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苦难经历(王卫原创生命的呼喊)

王卫苦难经历(王卫原创生命的呼喊)(1)

生命的呼喊

我读了余华的四部长篇小说《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四部小说间有相通的影子:贫穷、自尊、恐惧。死有黑色幽默的死法,掉到粪坑的死,也有患病而死。

《在细雨中呼喊》用第一称“我”——孙光林,叙述了“我”十八岁以前在南门和孙荡两处的童年生活,六岁离开南门去了孙荡,过上了城镇生活;十二岁养父死亡,养母离开又被迫回到了南门,十二岁的“我”进入青春期的生活。而再次与祖父在路上的不期而遇一同回家,家中却离奇失火,让迷信的父亲想到祖孙二人待在一起就是不详。南门两对父子间的生活:祖父孙有元与父亲孙广才,父亲孙广才与孙光平、孙光林、孙光明;在孙荡的养父母王立强、李秀英与“我”五年的生活。再回南门的朋友:苏杭、苏宇、郑亮;在孙荡的朋友:刘小青、国庆。

王卫苦难经历(王卫原创生命的呼喊)(2)

文中用大量的笔墨叙述了南门家中的生活环境,叙述了哥哥孙光平的初进学校的生活,写到了孙广才在对长子进校门的训诫:一个你就打,两个你赶紧跑回家。青春期的孙光平进城里学校后的虚荣:喜欢城里的同学到农村的家中找他,显摆他的交往格次;喜欢同学木匠的女儿,却遭到她将瓜子皮扔脸上的侮辱;对女性的好奇,对井台打水的冯玉青胸部的突袭;弟弟为救苏杭而死,与父亲不切实际的英雄之哥梦……孙光平的一生因为其父的荒诞也很悲惨:先是看到父亲和寡妇挑明的关系,青春期的孙光平对女性的渴望让他翻进翻出四十岁寡妇的窗户,精壮的二十岁左右孙光平的说亲之路也甚为坎坷:与邻村的住楼房人家的女儿定亲,却因他父亲的为老不尊:堂而皇之的以替儿子先试试的口吻捏准儿媳的胸部而被女方打的鼻青脸肿,婚事告吹;因有这样的父亲媒人不敢上门,好不容易与同样无人问津的父亲瘫痪在床的贫困之女英花结婚,却因老父亲的荒诞——奸污了儿媳,孙光平无奈向父亲挥刀割下了孙广才的耳朵而入狱两年。出狱后的母亲却已病魔缠身,不久就倒头死去。 而他的母亲为了不让儿子花钱,不愿去城里诊治;临死之前不愿让儿子受累弄脏房屋的意志,久病卧床的她下床找了一只脸盆,将血尽数吐到脸盆,没有弄脏床单。而这个可怜的女人临死之前还对丈夫的所作所为耿耿于怀,临死还在反复叫着不让把家里的东西搬到寡妇家。

王卫苦难经历(王卫原创生命的呼喊)(3)

孙光明——“我”孙光林的弟弟,这个至始至终“打酱油”的小孩,出场就给了我重回南门的一击:明明是哥哥孙光平用镰刀打破了“我”的头,却在孙光平对弟弟的游说下被冤枉:孙光平将孙光明的脸弄破,诬赖给了“我”,而对“我”的厌恶让父亲把“我”绑到树上殴打。在祖父孙有元与父亲孙广才对立时期,他又成了祖父与父亲的帮凶,祖父利用他年幼,因夹不到菜而怂恿他截断了桌腿,而父亲利用他年幼,在祖父弥留之际木条敲击的声音让祖父误以为父亲为他做棺材。而弟弟的为了自己的虚荣付出了生命:为了让别人崇拜他,在河边摸螺蛳的他救溺水的同伴而被淹死。

孙广才——父亲兼儿子的角色。两个角色都是极其荒诞。作为父亲,在儿子死后他的英雄之父,幻想政府对他的褒奖美梦破碎后,他开始了自己的荒唐人生:与斜对门的四十岁寡妇的情欲纠葛,对妻子儿子的狠,对寡妇的迁就,让这个家庭注定了不幸。他把家里的物件移送到寡妇家,让本就贫困的家庭更加贫困;他的不检行为导致了大儿子对女性的渴望,对冯玉青的偷袭,翻越寡妇窗户;正牌妻子与寡妇的撕扯对骂,他躲得远远的;妻子死时他都没有送终,只是在夜晚偷偷的去坟上痛苦。他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当然他更不是一个合格的儿子。他的父亲摔断腰不能干活不能创收时,孙有元的牙医兄弟出场了,因为孙有元要在两兄弟间讨生活了,一个人家生活一个月。可怜的孙有元开始了寄人篱下、遭人嫌弃的悲惨生活,甚至于连填饱肚子都要与自己的儿子斗智斗勇:吃饭时不管儿子怎么骂,他都是抡筷子最快的。为了让孙有元少吃,孙有才给了孙有元低板凳高桌子,他只能闷头吃饭白饭,于是就有了怂恿年幼的弟弟锯桌腿;孙有元临死之时唯一的要求,一口棺材,他都让儿子用木条敲击假装木匠在做棺材;孙有元未咽气之前他让帮忙挖墓穴的村人将孙有元从床上抬出门,结果虽未抬出但也看出孙广才的不孝,而他的不孝不仁不义也让他的死充满了嘲讽:掉到粪坑淹死。一个字,活该。

王卫苦难经历(王卫原创生命的呼喊)(4)

王立强——“我”的养父,他较之于孙广才,在生活上和感情上给了“我”更多父亲的温情。生活上没有亏待,能吃饱肚子,还有糖吃,有新衣服,有新书包;感情上,他更像一个父亲,教他一些生活上的习惯。虽然在孙荡的家要做体力活,但情感上的富余,让他在不孤单。王立强最后的悲剧就在于他有一个孱弱的媳妇:不出门、不见风,稍有不慎就发烧,给我感觉李秀英就像一个纸人,一碰就碎。他与另一个女人两年的私情,应该是弥补婚姻中的不幸。但被无情的现实打碎,被同一办公室同事的老婆捉在当场,无奈之下的偏激所为,酿造了悲剧,手榴弹致使同事的两个儿子死亡,而他也命丧黄泉。他的死也促使我再次回到南门。

小说中的“我”,渴望着亲情友情爱情。在南门的亲情虽淡但是一家人。最初和苏杭的友情因苏杭的捉弄而消失,而与苏宇的友情却始终让“我”念念不忘。他们之间有秘密,青春期的秘密,对女人的秘密。而苏宇之死我觉得也是特殊时代的一种必然:父母的漠视,青春期的懵懂。我还是喜欢“我”和国庆、刘小青孩子之间的纯真友情:有亲密,有捉弄、有误解、有一笑泯恩仇的童真。国庆小小年纪就遭到要再婚父亲的遗弃,舅舅阿姨的干涉,也没有改变被遗弃的命运,开始了孤儿般的生活。他情窦初开与小自己两岁的姑娘谈恋爱,自以为是的拜过丈人后所遭受的嘲讽,与小女友被父母关起来后在窗户边的呼喊,让小国庆再次愤怒:抡起菜刀挥向小女友的父母,警察出现后又将到架到女友脖子,荒唐的举动其实也是为了心中所爱,只是无人管束的他分不清好坏与对错。

小说中还有冯玉青的悲剧,惨遭王跃进蹂躏后的遗弃,大闹王跃进婚礼,无奈嫁给外乡人,带个孩子鲁鲁被生活所迫靠身体赚钱而锒铛入狱,鲁鲁三番两次的到警局找母亲,送福利院后多方打听监狱路径,用母亲留的钱找母亲……

王卫苦难经历(王卫原创生命的呼喊)(5)

“我”曾经的好友苏杭,为了满足对女性的好奇,让同伴放哨,意欲侵犯七十岁老妪;另一好友,苏杭的哥哥十五岁的苏宇,对女性的好奇竟把魔手伸向胡同中行走的姑娘,因猥亵罪锒铛入狱。

战乱、荒凉与贫穷,在吃不饱穿不暖的特殊年代,穷字当头的穷凶极恶的人群,人性缺失酿成了整个社会的悲剧。我们且不去评判那个年代人的处世方式,但不管以前还是现在,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他们渴望父母亲情,玩伴友情。同时,孩子们也是敏感的,他们分得清谁好谁坏,谁善谁恶。只是成人和孩子对善恶、好坏衡量的标尺不同而已。《在细雨中呼喊》,呼喊的是伦理道德,呼喊的是人间真情,呼喊的是至尊至孝,呼喊的是纯真友情,呼喊的是世间的至真至善至纯至美……

王卫苦难经历(王卫原创生命的呼喊)(6)

王卫苦难经历(王卫原创生命的呼喊)(7)

王卫苦难经历(王卫原创生命的呼喊)(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