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之旅云南曲靖(曲靖天路的前世今生)

每当听到歌手韩红的《天路》,常常有种莫名的感动,青藏铁路的修通,标志着当地不通火车的历史从此结束,这不仅是铁路修建史上的一个奇迹,更圆了无数人的梦想。对曲靖人而言,从19世纪初开始,曲靖人也曾为建造这样一条“天路”而努力过,百多年的历程,也曾饱含辛酸。

重启之旅云南曲靖(曲靖天路的前世今生)(1)

勘测远在百年前

数千年前,秦朝的“五尺道”曾经让曲靖这个滇东重镇感觉过交通的便利。一百多年前,为了使云南与印度洋、太平洋形成连通,方便物资运输,人们开始勘探经过曲靖的铁路;七十多年前,为了便于铁路运输与沾益机场空运衔接,人们修建了叙昆铁路昆明到沾益段的铁路线。虽然目的不同,但是昆沾线通车后,以云南高原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及庞大的运输能力,彻底改变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世界。

要想富,先修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深刻领会这句话的内涵了,但可悲的是,在当时,这并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人,确切地说,是那些对中国垂涎三尺的外国人。

有资料显示,在距今115年前的1894年至1900年间,也就是清朝光绪二十年至二十六年近6年的时间里,一些外国人就开始关注曲靖这这块宝地。他们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一直在积极为本国政府出谋划策,梦想修建一条经过曲靖境内,从印度、缅甸到昆明通向四川,直达扬子江岸,连接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铁路。首先进入曲靖进行勘测的人是英国人戴维斯,这个身为英国远东情报分局局长的戴维斯数次进入云南调查,组织测量队勘测了包括曲靖宣威、昆明和自昆明经牛栏江、昭通到宜宾等地的线路。之后,法国人夺取滇越铁路修筑权后,也立即派军官格里莱对从昆明经曲靖牛栏江、昭通到宜宾的线路进行了勘测。1910年,中国人聘请美籍工程师多莱完成了昆明经德泽、昭通、高桥、大湾子至宜宾铁路的初测。

但是,勘测进行了多年,由于种种原因,曲靖的“天路”并未真正开工建设。掐指算来,从初测到动工,曲靖人居然翘首期盼了长达44年。

重启之旅云南曲靖(曲靖天路的前世今生)(2)

初建却在战火中

1937年,日本人发动侵华战争,抗战爆发,这个悲剧性的事件倒成为促进曲靖“天路”修建的“契机”。 据资料介绍,为抗战需要,便于铁路运输与沾益机场空运衔接,也便于打通越南、缅甸及印度洋与太平洋的连通之路,1937年11月,四川省主席刘湘在南京与云南省主席龙云商定,决定筹集资金法币2000万元启动修建叙府(宜宾)到昆明的叙昆铁路建设。经过测量比选,决定选择从叙府经水富,溯横江经盐津、大湾子、彝良至威宁,再由宣威、曲靖至昆明中线与东线结合的方案修建叙昆铁路。

恰在这时,日军占领越南,图谋进犯云南。为防止日军沿滇越铁路人侵云南,国民政府下令炸毁南溪河中越铁路大桥,开始拆除河口至碧色寨间路轨,破坏部分桥梁、隧道。

这次拆除,让曲靖“天路”得以修建。铺设曲靖这条 “天路”的路轨来自两条拆除的铁路,一条来自滇越铁路河口至碧色寨间的路轨,另一条则来自滇缅铁路石咀至安宁段路轨。

重启之旅云南曲靖(曲靖天路的前世今生)(3)

拆除的河口至碧色寨间177公里的路轨,用于铺设了昆明至曲靖162公里的路轨。1938年9月,国民政府交通部与川、滇两省正式组成川滇铁路公司理事会,并成立叙昆铁路工程局。1938年12月,昆明至曲靖段铁路开工,1941年4月1日铁路铺到曲靖并通车。

拆除的滇缅铁路石咀至安宁段路轨,用于铺设了曲靖至沾益11.4公里的路轨,其间一波三折。1941年5月29日,蒋介石指令云南省主席龙云继续拆除滇越铁路芷村至西洱段,轨料移铺曲靖至沾益路段。拆除个碧石铁路移铺滇缅铁路,遭滇南绅商强烈反对,个碧石铁路公司据理力争,未予拆除。当时,另一条重要铁路滇缅铁路也正加紧施工,但是工程却时断时续。加之连年战争,因此,在整整3年时间里,曲靖至沾益这段11.4公里的路轨一直没有铺成。

据资料介绍,滇缅铁路起点在今昆明,终点在缅甸的腊戍。滇缅铁路于1938年12月动工,1942年因滇西失守而停工,整个工程浩浩荡荡,但线路实际铺轨仅仅是从昆明修到了安宁。1944年,随着中国远征军反攻缅甸日军,为保障国际通道畅通无阻,当局决定另修一条连接中印的“史迪威公路”,于时,当史迪威公路开始动工修建之时,滇缅铁路全面停工,近30万人的血泪劳动最终功亏一篑。

三年后的1944年,拆除滇缅铁路石咀至安宁段路轨,移铺叙昆铁路曲靖至沾益段,昆明至沾益段改称昆沾线。据资料介绍,1944年6月1日,铁轨铺到沾益,昆沾线正式通车,累计铺轨173.4公里。1963年7月,针对准、米轨铁路多处平交,运输互相干扰,国家铁道部开始拆除米轨铁路。至1970年,昆沾线米轨全部拆除,完成曲靖第一条“天路”的历史使命。

重启之旅云南曲靖(曲靖天路的前世今生)(4)

图片拍于昔日的老火车站在今天白石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附近

天堑通途一梦间

当人们以步量天之时,山间林隙即是坦途;当人们使用畜力作为交通工具之时,五尺古道即是坦途;当人们以石油为动力驱动汽车之时,公路即是坦途;当火车奔驰在石子铺就的铁轨之上的时候,铁路便是坦途。

我国的铁轨分为宽轨和窄轨两种,宽轨有4种,轨距在1520毫米到1676毫米之间,东北有些俄国人修建的铁路就是宽轨铁路,我国铁路目前的标准轨距是1435毫米。窄轨轨距在597毫米至1219毫米之间,多达19种,典型的有600毫米、762毫米和1000毫米等。昆沾线主要技术条件参考滇越铁路标准,轨距1000毫米,比现在国内通行的标准轨窄43.5厘米,因而故称“米轨铁路”。

“火车没有汽车快。”熟悉云南的人都知道这是“云南十八怪”中流传最广的一怪,说的就是当时奔驰在“米轨”上的小火车。

在今天动车以时速200公里、轻轨火车以时速400公里的速度不断打破一次次世界纪录的时代,小火车以时速25-35公里的速度和自身的的摇晃而存在于铁路运营之中时,这应当是怎样一种情景呢?

重启之旅云南曲靖(曲靖天路的前世今生)(5)

有资料显示,1945年,昆沾线所属的川滇铁路公司包括与滇缅线昆明至石咀段共有蒸汽机车25台、客车33辆、货车197辆,昆沾线在昆明设机务段,小新街设车房,昆明北、大板桥、杨林、小新街、马过河、鸡头村、曲靖设给水设备,昆明北、四营、小新街、曲靖4处设煤台,昆明北、曲靖设三角线供机车转向,并在昆明设机车工厂。昆明北至沾益架设电话线3对供调度。

叙昆铁路通车后,外省、外地旅客一般均需从昆明乘火车到沾益,再换乘汽车出省。1945年抗战胜利后,返乡人员增加,当年发送旅客103.6万人次。1943年至1945年,昆明、曲靖段累计完成旅客周转量2.53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6560万吨公里,运送士兵46万人次,开行军车807列。抗战胜利后,军运减少,商贾东归,客货运量锐减。建国后,旅客日益增多,据沾益、曲靖两站统计:1953年年运量9.55万人次,1960年33.81万人次。

今天,每当乘坐城际列车往来与昆明、曲靖之间时,看着车窗两边的景物飞奔而逝;每当打开曲靖地图,看着密织如蛛网般的交通线路时,不由得感慨造物主的神奇和世事的弄人,也不由得感慨什么叫交通便捷。天堑通途,在昆沾线的基础上,境内597.9公里铁路纵贯全境。贵昆、南昆铁路两条电气化铁路纵贯全境,连接昆明、北京、上海、广州、南宁等城市。昔日的南方丝绸之路,如今已成为公路、铁路纵横交错的交通要道,“滇黔锁钥”、“入滇门户”、“云南咽喉”在便捷的交通中得到彰显,绽放异彩。

面对现实,除了放歌我们别无选择。“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冈,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在曲靖人心中,曲靖的铁路也是这样一条神奇的“天路”!

图文:包建新

编审:杨智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