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生之后如何来弥补错误(当个性消失于共性之中)

中国不缺的就是人才,尤其是在影视圈。而今天小编要解读的是黄渤这个靠实力演技的演员的作品《杀生》。其实黄渤是十分的喜欢表演和唱歌,每一次电影的出演他都能把控角色的定位。并且黄渤用他的表演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当然小编也是喜欢他的一员。

杀生之后如何来弥补错误(当个性消失于共性之中)(1)

《杀生》改编自陈铁军的中篇小说《设计死亡》,是由管虎执导,黄渤、任达华、苏有朋、余男等联袂主演的荒诞悬疑喜剧。该片剧情主打荒诞悬疑与黑色喜剧元素,同时黄渤与余男的情感线在极致疯狂中蕴含深情。

杀生之后如何来弥补错误(当个性消失于共性之中)(2)

《杀生》的主题是想表达:我们每个人看到事物不一定都是事实。或者说这部个性张扬电影是对大众惴惴不安的观影提醒和总结。导演管虎用过份繁复、极致癫狂、主流意识之外的非线性、多角度的故事来让观众体会电影的价值观。

杀生之后如何来弥补错误(当个性消失于共性之中)(3)

和《斗牛》一样,《杀生》的故事背景也是在民国封闭安静的小镇,同样是几近架空的时代和风格舞台式的取景,用湿润的四川山区来贴合影片本身的阴郁,而男主角黄渤饰演的牛结实则更是极端符号化的,他的一切夸张行为都是为了浓缩其反制度、反权威、反主流的个体元素。观众可以看到的是一个烦死人的市井无赖,在平安、祥和又无比团结的封闭小镇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偷窥夫妻做爱、给百岁老人喝酒、偷邻居的东西、抢人家的寡妇、粗暴的欺负小孩,到处惹是生非肆无忌惮,让整整一镇子人都恨得牙根痒痒。

杀生之后如何来弥补错误(当个性消失于共性之中)(4)

黄渤饰演的牛结实这个个体角色是被符号为社会化的小镇群体。电影也特意强调了牛结实父亲就是外来者的身份,某种程度更做实了他宿命性的突兀。这种隐含的设定是在表达粗砾而张扬的肆无忌惮和自由主义精神价值观。

杀生之后如何来弥补错误(当个性消失于共性之中)(5)

影片在混乱的开头之后,以另一个外来者任达华充满疑问的视角切入,围观了这个封闭小镇的压抑固执,铺垫抛出了此处略显传统和神秘的不可为人言,进而一步步还原和提炼出牛结实在这里的成长往事,尽管这个段落是欢脱荒诞又充满黑色幽默的,但牛结实一个人对抗、质疑整个群体的宿命悲剧感还是通过他几乎是盲目的癫狂表达出来了,他的没心没肺和毫无逻辑映衬的是长寿镇整体群像的传统、规律、平静自律乃至自抑。

杀生之后如何来弥补错误(当个性消失于共性之中)(6)

这些都出现群体行为下被合理化的贯彻,甚至得以制度和纪律化。从某个角度讲,此番“杀生”是柔和的、细腻的、团结的,甚至充满牺牲的(镇长因此阵亡),因而看起来是场宗教式的救赎,对于罪的惩治和教诲,对于野性的驯服,如同孙猴子被佛祖降服的过程。

杀生之后如何来弥补错误(当个性消失于共性之中)(7)

但从另个方面来看,这场群体性施暴中诽谤攻心的阴暗感、精细缜密的计划性,堂而皇之的虚伪度,让它又像是众口铄金和铲除异己的隐喻化处理。任达华在最终破局之时,也用一句“您看事情会不会是这样的”传递出了对牛结实这个反制度个体的再鉴定和认同,可以说这场杀生也可以被认为是:来自外界充满生机和自我的价值观因被认定野蛮和突兀而遭致集体扼杀,这个尖刻与讽刺的局面,几乎聚合和意味了所有普遍意义上常发常新的社会性悲剧。

杀生之后如何来弥补错误(当个性消失于共性之中)(8)

每个人都是对抗他人的异己,每个人都是扼杀异己的凶手——我们都逃不出《杀生》这场浓缩了争议与对抗的黑色寓言,电影的最后,整个镇子的人身着黑色的披风齐整而悲怆的对天嘶吼,地动山摇,仿佛这世界有什么在被动摇、被质问、被哀悼。最终,什么也没发生的荒诞黑色幽默喜剧。

杀生之后如何来弥补错误(当个性消失于共性之中)(9)

总的来讲这部电影是以形式感和傲慢感都达到极端的作品,它采用了密室杀人式的惊悚推理做包装、含混、多角 多线穿插做叙事模式、魔幻现实主义的荒诞夸张作为风格,最终在高度浓缩的夸张人物符号身上传达了社会意义层面上的隐喻:关于反制度的个体与高传统群体在社会纬度上的对峙,关于多意性世界在几种价值观和角度下的被争议和被传达。

杀生之后如何来弥补错误(当个性消失于共性之中)(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