复杂的电影语言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用室内心理剧的结构形式,在看似狭小的空间里展示人的内心无比广阔的时空变幻(腾讯娱乐评)。

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是对人生意义个性化的沉思,显示了欧洲人对于人生哲学、生命意义探索的喜好,把哲学的命题作为影片的主题,这一直是伯格曼影片的标签。因此,伯格曼的影片是电影中的哲学,将英格玛·伯格曼称为电影界的哲学家,也并不过分。英格玛·伯格曼由于其独特的生活背景和个人性格,使得他对生活本质意义的思考显得敏锐、准确和细腻(南海网评)。

戏腔的真正精髓(装腔指南重读伟大经典)(4)

▲《看见:电影中的哲学》

90、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1821—1880),小说家。

用法:形容词“福楼拜式的”一般指两件事,要么是一种不张扬但字斟句酌的写作风格,要么指对文学无保留地付出。

戏腔的真正精髓(装腔指南重读伟大经典)(5)

▲居斯塔夫·福楼拜,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要评选一位“小说家推崇的小说家”,居斯塔夫·福楼拜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这个头衔指的是他打磨文字无比的认真,每本书都呕心沥血好几年,仔细地剔除陈词滥调,每句话都力求营造一种和谐之感。

未完,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